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index在python中的用法
如下:
1、index函數:用於從列表中找出某個值第一個匹配項的索引位置。
2、index方法語法:list.index(x[, start[, end]])。
3、參數:x– 查找的對象。start– 可選,查找的起始位置。end– 可選,查找的結束位置。
4、返回值:該方法返回查找對象的索引位置,如果沒有找到對象則拋出異常。
5、實例:
代碼:str1 = “this is string example….wow!!!”;str2 = “exam”。
index函數為print(str1.index(str2))。
python中index函數怎麼用?
Python中index方法檢測字元串中是否包含子字元串 str ,如果指定 beg(開始) 和 end(結束) 範圍,則檢查是否包含在指定範圍內,該方法與 python find方法一樣,只不過如果str不在string中會報一個異常。
index函數一般用處是在序列中檢索參數並返回第一次出現的索引,沒找到就會報錯。
python中%的用法是什麼?
%在python的格式化輸出,有轉換字元的作用:
(1)%c 整數轉成對應的 ASCII 字元;
(2)%d 整數轉成十進位;
(3)%f 倍精確度數字轉成浮點數;
(4)%o 整數轉成八進位;
(5)%s 整數轉成字元串;
(6)%x 整數轉成小寫十六進位;
(7)%X 整數轉成大寫十六進位。
比如:
a = ‘test’
print ‘it is a %s’ %(a)
列印的結果就是 it is a test。
PYTHON 中的” %S”%用法:
一種字元串格式化的語法, 基本用法是將值插入到%s佔位符的字元串中。
%s,表示格式化一個對象為字元
“%±(正負號表示)3(數字表示字元串的長度)s”%(取代s的字元串)
%s string型 表示格式化一個對象為字元 “%s1″%S2 s1放置的是一個字元串(格式化字元串) S2放置的是一個希望要格式化的值
string = “good” #類型為字元串
print(“string=%s” %string) #輸出的列印結果為 string=good
print(“string=%3s” %string) # 輸出的列印結果為 string=good(數字3的意思是:字元串的長度為3。當字元串的長度大於3時,按照字元串的長度列印出結果)
print(“string=%(+)6s” %string) # 輸出的列印結果為 string= good(當字元串的長度小於6時,在字元串的左側填補空格,使得字元串的長度為6)
print(“string=%-6s” %string) # 輸出的列印結果為 string=good (當字元串的長度小於6時,在字元串的右側填補空格,使得字元串的長度為6)
format在python中的用法
fotmat作為Python的的格式字元串函數,主要通過字元串中的花括弧{},來識別替換欄位,從而完成字元串的格式化。format是python2.6新增的一個格式化字元串的方法,相對於老版的%格式方法,它有很多優點。單個參數可以多次輸出,參數順序可以不相同。
python中的format函數用法
基本語法是通過{}和:來代替以前的%
1、例如輸出保留兩位的數字:print(“{:.2f}”.format(3.1456879)),且會四捨五入。
2、大括弧里可以填索引,以此來保證後續format中參數的順序位置,例如:
print(“{2}{0}{1}”.format(“are”,”you”,”How”))
輸出為Howareyou,注意索引應從0開始。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未填索引,那麼會默認按format中參數順序位置填充,此時大括弧佔位數要與format參數相等。如果填充索引,索引數需要不大於format索引數。
3、如果是雙層大括弧結構,則認為第二層大括弧為普通字元串,不會進行格式化。例如:
print(“{}對應的位置是{{普通字元串}}”.format(“字元串”))
輸出為:字元串對應的位置是{普通字元串},注意加粗部分,第二層大括弧會作為普通的字元串,不會進行格式化。
滿滿乾貨!20個Python使用的小技巧
本節對一些 Python 易混淆的操作進行對比。
1.1 有放回隨機採樣和無放回隨機採樣
1.2 lambda 函數的參數
1.3 copy 和 deepcopy
複製和變數別名結合在一起時,容易混淆:
對別名的修改會影響原變數,(淺)複製中的元素是原列表中元素的別名,而深層複製是遞歸地進行複製,對深層複製的修改不影響原變數。
1.4 == 和 is
1.5 判斷類型
1.6 字元串搜索
1.7 List 後向索引
這個只是習慣問題,前向索引時下標從0開始,如果反向索引也想從0開始可以使用~。
2.1 讀寫 CSV 文件
注意,當 CSV 文件過大時會報錯:_csv.Error: field larger than field limit (131072),通過修改上限解決
csv 還可以讀以 分割的數據
2.2 迭代器工具
itertools 重新定義了很多迭代器工具,例如子序列工具:
序列排序:
多個序列合併:
2.3 計數器
計數器可以統計一個可迭代對象中每個元素出現的次數。
2.4 帶默認值的 Dict
當訪問不存在的 Key 時,defaultdict 會將其設置為某個默認值。
2.5 有序 Dict
3.1 輸出錯誤和警告信息
向標準錯誤輸出信息
輸出警告信息
控制警告消息的輸出
3.2 代碼中測試
有時為了調試,我們想在代碼中加一些代碼,通常是一些 print 語句,可以寫為:
一旦調試結束,通過在命令行執行 -O 選項,會忽略這部分代碼:
3.3 代碼風格檢查
使用 pylint 可以進行不少的代碼風格和語法檢查,能在運行之前發現一些錯誤
3.4 代碼耗時
耗時測試
測試某代碼塊耗時
代碼耗時優化的一些原則
4.1 argmin 和 argmax
argmax同理。
4.2 轉置二維列表
4.3 一維列表展開為二維列表
原創文章,作者:PZHM,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