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N是什麼意思?

一、DQN的概念

Deep Q-Network (DQN) 是一種深度強化學習演算法,是專門用於解決高維空間的決策問題。其基礎是 Q-Learning 演算法,將 Q-Learning 擴展到了 CNN 等深度神經網路中,可以用於解決圖像、文本等高維狀態下的問題。

DQN 由 Google DeepMind 在 2013 年提出,在 Atari 遊戲平台上進行測試,表現出了與人類相似的遊戲操作策略。

DQN 不僅在遊戲領域有著很好的應用,也被廣泛應用於機器人控制、自動駕駛等領域。

二、DQN的工作原理

DQN 的核心是 Q-learning 演算法,它是一種基於值迭代的演算法,用於真實世界和決策的強化學習。Q-learning 的基本想法是學習一個最優的 Q 函數,它將每個狀態和動作映射到預期的長期回報。

在 DQN 中,Q 函數被建模為深度神經網路。Model-free RL 使用這樣的方式來直接估計策略的價值函數,而不需要建模狀態-動作轉移概率(無需使用模型),從而避免了MDP中狀態轉移概率未知或複雜情況下的建模工作

在每個時刻,Agent 通過觀察當前狀態來決定執行哪個動作。同時,它用一條軌跡來更新 Q 函數,直到獲得最優的策略。

三、DQN的演算法流程

DQN 演算法包含以下主要步驟:

1. 初始化深度神經網路,將狀態 s 作為輸入,將動作 a 的 Q 值作為輸出。

2. 探索和利用:在每個時間步,Agent 以 ε-greedy 策略(有一定的概率進行隨機動作)進行動作選擇。

3. 執行動作:Agent 執行選擇的動作,並觀察環境的反饋信息。

4. 記錄經驗:將經驗(狀態、動作、下個狀態、獎勵)存儲在記憶池中。

5. 訓練網路:從記憶池中隨機抽取經驗,計算損失函數,進行網路的反向傳播。

6. 更新網路參數:使用梯度下降方法更新網路參數。

7. 重複執行以上步驟。

四、DQN的注意點

在 DQN 的訓練過程中,有以下注意點:

1. 探索與開發的平衡問題。ε-greedy 演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問題。

2. 記憶池的選擇。記憶池的大小要適當,不能過小或過大。

3. 神經網路架構的選擇問題。神經網路需要選擇合適的深度、寬度、激活函數等超參數。(例如使用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或者 feed forward neural network)

五、DQN的相關代碼

import gym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random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class DQN_Agent():
    def __init__(self, env):
        self.env = env
        self.memory = deque(maxlen=2000)
        self.gamma = 0.95
        self.epsilon = 1.0
        self.epsilon_decay = 0.995
        self.epsilon_min = 0.01
        self.learning_rate = 0.001
        self.tau = 0.125
        self.model = self.create_model()
        self.target_model = self.create_model()

    def create_model(self):
        model = tf.keras.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tf.keras.layers.Dense(24, input_dim=self.env.observation_space.shape[0], activation="relu"))
        model.add(tf.keras.layers.Dense(24, activation="relu"))
        model.add(tf.keras.layers.Dense(self.env.action_space.n, activation="linear"))
        model.compile(loss="mse", optimizer=tf.keras.optimizers.Adam(lr=self.learning_rate))
        return model

    def remember(self, 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self.memory.append((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def act(self, state):
        if np.random.rand() <= self.epsilon:
            return self.env.action_space.sample()
        q_values = self.model.predict(state)
        return np.argmax(q_values[0])

    def replay(self, batch_size):
        if len(self.memory)  self.epsilon_min:
                self.epsilon *= self.epsilon_decay
            if e % 10 == 0:
                self.target_model.set_weights(self.model.get_weights())
                
env = gym.make("CartPole-v0")
agent = DQN_Agent(env)

agent.run()

原創文章,作者:KDGE,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2787.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KDGE的頭像KDGE
上一篇 2024-10-14 18:42
下一篇 2024-10-14 18:42

相關推薦

  • DQN PyTorch 分析

    一、DQN 簡介 強化學習是機器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旨在讓計算機能夠通過不斷的試錯學習來完成任務。其中,DQN(Deep Q-Network)是一種經典的強化學習演算法,它最早由D…

    編程 2025-01-03
  • 用PyTorch實現強化學習之DQN演算法

    一、強化學習和DQN演算法概述 強化學習是一種通過智能體與環境交互來優化決策策略的機器學習方法。它的目標是讓智能體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通過嘗試與錯誤的方式最大化其在環境中的累計回報…

    編程 2024-12-07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