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golang的不定參數怎麼傳遞下去
給你個fmt.Printf的例子:
echo 函數不定參數,其調用fmt.Printf進行輸出,因為v是一個slice,所以傳遞給fmt.Printf的時候需要 v…,就類似append(slice1,slice2…)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echo(“Hello %s, I am %s\n”, “Bob”, “John”)
}
func echo(format string, v … interface{}) {
fmt.Printf(format, v…)
}
golang中interface如何傳參?
Golang的interface,和別的語言是不同的。它不需要顯式的implements,只要某個struct實現了interface里的所有函數,編譯器會自動認為它實現了這個interface。
SICP里詳細解釋了為什麼同一個介面,需要根據不同的數據類型,有不同的實現;以及如何做到這一點。在這裡沒有OO的概念,先把OO放到一邊,從原理上看一下這是怎麼做到的。
先把大概原理放在這裡,然後再舉例子。為了實現多態,需要維護一張全局的查找表,它的功能是根據類型名和方法名,返回對應的函數入口。當我增加了一種類型,需要把新類型的名字、相應的方法名和實際函數入口添加到表裡。這基本上就是所謂的動態綁定了,類似於C++里的vtable。對於SICP中使用的lisp語言來說,這些工作需要手動完成。而對於java,則通過implements完成了這項工作。而golang則用了更加激進的方式,連implements都省了,編譯器自動發現自動綁定。
golang 怎麼定義可變參數的函數
golang定義可變參數的函數方法是:
—- 採用ANSI標準形式時,參數個數可變的函數的原型聲明是:
type funcname(type para1, type para2, …)
—- 這種形式至少需要一個普通的形式參數,後面的省略號不表示省略,而是函數原型的一部分。type是函數返回值和形式參數的類型。
—- 採用與UNIX System V兼容的聲明方式時,參數個數可變的函數原型是:
type funcname(va_alist)
va_dcl
—- 這種形式不需要提供任何普通的形式參數。
type是函數返回值的類型。va_dcl是對函數原型聲明中參數va_alist的詳細聲明,實際是一個宏定義,對不同的硬體平台採用不同的類型來定義,但在最後都包括了一個分號。因此va_dcl後不再需要加上分號了。va_dcl在代碼中必須原樣給出。va_alist在VC中可以原樣給出,也可以略去。
此外,採用頭文件stdarg.h編寫的程序是符合ANSI標準的,可以在各種操作系統和硬體上運行;而採用頭文件varargs.h的方式僅僅是為了與以前的程序兼容。所以建議使用前者。
golangaddint64作用
在Go語言中,原子包提供lower-level原子內存,這對實現同步演算法很有幫助。Go語言的AddInt64()函數用於將增量自動添加到*addr。此函數在原子包下定義。在這裡,您需要導入sync/atomic軟體包才能使用這些函數。
用法:funcAddInt64(addr*int64,deltaint64)(newint64);
在此,addr表示地址,而delta表示少量大於零的位。
注意:(*int64)是指向int64值的指針。此外,int64包含從-9223372036854775808到9223372036854775807的所有帶符號的64位整數的集合。
返回值:它自動添加addr和delta並返回一個新值。
我們定義了一個add函數,該函數返回調用AddInt64方法返回的輸出。在主函數中,我們定義了一個for循環,該循環將在每個調用中增加’s’的值。在這裡,AddInt64()方法的第二個參數是恆定的,只有第一個參數的值是可變的。但是,上一個調用的輸出將是下一個調用中AddInt64()方法的第一個參數的值,直到循環停止為止。
原創文章,作者:XXOH,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3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