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RL的含義及其構成
URL全稱為統一資源定位符,它是一種可用來標識、定位特定資源的字元串格式。一個URL實際上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
- 方案名:指明該URL使用的協議名(例如http,https等)
- 主機名:指明伺服器的域名或IP地址,用於讓瀏覽器建立TCP連接
- 埠號:指明伺服器正在監聽的埠
- 路徑:指明伺服器上請求資源的路徑
- 查詢字元串:指明向伺服器傳遞的參數
- 片段標識符:指明瀏覽器如何展示文檔的片段
在URL中,查詢字元串是作為GET請求的一部分出現的。而對於POST請求,查詢字元串通常是通過HTTP的消息體來傳輸的,而不是作為URL的一部分。因此,POST請求不應該在URL中放置參數。
二、POST請求的特點
POST(POST method)是客戶端向伺服器發送請求的一種方法。其特點包括:
- 消息體中包含附加的參數,否則不會發送請求
- 消息體中的格式可以是鍵值對、JSON等多種形式
- POST請求可以改變伺服器的狀態,例如向伺服器提交表單
- POST請求相對於GET請求,安全性更高,因為參數不會顯示在地址欄上
三、為什麼不建議在POST請求中在URL放置參數
POST請求中應該將參數放在消息體中,而不是在URL中。這是因為,在URL中傳遞參數存在以下缺點:
- GET請求具有冪等性(Idempotent),而POST請求不是冪等的。因此,GET請求可以被緩存、分享和書籤,但是POST請求不可以。如果在URL中放置參數,則POST請求就失去了這些好處。
- 將參數放進URL中會影響URL的長度,這樣可能導致URL過長,影響可讀性和可維護性。
- 在URL中放置敏感信息很危險,因為這些信息可能會被瀏覽器或第三方工具截取。儘管HTTPS可以通過加密來保護傳輸過程中的數據安全,但是在URL中放置參數卻不是一個好策略。
- 常見的Web應用程序防火牆通常會檢查URL長度,如果該長度超過一定的限制,就可能會阻止請求,導致訪問失敗。
四、使用POST請求發送參數的示例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example.com/post' payload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response = requests.post(url, data=payload) print(response.text)
上述代碼中,我們通過使用Python中的requests模塊來發送POST請求。這裡我們使用data參數來傳遞參數,而不是放在URL中。這種方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維護性和可讀性。
原創文章,作者:JYLN,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3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