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是一個用於將IP地址和域名進行映射的分散式資料庫系統。在互聯網中,每一個網站都需要一個IP地址才能被訪問,但是人類更加習慣於記憶易於理解的域名,DNS就是用於將這兩者進行轉換。
二、DNS的工作原理
當你在瀏覽器中輸入一個域名時,操作系統會首先查詢本地hosts文件中是否存在對應的IP地址記錄,如果沒有則會向DNS伺服器發起查詢。
DNS伺服器首先會查詢本機DNS緩存是否存在對應記錄,如果沒有則會向根DNS伺服器查詢該域名所屬的頂級域名伺服器地址,然後再向其所屬的次級域名伺服器查詢,一直到找到該域名對應的IP地址為止。
三、Linux中DNS配置
1. 配置hosts文件
hosts文件位於Linux系統中的/etc目錄下,該文件可以手動添加IP地址和域名的映射關係。
127.0.0.1 localhost 192.168.0.1 xxx.com
以上配置表示將域名xxx.com映射到IP地址為192.168.0.1的主機上,在訪問xxx.com時,操作系統就會直接發起請求到192.168.0.1。
2. 配置resolv.conf文件
resolv.conf文件位於Linux系統中的/etc目錄下,該文件主要用於配置DNS伺服器的地址。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以上配置表示將Google的公共DNS伺服器作為本機的DNS伺服器,當本機需要查詢域名解析時,會向這兩個DNS伺服器發起請求,直到找到對應的IP地址。
3. 配置BIND DNS伺服器
在Linux伺服器中,可以使用BIND(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軟體來搭建自己的DNS伺服器。
(1)安裝BIND
在Ubuntu中,可以使用apt-get命令來安裝BIND: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bind9
(2)配置BIND文件
配置文件位於/etc/bind目錄下,可以使用vi命令編輯相關文件。
1. named.conf文件:該文件為BIND的主配置文件,需要添加zone的配置信息。
zone "example.com" { type master; file "/etc/bind/db.example.com"; };
2. db.example.com文件:該文件為example.com的解析設置。
$TTL 604800 @ IN SOA ns1.example.com. admin.example.com. ( 3 ; Serial 604800 ; Refresh 86400 ; Retry 2419200 ; Expire 604800 ) ; Negative Cache TTL ; example.com. IN NS ns1.example.com. ns1 IN A 192.168.1.10 www IN A 192.168.1.20
(3)重啟BIND服務
在配置完BIND之後,需要重啟服務才能生效。
sudo systemctl restart bind9
四、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1. DNS解析失敗
如果DNS解析失敗,需要檢查resolv.conf文件中配置的DNS伺服器是否可用,以及防火牆是否開放53埠。
2. DNS緩存失效
可以使用命令清除本機的DNS緩存,以達到更新DNS記錄的目的。
sudo /etc/init.d/dns-clean restart
3. BIND伺服器啟動失敗
可以使用命令查看BIND伺服器啟動時的錯誤信息,以便確定問題所在。
systemctl status bind9
總結
本文介紹了DNS的工作原理以及Linux中DNS的配置方法,包括hosts文件、resolv.conf文件以及BIND DNS伺服器的搭建。同時也介紹了一些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原創文章,作者:OHYJ,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3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