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meter中,集合點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控制測試腳本的並發度和執行順序。通過設置集合點,我們可以讓多個線程同時執行某個任務,也可以讓多個線程等待某個事件後再繼續執行。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jmeter設置集合點的用法和注意事項。
一、設置集合點
要在jmeter中設置集合點,首先需要在測試計劃中添加一個「邏輯控制器」節點,選擇「同步定時器」作為控制器的類型。在同步定時器的參數中,可以設置「集合點名稱」和「等待時間」,如下圖所示:
<ThreadGroup>
<SyncTimer group="true" millis="0" timeout="5000">
<name>my_sync</name>
</SyncTimer>
</ThreadGroup>
其中,group屬性設置為true表示所有線程會在同一時間內到達集合點,millis屬性設置為0表示所有線程將同時等待,timeout屬性設置為5000表示如果某個線程在5秒內未能到達集合點,則會超時退出。
二、控制並發度
通過設置集合點,我們可以控制測試腳本的並發度,可以讓多個線程同時執行某個任務。例如,我們想要測試一個網站的登錄介面,並發度設置為10,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1.添加一個「線程組」節點,並設置線程數為10。
2.添加一個「HTTP請求」節點,並設置請求的URL和參數。
3.添加一個「同步定時器」節點,並設置集合點名稱和等待時間。
4.在「線程組」中添加多個「HTTP請求」節點,並設置相同的集合點名稱。
5.運行測試腳本,查看並發度是否符合預期。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輕鬆地控制測試腳本的並發度,從而模擬真實的用戶行為。
三、控制執行順序
通過設置集合點,我們還可以控制測試腳本的執行順序,可以讓多個線程等待某個事件後再繼續執行。例如,我們想要測試一個需要先登錄才能訪問的頁面,並且每個用戶之間的訪問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1.添加一個「線程組」節點,並設置線程數為10。
2.添加一個「HTTP請求」節點,並設置請求登錄介面的URL和參數。
3.添加一個「同步定時器」節點,並設置集合點名稱和等待時間。
4.在「線程組」中添加一個「定時器」節點,並設置線程休眠時間為10000毫秒。
5.添加一個「HTTP請求」節點,並設置請求需要登錄的頁面。
6.在「HTTP請求」節點上設置「前置處理器」為「同步定時器」,並設置相同的集合點名稱。
7.在「定時器」節點上設置「後置處理器」為「同步定時器」,並設置相同的集合點名稱。
8.運行測試腳本,查看每個用戶的訪問是否符合預期。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輕鬆地控制測試腳本的執行順序,從而模擬真實的用戶行為。
四、注意事項
在設置集合點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集合點名稱必須唯一,否則會產生衝突。
2.集合點等待時間的設置要考慮周全,不能設置過長或過短。
3.多個線程到達集合點後,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繼續執行,這個時間與機器性能和網路環境等因素有關,需要合理估計。
4.在測試腳本中使用集合點時,需要關閉jmeter的「調試採樣器」功能,否則會干擾集合點的正常運行。
五、總結
jmeter的集合點功能非常實用,可以幫助我們控制測試腳本的並發度和執行順序。在使用集合點時,需要注意集合點的命名和等待時間的設置,也需要考慮機器性能和網路環境等因素。通過設置集合點,我們可以輕鬆地模擬真實的用戶行為,從而得到更加準確的測試結果。
原創文章,作者:CWIH,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3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