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java 事物沒有新增操作 commit 會怎麼樣?
- 2、什麼是事務 COMMIT和ROLLBACK操作各做什麼事情
- 3、sql語句中什麼時候用commit?
- 4、java的commit(),還有資料庫的提交,事務之間的關係?
- 5、JAVA里的commit怎麼用
- 6、Java代碼,connect.commit 執行到這一句就將資料庫的createby這個值覆蓋,
java 事物沒有新增操作 commit 會怎麼樣?
你要理解事物是用來防止一系列數據持久化操作過程中出錯回滾用的,如果中間有commit,就表示提交了,不能回滾了,如果提交前沒有任何數據變動,那麼其實沒有影響
什麼是事務 COMMIT和ROLLBACK操作各做什麼事情
訪問並可能更新資料庫中各種數據項的一個程序執行單元(unit)。事務通常由高級資料庫操縱語言或編程語言(如SQL,C++或Java)書寫的用戶程序的執行所引起。
並用形如begin transaction和end transaction語句(或函數調用)來界定。事務由事務開始(begin transaction)和事務結束(end transaction)之間執行的全體操作組成。
commit是提交操作,將操作顯式提交到資料庫,這裡需要注意,並不是所有sql語句執行完都需要進行commit操作,有些操作執行完就已經自動隱式提交到資料庫了。
ROLLBACK回滾操作,在commit操作之前可以使用rollback 操作回滾到之前的狀態。
執行完sql語句之後,處理的數據都會放在回滾段中(除了 SELECT 語句),等待用戶進行提交(COMMIT)或者回滾 (ROLLBACK),當用戶執行 COMMIT / ROLLBACK後,放在回滾段中的數據就會被刪除。
擴展資料:
COMMIT / ROLLBACK ,都是用在執行 DML 語句之後的。所謂 DML 語句就是 INSERT / DELETE / UPDATE / SELECT ,而 CREATE TABLE / VIEW 之類的語句,是 DDL。
DML 語句,執行完之後,處理的數據,都會放在回滾段中(除了 SELECT 語句),等待用戶進行提交(COMMIT)或者回滾 (ROLLBACK),當用戶執行 COMMIT / ROLLBACK 後,放在回滾段中的數據就會被刪除。
所有的 DML 語句都是要顯式提交了,所謂「顯式提交」,就是要執行 COMMIT / ROLLBACK 。
而其他的諸如 DDL 語句的,都是隱式提交的。
就是說,不用進行COMMIT/ROLLBACK。在運行那些非 DML 語句後,ORACLE 已經進行了隱式提交,例如 CREATE TABLE,在運行腳本後,表已經建好了,並不在需要再進行顯式提交。
sql語句中什麼時候用commit?
COMMIT命令用於把事務所做的修改保存到資料庫,把上一個COMMIT或ROLLBACK命令之後的全部事務都保存到資料庫。全部修改都首先被送到臨時回退區域,如果這個臨時回退區域沒有空間了,不能保存對資料庫所做的修改,資料庫很可能會掛起,禁止進行進一步的事務操作。
語法是:commit [work]。關鍵字commit是語法中惟一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後是用於終止語句的字元或命令,具體內容取決於不同的實現。關鍵字work是個選項,其惟一作用是讓命令對用戶更加友好。
擴展資料:
對於資料庫的大規模數據載入或撤消來說,應該多使用COMMIT語句;然而,過多的COMMIT語句會讓工作需要大量額外時間才能完成。
在某些實現里,事務不是通過使用COMMIT命令提交的,而是由退出資料庫的操作引發提交。但是,在某些實現里,比如MySQL,在執行SETTRANSACTION命令之後,在資料庫收到COMMIT或ROLLBACK之前,自動提交功能是不會恢復的。
java的commit(),還有資料庫的提交,事務之間的關係?
增刪改,這些對資料庫的操作,先保存到緩存里,當commit之後,真正在資料庫執行
JAVA里的commit怎麼用
commit就是一個事務,和
connection
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不需要單獨的
connection對象
Java代碼,connect.commit 執行到這一句就將資料庫的createby這個值覆蓋,
首先資料庫引擎需要支持事務。
其次,在開啟事務後,所有增刪改都是在緩存中操作的。
最後,當事務提交後,才寫入資料庫。
原創文章,作者:AZIL,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4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