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golang調用DLL中的函數
- 2、go語言到底有什麼好處
- 3、linux 二進位兼容層執行 出錯,求教
- 4、為什麼要使用 Go 語言?Go 語言的優勢在哪裡?
- 5、我為什麼放棄Go語言
- 6、golang保存二進位文件會有大小端問題嗎
golang調用DLL中的函數
在golang中載入dll並調用函數流程如下:
1.載入dll動態庫到內存 syscall.LoadLibrary
2.獲取函數地址 syscall.GetProcAddress
3.執行系統調用,傳入參數 syscall.Syscall6
一個系統消息框函數的調用示例:
go語言到底有什麼好處
1. 部署簡單
Go
編譯生成的是一個靜態可執行文件,除了glibc外沒有其他外部依賴。這讓部署變得異常方便:目標機器上只需要一個基礎的系統和必要的管理、監控工具,完全不需要操心應用所需的各種包、庫的依賴關係,大大減輕了維護的負擔。
2. 並發性好
Goroutine和channel使得編寫高並發的服務端軟體變得相當容易,很多情況下完全不需要考慮鎖機制以及由此帶來的各種問題。單個Go應用也能有效的利用多個CPU核,並行執行的性能好。
3. 良好的語言設計
從學術的角度講Go語言其實非常平庸,不支持許多高級的語言特性;但從工程的角度講,Go的設計是非常優秀的:規範足夠簡單靈活,有其他語言基礎的程序員都能迅速上手。更重要的是
Go 自帶完善的工具鏈,大大提高了團隊協作的一致性。
4. 執行性能好
雖然不如 C 和 Java,但相比於其他編程語言,其執行性能還是很好的,適合編寫一些瓶頸業務,內存佔用也非常省。
linux 二進位兼容層執行 出錯,求教
Gcc傾向於動態編譯和動態載入,golang就是吐槽這一點的生動代表。但是動態編譯攜帶庫確實能減小大工程結果文件大小,而且這是linux系統的傳統價值觀。所以在很多地方還是有必要性的。
而各個系統所有的庫的版本不一樣,很多庫的調用名的symbol都會在後面追加版本號,如果版本號不匹配,庫則不能通用,例如我們經常見到libc.so.6: version `GLIBC_2.14′ not found這類的列印。strings /lib64/libc.so.6 |grep GLIBC_ 通過這個命令可以排查,大部分的庫問題根源都在libc,但是不是絕對的。libgcc_s.so.1是GCC的組件,編譯時候運行時候都需要,一個版本GCC編譯的程序常常不能在裝有另一個版本GCC的平台上運行,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從高到低版本的遷移需要帶著它。libc.so.6是最底層的庫,操作系統和其中所有應用程序幾乎都依賴,是應用程序能夠跟操作系統通信的基礎。原本UNIX中的libc和GNU開發的第三方版本glibc,像這裡的名字雖然是libc,但事實上就是glibc,功能沒有太大差別。libm.so.6則是對libc裡面的數學部分優化後的版本。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連接的時候不需要指定後面的版本號,因為系統一般會建立到這個版本號的軟鏈接,現代的gcc即使在連接的時候不指定版本號,並且不存在軟連接,他也能正確的找到完整名字的庫文件,實際的鏈接的是帶版本號的庫,所以即使你在編譯的時候使用了不帶庫版本號的動態庫,使用時還是需要攜帶帶版本號的庫文件。
編譯器
Gcc的5.1版本的編譯器會在編譯時做大量激進的優化,但是有的優化是只對於最新的CPU特性有效,老一些的CPU在硬體層面就不支持這些優化,所以如此編譯的程序就有兼容性問題。方法是用更老的編譯器或者是用5.2之後解決了這個問題的更新的編譯器。
為什麼要使用 Go 語言?Go 語言的優勢在哪裡?
1、簡單易學。
Go語言的作者本身就很懂C語言,所以同樣Go語言也會有C語言的基因,所以對於程序員來說,Go語言天生就會讓人很熟悉,容易上手。
2、並發性好。
Go語言天生支持並發,可以充分利用多核,輕鬆地使用並發。 這是Go語言最大的特點。
描述
Go的語法接近C語言,但對於變數的聲明有所不同。Go支持垃圾回收功能。Go的並行模型是以東尼·霍爾的通信順序進程(CSP)為基礎,採取類似模型的其他語言包括Occam和Limbo,但它也具有Pi運算的特徵,比如通道傳輸。
在1.8版本中開放插件(Plugin)的支持,這意味著現在能從Go中動態載入部分函數。
與C++相比,Go並不包括如枚舉、異常處理、繼承、泛型、斷言、虛函數等功能,但增加了 切片(Slice) 型、並發、管道、垃圾回收、介面(Interface)等特性的語言級支持。
我為什麼放棄Go語言
有好幾次,當我想起來的時候,總是會問自己:我為什麼要放棄Go語言?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嗎?是明智和理性的嗎?其實我一直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開門見山地說,我當初放棄Go語言(golang),就是因為兩個「不爽」:第一,對Go語言本身不爽;第二,對Go語言社區里的某些人不爽。毫無疑問,這是非常主觀的結論。轉載
1.1 不允許左花括弧另起一行
1.2 編譯器莫名其妙地給行尾加上分號
1.3 極度強調編譯速度,不惜放棄本應提供的功能
1.4 錯誤處理機制太原始
1.5 垃圾回收器(GC)不完善、有重大缺陷
1.6 禁止未使用變數和多餘import
1.7 創建對象的方式太多令人糾結
1.8 對象沒有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
1.9 defer語句的語義設定不甚合理
1.10 許多語言內置設施不支持用戶定義的類型
1.11 沒有泛型支持,常見數據類型介面醜陋
1.12 實現介面不需要明確聲明
1.13 省掉小括弧卻省不掉花括弧
1.14 編譯生成的可執行文件尺寸非常大
1.15 不支持動態載入類庫
golang保存二進位文件會有大小端問題嗎
golang保存二進位文件會有大小端問題。
這個二進位文件的確有Big Endian 和Little Endian的問題,這個與CPU指令體系有關,不過不用操心,像JPEG就是Big Endian,其編解碼就都是按照這個約定來完成的,沒有平台問題,也沒有大小端的問題。
編譯centos上的可執行文件的時候需要交叉編譯。golang的交叉編譯很容易,你的情況的話用下面這條命令,GOOS=linux GOARCH=amd64 go build ./文件。
golang描述:
Go的語法接近C語言,但對於變數的聲明有所不同。Go支持垃圾回收功能。Go的並行模型是以東尼·霍爾的通信順序進程(CSP)為基礎。
採取類似模型的其他語言包括Occam和Limbo,但它也具有Pi運算的特徵,比如通道傳輸。在1.8版本中開放插件(Plugin)的支持,這意味著現在能從Go中動態載入部分函數。
與C++相比,Go並不包括如枚舉、異常處理、繼承、泛型、斷言、虛函數等功能,但增加了 切片(Slice) 型、並發、管道、垃圾回收、介面(Interface)等特性的語言級支持。Go 2.0版本將支持泛型,對於斷言的存在,則持負面態度,同時也為自己不提供類型繼承來辯護。
原創文章,作者:KTDY,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3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