數據分析與可視化是當前數據科學原型和實踐工作流程中的核心環節。伴隨數據的快速增長和相關應用場景多樣化,自動化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思路和方法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實踐。Python作為數據科學和工程社區的重要語言之一,對於自動化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思路和方法也有非常優秀的支持和擴展。
一、數據獲取與載入
數據是自動化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的基礎,有各種各樣的載入方式比如本地文件直接讀取、從遠程數據源下載、API調用等。Python提供了眾多優秀的開源工具庫來支持不同數據載入場景和需求。
在實際使用中,我們選擇常用的pandas(https://pandas.pydata.org/)庫來讀取csv格式的數據文件,該操作可以通過示例代碼得以詳細說明,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data = pd.read_csv('data.csv')
二、數據清洗和預處理
在實際數據處理的過程中,數據一般不完整、包含錯誤或者異常值、需要進行數據類型、類別等方面的轉換和映射。因此在自動化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數據進行清洗和預處理。我們使用Python中的pandas庫 以及 numpy庫來完成這些任務。
我們以 北京市二手房成交記錄 數據為例,做數據清洗和預處理操作。核心代碼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data = pd.read_csv('lianjia.csv', encoding='gbk') # 讀取數據
# 刪除重複數據
data = data.drop_duplicates()
# 刪除二手房面積小於3平方米的記錄
data = data[data['面積'] > 3]
# 處理特徵
data['室'] = data['房型'].apply(lambda x: int(x.split('室')[0]))
data['廳'] = data['房型'].apply(lambda x: int(x.split('室')[1].split('廳')[0]))
data['廚'] = data['房型'].apply(lambda x: int(x.split('室')[1].split('廳')[1].split('廚')[0]))
data['衛'] = data['房型'].apply(lambda x: int(x.split('室')[1].split('廳')[1].split('廚')[1].split('衛')[0]))
# 計算每平米單價
data['每平米單價'] = list(map(lambda x, y: round(x / y, 0), data['總價'], data['面積']))
# 篩選出排名前10的小區
group_data = data.groupby(by='小區')['每平米單價'].median().sort_values(ascending=False)[:10]
三、數據分析與可視化
完成數據的載入和預處理之後,我們需要對數據做分析和建模,以及對結果進行可視化和分享。Python提供了大量優秀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工具庫,我們選取pandas、numpy、matplotlib和seaborn進行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處理操作。
以下代碼用於描述在自動化數據分析和可視化中如何調用用pandas創建DataFrame和使用matplotlib畫圖: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創建DataFrame
data = pd.DataFrame({
'A': [1, 2, 3, 4, 5],
'B': ['a', 'b', 'c', 'd', 'e']
})
# 使用matplotlib畫折線圖
x = np.arange(0, 10, 0.1)
y = np.sin(x)
plt.plot(x, y)
plt.show()
由於數據可視化的視覺效果對數據分析和商業決策的影響很大,因此在實現自動化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過程中使用了眾多高級的可視化技巧和工具,比如各種圖表和繪圖技術、動態和互動式可視化、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模型可視化。
結論
本篇文章對於Python實現自動化數據分析與可視化進行了多方位、多主題的關注和闡述。本文指出,在自動化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實踐過程中,Python提供了眾多優秀的開源工具庫和豐富的函數和方法,為數據處理、分析和可視化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和精準度,因此應該將Python作為自動化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首選語言和工具。
原創文章,作者:UGCT,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