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繼承的概念
類是Python中最標準的面向對象編程模式。在Python中,可以使用類繼承的方式來實現代碼的重用和抽象化,讓類之間形成父子關係,通過子類從父類繼承屬性和方法,可以大大簡化代碼的編寫和管理,在代碼維護和升級方面具備很大的優勢。
類繼承指的是在一個已有的類(父類)的基礎上,定義出一個新的類(子類),使得子類擁有父類的所有屬性和方法,同時也可以添加自己的屬性和方法,但是不會影響到父類的結構和功能。
<!-- 父類 -->
class 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run(self):
print(self.name + "正在奔跑...")
<!-- 子類 -->
class Dog(Animal):
def bark(self):
print(self.name + "正在汪汪叫...")
dog = Dog("小狗")
dog.bark() # "小狗正在汪汪叫..."
dog.run() # "小狗正在奔跑..."
以上代碼中定義了兩個類——Animal(動物)和Dog(狗),Dog是Animal的子類,它繼承了Animal類的方法和屬性。當實例化Dog類的對象時,可以調用Dog類自己和它的父類的方法。
二、類繼承的分類
類繼承按照實現方式可以分為兩類:
- 單繼承:子類只繼承一個父類。
- 多繼承:子類同時繼承多個父類。
在Python中支持多重繼承。雖然有時候多重繼承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它也為我們實現程序的復用、抽象化和模塊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面是一個多重繼承的示例:
<!-- 第一個父類 -->
class 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run(self):
print(self.name + "正在奔跑...")
<!-- 第二個父類 -->
class Swiming:
def swim(self):
print(self.name + "正在游泳...")
<!-- 子類 -->
class Duck(Animal, Swiming):
pass
duck = Duck("小鴨")
duck.run() # "小鴨正在奔跑..."
duck.swim() # "小鴨正在游泳..."
以上示例中,Duck類同時繼承了Animal類和Swiming類,所以Duck類實例化的對象擁有了兩個父類的屬性和方法。
三、類繼承的高級用法
面向對象編程還有一些高級的用法,比如方法重寫、繼承順序、抽象類等,這些技巧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應用類繼承實現代碼的重用和抽象化。
1、方法重寫
當子類需要修改父類中的某個方法時,可以使用方法重寫(Override)的方式。
<!-- 父類 -->
class Person:
def say_hello(self):
print("你好!")
<!-- 子類 -->
class Chinese(Person):
def say_hello(self):
print("你好,我是中國人!")
class English(Person):
pass
chinese = Chinese()
chinese.say_hello() # "你好,我是中國人!"
english = English()
english.say_hello() # "你好!"
在以上示例中,Chinese類重寫了Person類的say_hello方法,所以調用對象的say_hello方法時輸出的是子類的方法,而English類沒有重寫該方法,所以調用對象的say_hello方法時輸出的是父類的方法。
2、繼承順序
在子類繼承多個父類時,Python會按照一定的搜索順序來查找父類中的方法和屬性。
搜索順序如下:
- 自下而上,自左而右,遇到第一個匹配就停止搜索。
- 如果兩個父類繼承同一個父類,則優先選擇前面的父類。
<!-- 第一個父類 -->
class A():
def foo(self):
print('A')
<!-- 第二個父類 -->
class B():
def foo(self):
print('B')
<!-- 子類 -->
class C(A, B):
pass
c = C()
c.foo() # 輸出A
可以看到,當子類沒有重寫父類的方法時,Python會按照搜索順序使用先繼承的父類的方法。
3、抽象類
抽象類是一個特殊的類,它不能被實例化,只能被繼承。抽象類定義了一個抽象介面,子類必須實現該介面中的所有方法才能夠被實例化。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abc模塊來定義抽象類。
import abc
<!-- 抽象類 -->
class Shape(metaclass=abc.ABCMeta):
@abc.abstractmethod
def area(self):
pass
<!-- 子類 -->
class Rectangle(Shape):
def area(self):
return self.width * self.height
rec = Rectangle()
rec.width = 5
rec.height = 7
print("面積:", rec.area())
以上示例中,Shape類是一個抽象類,它定義了一個抽象方法area。Rectangle類繼承了Shape類,並重寫了area方法,所以它可以被實例化。
四、總結
類繼承是Python中最基本也最常用的面向對象編程特性之一,它可以實現代碼的重用和抽象化,使得代碼更加易讀、易維護和易拓展。在編寫程序時,我們應該合理地應用類繼承,通過多態等高級的技巧來設計出優雅、簡潔、可擴展的程序。
原創文章,作者:XKRU,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3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