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型介紹
sklearn.linear_model是Scikit-learn機器學習庫中的一個模塊。它包含了各種線性模型,包括線性回歸,嶺回歸,Lasso回歸,Elastic Net以及 Logistic回歸等。這些模型基於線性假設,即預測結果是輸入特徵的線性組合。
線性模型是機器學習領域的一個經典方法,不僅計算簡單,而且通常可以產生較好的結果。當特徵數大於樣本數時,線性模型表現良好,因為其他方法可能會出現過度擬合的問題。
二、線性回歸
線性回歸是一種最常見的回歸方法,用於模擬輸入值與輸出值之間的線性關係。假設我們有一個特徵向量 X ,一個截距 b 和一組權重係數 w ,線性回歸的目標是最小化下方公式。
min | | Xw + b - y | | ^ 2
其中 | | . | |
表示 L2 範數,y
是目標變數的向量。
在代碼實現中,我們可以使用 sklearn.linear_model.LinearRegression
類來實現線性回歸。具體代碼實現如下: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 定義模型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 擬合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預測結果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三、嶺回歸
嶺回歸是指在線性回歸的基礎上,添加一個 L2 正則化項。正則化可以防止過擬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先看一下優化目標函數:
min | | Xw + b - y | | ^ 2 + alpha * ||w||
其中 alpha
是正則化係數, ||w||
是 L2 範數,用於懲罰過大的權重係數。當 alpha
越大,模型的複雜度就越低,但可能會降低性能。
在代碼實現中,我們可以使用 sklearn.linear_model.Ridge
類來實現嶺回歸。具體代碼實現如下: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Ridge
# 定義模型
model = Ridge(alpha=0.5)
# 擬合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預測結果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四、Lasso回歸
Lasso回歸是一種基於L1正則化的線性回歸方法,與嶺回歸不同,它使用L1正則項替代L2正則項。我們仍然希望最小化損失函數的平均值,但現在它是由L1正則化項和殘差平方和組成。
min | | Xw + b - y | | ^ 2 + alpha * ||w||1
其中 alpha
是正則化係數, ||w||1
是 L1 範數,用於懲罰不重要的特徵,即將權重係數縮小到零。L1正則化可以產生稀疏模型,即在特徵選擇方面具有很好的能力。
在代碼實現中,我們可以使用 sklearn.linear_model.Lasso
類來實現Lasso回歸。具體代碼實現如下: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asso
# 定義模型
model = Lasso(alpha=0.1)
# 擬合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預測結果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五、Elastic Net回歸
Elastic Net是一種結合了L1和L2正則化的線性回歸方法,即添加L1和L2正則化項來限制模型複雜度。我們需要將L1項和L2項相加,其中乘數alpha控制著二者的比重。
min | | Xw + b - y | | ^ 2 + alpha * (rho * ||w||1 + (1-rho) * ||w||2^2)
其中 alpha
是正則化係數, rho
是在L1和L2正則項之間進行平衡的參數。當 rho=1
時,Elastic Net就變成了Lasso回歸。當 rho=0
時,Elastic Net就變成了嶺回歸。
在代碼實現中,我們可以使用 sklearn.linear_model.ElasticNet
類來實現Elastic Net回歸。具體代碼實現如下: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ElasticNet
# 定義模型
model = ElasticNet(alpha=0.1, l1_ratio=0.5)
# 擬合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預測結果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總結
本文詳細介紹了Scikit-learn庫中的sklearn.linear_model模塊,包括線性回歸,嶺回歸,Lasso回歸,Elastic Net回歸等方法。選擇適當的模型和正則化項,可以提高模型的預測能力和泛化能力。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GQEK,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3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