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信息
Java泛型是Java 5引入的新特性,能夠在編譯期間讓Java程序員在編寫類和方法時更加安全和簡便。它可以讓編譯器在編譯時檢查類型的正確性,以避免運行時出現類型轉換錯誤的情況。
二、Java泛型類解析
1、泛型類的定義
泛型類是指將類中的數據類型作為參數化的一部分,以便在創建該類的對象時指定數據類型。在Java中,我們可以使用尖括弧來創建泛型類。
public class Box<T> { private T t; public void set(T t) { this.t = t; } public T get() { return t; } }
在上面的代碼中,Box類使用了尖括弧來定義了一個泛型類型T。因為T是一個參數化的類型,所以在運行時可以將任何類型的對象傳遞給Box類。這樣可以使得Box類更加通用,同時確保了傳遞給Box類的對象類型的正確性。
2、使用泛型類實例化對象
為了使用泛型類,我們可以在創建對象時向泛型類傳遞類型參數。例如:
Box<String> box = new Box<>();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創建了一個Box對象,將其類型參數設置為String類型。
3、類型通配符
Java中有兩種類型通配符:問號(?)和通配符(*)。這兩種通配符都可以用來表示任何類型。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很大的區別。
問號(?)通配符表示一個未知的類型。它可以在聲明方法或泛型類時使用。使用時需要注意:
- ?只能用來聲明一種未知的類型,不能同時聲明多種類型;
- ?不能用來聲明泛型類型參數,例如List<?>是合法的,但是List<T?>就是不合法的。
通配符(*)可以用來表示任何類型,但是它只能用在聲明方法時。例如:
public static <T> void printList(List<? extends T> list) { for (T elem : list) System.out.println(elem + " "); }
此方法中,我們使用了通配符*,並使用了extends T進行了限定。這樣我們可以使用printList方法來接受任何類型的List,但是在方法內部我們只能訪問T的子類型。
4、泛型類的繼承
在Java中,我們也可以創建一個泛型類的子類,並在子類中使用父類的泛型類型。例如:
public class Box<T> { private T t; public void set(T t) { this.t = t; } public T get() { return t; } } public class ColoredBox<T> extends Box<T> { private String color; public void setColor(String color) { this.color = color; } public String getColor() { return color; } }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創建了一個ColoredBox類,它繼承了Box類並使用了父類的泛型類型。這種方式使得泛型類的繼承關係更加靈活。
5、通配符的限定
當使用問號(?)通配符時,我們可以使用extends和super關鍵字進行限定。例如: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Comparable<T>> T max(T[] array) { T max = array[0]; for (int i = 1; i 0) { max = array[i]; } } return max; }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使用了<T extends Comparable<T>>來指定T必須實現Comparable介面。這樣我們可以使用Comparable介面中的方法進行比較,實現一個返回最大值的方法。
三、總結
Java泛型類是Java 5引入的新特性,能夠在編寫類和方法時更加安全和簡便。泛型類可以將類中的數據類型作為參數化的一部分,以便在創建該類的對象時指定數據類型。在使用泛型類時,我們可以在創建對象時向泛型類傳遞類型參數,並使用類型通配符來表示任何類型。此外,泛型類也可以用來創建子類,並幫助我們在方法中進行類型限定。
原創文章,作者:OBFX,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