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O網路結構詳解

一、YOLO網路結構圖

YOLO(You Only Look Once)是一種實時目標檢測的演算法,其最初由 Joseph Redmon 在2015年提出。

該演算法通過對輸入圖像進行單次前向傳遞,同時在圖像中預測邊界框和類別。這使得其在速度和準確率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下面是YOLO網路結構圖:

<img src="yolo_structure.jpg" alt="YOLO網路結構圖" />

二、OSI網路結構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是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組的一個標準,用於在計算機和通信系統之間定義一個框架。它定義了一個通用的通信介面,使得不同類型的計算機可以在同一網路上相互通信。

OSI模型由7層組成,分別是:

  • 物理層
  • 數據鏈路層
  • 網路層
  • 傳輸層
  • 會話層
  • 表示層
  • 應用層

每一層都負責一個不同的方面,例如物理層處理物理傳輸介質,表示層和會話層協調不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

三、YOLO網路結構詳解

YOLO網路結構由一個卷積神經網路(CNN)和一個全連接層組成。CNN用於提取圖像中的特徵,全連接層則將提取的特徵轉換成邊界框和類別概率。

YOLO的輸入圖像被分割成S×S個網格單元,每個單元預測B個邊界框和C個類別概率。每個單元負責預測邊界框是否包含一個物體,以及該物體屬於哪個類別。因此,YOLO總共預測了S×S×B個邊界框和S×S×C個類別概率。

下面是CNN部分的網路結構:

inputs = Input(shape=(416,416,3))
model = Conv2D(32,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inputs)
model = MaxPooling2D(pool_size=(2,2))(model)
model = Conv2D(64,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MaxPooling2D(pool_size=(2,2))(model)
model = Conv2D(128,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64, (1,1),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128,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MaxPooling2D(pool_size=(2,2))(model)
model = Conv2D(256,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128, (1,1),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256,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MaxPooling2D(pool_size=(2,2))(model)
model = Conv2D(512,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256, (1,1),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512,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256, (1,1),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512,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256, (1,1),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512,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MaxPooling2D(pool_size=(2,2))(model)
model = Conv2D(1024,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512, (1,1),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1024,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512, (1,1),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1024,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1024,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Conv2D(1024, (3,3), strides=(1,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Flatten()(model)
model = Dense(4096, activation='relu')(model)
model = Dropout(0.5)(model)
model = Dense(1470, activation='sigmoid')(model)
model = Reshape((7,7,30))(model)
model = Lambda(lambda x: x[:,:,:,0:20], output_shape=(7,7,20))(model)

model = Model(inputs, model, name='YOLO') 

四、YOLO網路結構模型分為

YOLO網路結構模型包括YOLOv1、YOLOv2、YOLOv3和YOLOv4。

YOLOv1是YOLO的初始版本,它使用GoogleNet作為其CNN主幹。後續的YOLO版本則採用了更先進的卷積神經網路,例如Darknet-19和Darknet-53。

YOLOv2在YOLOv1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新的功能,例如錨點框和多尺度訓練。這些改進使得YOLOv2在精度和速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YOLOv3在YOLOv2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例如跨層連接和特徵金字塔網路,這使得其在速度和準確率方面更加出色。

YOLOv4則利用了更加先進的技術,例如CSP連接、SAM模塊和SPP模塊,進一步提高了其性能。

五、YOLOv5網路結構詳解

YOLOv5是YOLO的最新版本,在YOLOv4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網路結構,使其在速度和準確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YOLOv5使用CSPDarknet為其CNN主幹,並使用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代替了以往的特徵金字塔網路。此外,YOLOv5還採用了越來越流行的Swish激活函數,取代了以往的ReLU激活函數。

六、代碼示例

下面是使用Keras實現的YOLOv3代碼示例:

#Define the model
inputs = Input(shape=(416,416,3))

#Darknet-53 CNN模型
model = Darknet(name = None)(inputs)
...
...
#輸出
model = Model(inputs, yolov3_out_boxes_and_scores)

#載入權重
model.load_weights('model.h5') 

對於YOLOv5,可以使用ultralytics/yolov5庫。下面是一個使用yolov5庫進行目標檢測的示例:

import torch 
from PIL import Image 

model = torch.hub.load('ultralytics/yolov5', 'yolov5s', pretrained=True) 

img = Image.open('test.jpg') #打開圖片 
results = model(img) #輸入圖片進行檢測 
results.print() #輸出檢測結果

原創文章,作者:ORRA,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3308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ORRA的頭像ORRA
上一篇 2024-10-03 23:56
下一篇 2024-10-03 23:56

相關推薦

  • 使用Netzob進行網路協議分析

    Netzob是一款開源的網路協議分析工具。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協議分析框架,可以支持多種數據格式的解析和可視化,方便用戶對協議數據進行分析和定製。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Netzob進行詳…

    編程 2025-04-29
  • Vue TS工程結構用法介紹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多個方面對Vue TS工程結構進行詳細的闡述,涵蓋文件結構、路由配置、組件間通訊、狀態管理等內容,並給出對應的代碼示例。 一、文件結構 一個好的文件結構可以極…

    編程 2025-04-29
  • Python程序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

    控制結構是編程語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們指導著程序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執行相應的指令。Python作為一種高級編程語言,也擁有三種基本的控制結構: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 一…

    編程 2025-04-29
  • 微軟發布的網路操作系統

    微軟發布的網路操作系統指的是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及其相關產品,它們被廣泛應用於企業級雲計算、資料庫管理、虛擬化、網路安全等領域。下面將從多個方面對微軟發布的網路操作…

    編程 2025-04-28
  • 蔣介石的人際網路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蔣介石的人際網路進行詳細闡述,包括其對政治局勢的影響、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 一、蔣介石的政治影響 蔣介石是中國現代歷史上最具有政治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編程 2025-04-28
  • 基於tcifs的網路文件共享實現

    tcifs是一種基於TCP/IP協議的文件系統,可以被視為是SMB網路文件共享協議的衍生版本。作為一種開源協議,tcifs在Linux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可以實現在不同設備之間的文…

    編程 2025-04-28
  • 如何開發一個網路監控系統

    網路監控系統是一種能夠實時監控網路中各種設備狀態和流量的軟體系統,通過對網路流量和設備狀態的記錄分析,幫助管理員快速地發現和解決網路問題,保障整個網路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開發一套高效…

    編程 2025-04-27
  • Lidar避障與AI結構光避障哪個更好?

    簡單回答:Lidar避障適用於需要高精度避障的場景,而AI結構光避障更適用於需要快速響應的場景。 一、Lidar避障 Lidar,即激光雷達,通過激光束掃描環境獲取點雲數據,從而實…

    編程 2025-04-27
  • 用Python爬取網路女神頭像

    本文將從以下多個方面詳細介紹如何使用Python爬取網路女神頭像。 一、準備工作 在進行Python爬蟲之前,需要準備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安裝Python環境。 sudo a…

    編程 2025-04-27
  • 網路拓撲圖的繪製方法

    在計算機網路的設計和運維中,網路拓撲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通過拓撲圖,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網路結構、設備分布、鏈路情況等信息,從而方便進行故障排查、優化調整等操作。但是,要繪製一張…

    編程 2025-04-27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