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中,位元組和字元串是兩種不同的數據類型。位元組是一串數字,它代表著數據在計算機中存儲的方式。字元串則是Unicode編碼中的一組字元。
一、Python位元組轉字元串模塊
Python提供了多個模塊用於位元組和字元串的轉換。其中最常用的是decode()和encode()函數。
# 示例代碼1
bytes_object = b"Hello, world!"
str_object = bytes_object.decode("utf-8")
print(str_object)
# 輸出:Hello, world!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將一個位元組對象(bytes_object)創建為位元組串,然後使用decode()函數將其轉換成字元串(str_object)。為了避免編碼問題,我們使用的編碼類型是 utf-8。
# 示例代碼2
str_object = "Hello, world!"
bytes_object = str_object.encode("utf-8")
print(bytes_object)
# 輸出:b'Hello, world!'
這個例子中,我們將一個字元串對象(str_object)創建為字元串,然後使用encode()函數將其轉換成位元組對象(bytes_object)。同樣地,我們使用的編碼類型是 utf-8。
二、Python字元串位元組轉換
在Python中,字元串和位元組對象可以相互轉化。我們可以用encode()函數將字元串轉換為位元組對象,或者用decode()函數將位元組對象轉換為字元串。
# 示例代碼3
my_string = "Hello, world!"
my_bytes = my_string.encode("utf-8")
print(my_bytes)
# 輸出:b'Hello, world!'
# 示例代碼4
my_bytes = b"Hello, world!"
my_string = my_bytes.decode("utf-8")
print(my_string)
# 輸出:Hello, world!
在這個例子中,代碼3中我們將字元串對象「Hello, world!」(my_string)轉換成了位元組對象(my_bytes)。在代碼4中我們將位元組對象「b'Hello, world!'」 (my_bytes)轉換成了字元串(my_string)。
三、Python位元組轉字元串長度不對
在使用位元組和字元串相互轉換時,需要注意長度是否一致。在不同的編碼方式下,同一段字元串和位元組在轉換後長度可能會發生變化。
# 示例代碼5
my_string = "Hello, 世界!"
my_bytes = my_string.encode("utf-8")
print(len(my_string))
print(len(my_bytes))
# 輸出:10 13
# 示例代碼6
my_string = "Hello, 世界!"
my_bytes = my_string.encode("gbk")
print(len(my_string))
print(len(my_bytes))
# 輸出:10 12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先使用 utf-8 編碼轉換了字元串對象(「Hello, 世界!」)為位元組對象(my_bytes)。在 utf-8 編碼下,這個字元串包含10個字元,但是轉換成位元組後長度為13。同樣地,在 gbk 編碼下,最初的長度為10的字元串在轉換為位元組後長度為12。
四、Python字元串列轉行
有時候我們需要將一個長字元串拆分成多個短字元串,比如將多行文本合併成一行文本時需要將每一行的文本連接成單個字元串對象。我們可以使用\n和split()函數來完成這個操作。
# 示例代碼7
my_string = "This is a long string\nthat spans multiple lines\nin order to demonstrate\nline conversion."
my_list = my_string.split("\n")
my_string = " ".join(my_list)
print(my_string)
# 輸出: This is a long string that spans multiple line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line conversion.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將一個多行字元串對象(my_string)按照\n分隔成了多個短字元串的列表(my_list),然後將它們用空格進行連接,重新構建成了單個字元串對象。
五、Python字元串轉位元組
除了encode()和decode()函數,我們還可以使用bytes()和bytearray()函數將字元串對象轉換為位元組對象。
# 示例代碼8 my_string = "Hello, world!" my_bytes = bytes(my_string, "utf-8") print(my_bytes) # 輸出:b'Hello, world!' # 示例代碼9 my_string = "Hello, world!" my_bytearray = bytearray(my_string, "utf-8") print(my_bytearray) # 輸出:bytearray(b'Hello, world!')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分別使用了bytes()和bytearray()函數將一個字元串對象(my_string)轉換為位元組對象(my_bytes)和位元組數組對象(my_bytearray)。
六、Python字元串轉整形
在Python中,如果一個字元串只包含數字字元,在確保該字元串沒有指數或小數點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int()函數將其轉換為整形。
# 示例代碼10 my_string = "1234" my_integer = int(my_string) print(my_integer) # 輸出:1234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將一個字元串對象(my_string)轉換為了整數對象(my_integer)。
七、Python強轉字元串
在Python中,我們可以使用str()函數將其他數據類型對象轉換為字元串對象。
# 示例代碼11 my_integer = 1234 my_string = str(my_integer) print(my_string) # 輸出:'1234'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將一個整數對象(my_integer)轉換為了字元串對象(my_string)。
八、Python字元串和位元組串
在Python中,字元串和位元組串是兩種不同的數據類型,不過它們之間有著相互轉換的關係。需要注意的是,在轉換時需要避免編碼問題導致長度不一致的情況。
# 示例代碼12
my_string = "Hello, 世界!"
my_bytes = my_string.encode("utf-8")
back_to_string = my_bytes.decode("utf-8")
print(len(my_string) == len(back_to_string))
# 輸出:True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將一個字元串對象(my_string)轉換為位元組對象(my_bytes),然後再將它轉換回字元串(back_to_string)。最後,我們檢查兩個字元串對象的長度是否一致。因為在最初的編碼類型 utf-8 下,字元串長度和位元組長度保持一致,因此這個比較返回了 True。
原創文章,作者:FSYE,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2092.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