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入門錯誤集合(python集合例題)

本文目錄一覽:

Python如下報錯是什麼意思

要把代碼發現來才知道,以下是常見的錯誤

下面終於要講到當你用到更多的Python的功能(數據類型,函數,模塊,類等等)時可能碰到的問題了。由於篇幅有限,這裡盡量精簡,尤其是對一些高級的概念。要想了解更多的細節,敬請閱讀Learning Python, 2nd Edition的「小貼士」以及「Gotchas」章節。

打開文件的調用不使用模塊搜索路徑

當你在Python中調用open()來訪問一個外部的文件時,Python不會使用模塊搜索路徑來定位這個目標文件。它會使用你提供的絕對路徑,或者假定這個文件是在當前工作目錄中。模塊搜索路徑僅僅為模塊載入服務的。

不同的類型對應的方法也不同

列表的方法是不能用在字元串上的,反之亦然。通常情況下,方法的調用是和數據類型有關的,但是內部函數通常在很多類型上都可以使用。舉個例子來說,列表的reverse方法僅僅對列表有用,但是len函數對任何具有長度的對象都適用

不能直接改變不可變數據類型

記住你沒法直接的改變一個不可變的對象(例如,元組,字元串):

T = (1, 2, 3)

T[2] = 4 # 錯誤

用切片,聯接等構建一個新的對象,並根據需求將原來變數的值賦給它。因為Python會自動回收沒有用的內存,因此這沒有看起來那麼浪費:

T = T[:2] + (4,) # 沒問題了: T 變成了 (1, 2, 4)

使用簡單的for循環而不是while或者range

當你要從左到右遍歷一個有序的對象的所有元素時,用簡單的for循環(例如,for x in seq:)相比於基於while-或者range-的計數循環而言會更容易寫,通常運行起來也更快。除非你一定需要,盡量避免在一個for循環里使用range:讓Python來替你解決標號的問題。在下面的例子中三個循環結構都沒有問題,但是第一個通常來說更好;在Python里,簡單至上。

S = “lumberjack”

for c in S: print c # 最簡單

for i in range(len(S)): print S[i] # 太多了

i = 0 # 太多了

while i len(S): print S[i]; i += 1

不要試圖從那些會改變對象的函數得到結果

諸如像方法list.append()和list.sort()一類的直接改變操作會改變一個對象,但不會將它們改變的對象返回出來(它們會返回None);正確的做法是直接調用它們而不要將結果賦值。經常會看見初學者會寫諸如此類的代碼:

mylist = mylist.append(X)

目的是要得到append的結果,但是事實上這樣做會將None賦值給mylist,而不是改變後的列表。更加特別的一個例子是想通過用排序後的鍵值來遍歷一個字典里的各個元素,請看下面的例子:

D = {…}

for k in D.keys().sort(): print D[k]

差一點兒就成功了——keys方法會創建一個keys的列表,然後用sort方法來將這個列表排序——但是因為sort方法會返回None,這個循環會失敗,因為它實際上是要遍歷None(這可不是一個序列)。要改正這段代碼,將方法的調用分離出來,放在不同的語句中,如下:

Ks = D.keys()

Ks.sort()

for k in Ks: print D[k]

只有在數字類型中才存在類型轉換

在Python中,一個諸如123+3.145的表達式是可以工作的——它會自動將整數型轉換為浮點型,然後用浮點運算。但是下面的代碼就會出錯了:

S = “42”

I = 1

X = S + I # 類型錯誤

這同樣也是有意而為的,因為這是不明確的:究竟是將字元串轉換為數字(進行相加)呢,還是將數字轉換為字元串(進行聯接)呢?在Python中,我們認為「明確比含糊好」(即,EIBTI(Explicit is better than implicit)),因此你得手動轉換類型:

X = int(S) + I # 做加法: 43

X = S + str(I) # 字元串聯接: “421”

循環的數據結構會導致循環

儘管這在實際情況中很少見,但是如果一個對象的集合包含了到它自己的引用,這被稱為循環對象(cyclic object)。如果在一個對象中發現一個循環,Python會輸出一個[…],以避免在無限循環中卡住:

L = [‘grail’] # 在 L中又引用L自身會

L.append(L) # 在對象中創造一個循環

L

[‘grail’, […]]

除了知道這三個點在對象中表示循環以外,這個例子也是很值得借鑒的。因為你可能無意間在你的代碼中出現這樣的循環的結構而導致你的代碼出錯。如果有必要的話,維護一個列表或者字典來表示已經訪問過的對象,然後通過檢查它來確認你是否碰到了循環。

賦值語句不會創建對象的副本,僅僅創建引用

這是Python的一個核心理念,有時候當行為不對時會帶來錯誤。在下面的例子中,一個列表對象被賦給了名為L的變數,然後L又在列表M中被引用。內部改變L的話,同時也會改變M所引用的對象,因為它們倆都指向同一個對象。

L = [1, 2, 3] # 共用的列表對象

M = [‘X’, L, ‘Y’] # 嵌入一個到L的引用

M

[‘X’, [1, 2, 3], ‘Y’]

L[1] = 0 # 也改變了M

M

[‘X’, [1, 0, 3], ‘Y’]

通常情況下只有在稍大一點的程序里這就顯得很重要了,而且這些共用的引用通常確實是你需要的。如果不是的話,你可以明確的給他們創建一個副本來避免共用的引用;對於列表來說,你可以通過使用一個空列表的切片來創建一個頂層的副本:

L = [1, 2, 3]

M = [‘X’, L[:], ‘Y’] # 嵌入一個L的副本

L[1] = 0 # 僅僅改變了L,但是不影響M

L

[1, 0, 3]

M

[‘X’, [1, 2, 3], ‘Y’]

切片的範圍起始從默認的0到被切片的序列的最大長度。如果兩者都省略掉了,那麼切片會抽取該序列中的所有元素,並創造一個頂層的副本(一個新的,不被公用的對象)。對於字典來說,使用字典的dict.copy()方法。

靜態識別本地域的變數名

Python默認將一個函數中賦值的變數名視作是本地域的,它們存在於該函數的作用域中並且僅僅在函數運行的時候才存在。從技術上講,Python是在編譯def代碼時,去靜態的識別本地變數,而不是在運行時碰到賦值的時候才識別到的。如果不理解這點的話,會引起人們的誤解。比如,看看下面的例子,當你在一個引用之後給一個變數賦值會怎麼樣:

X = 99

def func():

… print X # 這個時候還不存在

… X = 88 # 在整個def中將X視作本地變數

func( ) # 出錯了!

你會得到一個「未定義變數名」的錯誤,但是其原因是很微妙的。當編譯這則代碼時,Python碰到給X賦值的語句時認為在這個函數中的任何地方X會被視作一個本地變數名。但是之後當真正運行這個函數時,執行print語句的時候,賦值語句還沒有發生,這樣Python便會報告一個「未定義變數名」的錯誤。

事實上,之前的這個例子想要做的事情是很模糊的:你是想要先輸出那個全局的X,然後創建一個本地的X呢,還是說這是個程序的錯誤?如果你真的是想要輸出這個全局的X,你需要將它在一個全局語句中聲明它,或者通過包絡模塊的名字來引用它。

默認參數和可變對象

在執行def語句時,默認參數的值只被解析並保存一次,而不是每次在調用函數的時候。這通常是你想要的那樣,但是因為默認值需要在每次調用時都保持同樣對象,你在試圖改變可變的默認值(mutable defaults)的時候可要小心了。例如,下面的函數中使用一個空的列表作為默認值,然後在之後每一次函數調用的時候改變它的值:

def saver(x=[]): # 保存一個列表對象

… x.append(1) # 並每次調用的時候

… print x # 改變它的值

saver([2]) # 未使用默認值

[2, 1]

saver() # 使用默認值

[1]

saver() # 每次調用都會增加!

[1, 1]

saver()

[1, 1, 1]

有的人將這個視作Python的一個特點——因為可變的默認參數在每次函數調用時保持了它們的狀態,它們能提供像C語言中靜態本地函數變數的類似的一些功能。但是,當你第一次碰到它時會覺得這很奇怪,並且在Python中有更加簡單的辦法來在不同的調用之間保存狀態(比如說類)。

要擺脫這樣的行為,在函數開始的地方用切片或者方法來創建默認參數的副本,或者將默認值的表達式移到函數裡面;只要每次函數調用時這些值在函數里,就會每次都得到一個新的對象:

def saver(x=None):

… if x is None: x = [] # 沒有傳入參數?

… x.append(1) # 改變新的列表

… print x

saver([2]) # 沒有使用默認值

[2, 1]

saver() # 這次不會變了

[1]

saver()

[1]

其他常見的編程陷阱

下面列舉了其他的一些在這裡沒法詳述的陷阱:

在頂層文件中語句的順序是有講究的:因為運行或者載入一個文件會從上到下運行它的語句,所以請確保將你未嵌套的函數調用或者類的調用放在函數或者類的定義之後。

reload不影響用from載入的名字:reload最好和import語句一起使用。如果你使用from語句,記得在reload之後重新運行一遍from,否則你仍然使用之前老的名字。

在多重繼承中混合的順序是有講究的:這是因為對superclass的搜索是從左到右的,在類定義的頭部,在多重superclass中如果出現重複的名字,則以最左邊的類名為準。

在try語句中空的except子句可能會比你預想的捕捉到更多的錯誤。在try語句中空的except子句表示捕捉所有的錯誤,即便是真正的程序錯誤,和sys.exit()調用,也會被捕捉到。

python調試程序BUG的心得技巧分享

【導讀】相信各位Python工程師們在寫Python代碼的時候,免不了經常會出現bug滿天飛這種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就得一個標點一個標點的去排查,費時又費力,但是,我們又很難發現到底是其中的哪一個步驟,導致了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這些問題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沒有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編程習慣就好比是電影中的特效。電影特效越好,呈現出來的觀影效果也自然越好。同樣,如果我們能夠養成好的編程習慣,在查找錯誤的時候,自己的思路就會更加清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解決Python項目bug的心得技巧分享,包含六小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方法一:使用項目管理工具

無論Python項目簡單與否,我們都應該使用Git進行版本控制。大部分支持Python的IDE(集成開發環境)都內置了對Git這一類項目管理工具的支持。

我們在修改代碼時,常常會出現改著改著程序就崩了的情況,改出的最新版本有時候還不如上一個版本。而Git,恰好能夠及時幫我們保存之前的版本。使用了它以後,我們也不需要不停地用「ctrl+z」來撤回代碼了。

方法二:使用Python的內置函數

Python的內置函數和標準庫都可以處理常見的用例,而不需要自己重新定義函數。

但是,剛剛入門的Python開發人員們對其中的函數並不熟悉。所以他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在不需要記住內容的情況下,如何才能知道標準庫中的內容是否涵蓋了自己的用例?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標準庫索引和內置函數概述頁添加為書籤,並且在遇到「日常編程」類問題的時候立即瀏覽一下。我們使用這些函數的頻率高了,自然也就能記住這些函數了。

方法三:使用正確的模塊

與內置函數和標準庫一樣,Python中大量的第三方模塊集合,也可以幫助我們節省大量的人力。通過PyPI的Web前端,可以針對我們的問題觸發搜索詞,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方法四:使用OOP

面向對象編程(OOP)將數據結構與用於操作它們的方法捆綁在一起,從而使編寫高級代碼更加容易。OOP非常適合用於Python這一類高級語言,尤其是項目非常複雜的時候。熟悉Python的開發人員都知道,使用OOP可以減少代碼量,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需要使用OOP。如果項目沒有特別要求,一些小型的項目就可以不用OOP。

方法五:編寫測試代碼並不斷測試

一個好的程序員一定知道測試之於項目的重要性。編寫測試代碼的確是一個很枯燥的過程,但是不進行測試,我們就無法發現程序的問題所在。

如果一個項目非常複雜的話,我們就必須要做到及時測試。越早測試,就能越早發現問題。而不是說等代碼全部寫完了,才開始進行測試,這樣反而會導致更多的錯誤和更大的工作量。

當然,我們也可以尋找專業的軟體測試人員,來幫助我們進行測試。這樣我們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項目程序本身。

方法六:選擇正確的Python版本

部分人仍然在使用Python2,但Python官方的開發團隊早已經不對這一版本進行維護了。聰明的開發人員都已經將Python2里的項目遷移到Python3中了。

Python目前的最新版本是Python3.8.5,但也不是說你一定要使用最新版本。專業的軟體開發人員都知道,任何軟體的最新版本都不一定是最好的,因為它仍需要開發團隊不斷地去改良。程序員一般都會使用在最新版本之前的一個版本,舊版本相對而言是比較成熟的。

無論是運用哪一種語言編寫代碼,優秀的程序員都具備良好的編程習慣。這些習慣不僅能夠讓我們思路更加清晰,也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工作量,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所以,可能你離優秀的程序員,只差一個好習慣了哦~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髮送的關於「解決Python項目BUG的心得技巧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編認為要想在大數據行業有所建樹,需要考取部分含金量高的數據分析師證書,這樣更有核心競爭力與競爭資本。

python初學問題,colon expected什麼意思

colon expected是缺少冒號的意思。

題主的程序中缺少了冒號,程序無法正確執行時會提示錯誤原因,「colon expected」意思是缺少冒號,需要檢查程序代碼哪裡缺少冒號,這段程序需要在if x+y+z == 10後面和else後面分別加入英文冒號:來保證程序正確性。

這段程序正確的語法示例如下:

擴展資料

1、python的基本語法:

Python語言利用縮進表示語句塊的開始和退出(Off-side規則),而非使用花括弧或者某種關鍵字。增加縮進表示語句塊的開始,而減少縮進則表示語句塊的退出。縮進成為了語法的一部分。

2、python多行語句寫法:

Python語句中一般以新行作為語句的結束符,但可以使用斜杠( \)將一行的語句分為多行顯示。使用if、while、while、try時要以冒號:結尾,並換行將條件塊內容統一縮進。

」python注釋語句不被解釋器過濾掉,也不被執行「為什麼錯誤?謝謝

後半句  注釋語句不被執行 是對的

前半句 注釋語句不被解釋器過濾掉 是錯的,會被解釋器過濾掉

python基礎語法知識詢問

由於Python語言的簡潔、易讀以及可擴展性,在國外用Python做科學計算的研究機構日益增多,一些知名大學已經採用Python教導學生程序設計的首選編程語言。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及編程導論課程就使用Python語言講授。

想必大家還想了解到更多知識技能,接下來就跟千鋒武漢Python培訓的老師就來分享一下Python基礎語法的四大知識點,希望大家會喜歡。

一、標識符

a)概念:對變數,常量,函數,類等對象起的名字。嚴格區分大小寫。

b)標識符命名規則:

語法要求(硬性):

i.必須以字母或者下劃線開頭(支持中文,中文也是字元)

ii.必須以字母,數字,下劃線組成

iii.區分大小寫

iv.不能和關鍵字和內置函數名同名。

代碼規範(彈性):

v.變數名全部小寫,常量全部大寫(代碼規範,不是語法要求)

vi.類名用大寫駝峰(代碼規範)、

vii.模塊和包名用小寫

二、關鍵字

a)Import keyword keyword.kwlist 查看所有關鍵字

三、注釋

a)單行:#開頭

b)多行:每行使用#

c)文檔注釋:使用三個引號包括起來(」」」 XXX 「」」),這種注釋專門為函數或者類形成說明文檔。注釋必須跟在定義體下面,不能再任意位置。

四、代碼頭兩行

a)#!/usr/bin/env Python:指定運行代碼的解釋器,linux專用,windows不需要。在linux下添加改行,則可以使用./xxx.py執行。如果使用Python xxx.py則不需要改行。

b)# -*- coding:utf-8 -*- :代碼的編碼方式

原創文章,作者:V3YVR,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2925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V3YVR的頭像V3YVR
上一篇 2024-10-03 23:26
下一篇 2024-10-03 23:26

相關推薦

  • Python計算陽曆日期對應周幾

    本文介紹如何通過Python計算任意陽曆日期對應周幾。 一、獲取日期 獲取日期可以通過Python內置的模塊datetime實現,示例代碼如下: from datetime imp…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周杰倫代碼用法介紹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Python周杰倫代碼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代碼介紹 from urllib.request import urlopen from bs4 import Bea…

    編程 2025-04-29
  • 如何查看Anaconda中Python路徑

    對Anaconda中Python路徑即conda環境的查看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使用命令行查看 1、在Windows系統中,可以使用命令提示符(cmd)或者Anaconda Pro…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列表中負數的個數

    Python列表是一個有序的集合,可以存儲多個不同類型的元素。而負數是指小於0的整數。在Python列表中,我們想要找到負數的個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現。 一、使用循環遍歷…

    編程 2025-04-29
  • Python中引入上一級目錄中函數

    Python中經常需要調用其他文件夾中的模塊或函數,其中一個常見的操作是引入上一級目錄中的函數。在此,我們將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如何在Python中引入上一級目錄的函數。 一、加入環…

    編程 2025-04-29
  • Python程序需要編譯才能執行

    Python 被廣泛應用於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科學計算等領域,它的靈活性和簡單易學的性質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使用 Python 進行編程。然而,在 Python 中程序執行的方式不…

    編程 2025-04-29
  • 蝴蝶優化演算法Python版

    蝴蝶優化演算法是一種基於仿生學的優化演算法,模仿自然界中的蝴蝶進行搜索。它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的優化問題,包括數學優化、工程問題、機器學習等。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蝴蝶優化演算法Python版…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強行終止程序快捷鍵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python強行終止程序快捷鍵進行詳細闡述,並提供相應代碼示例。 一、Ctrl+C快捷鍵 Ctrl+C快捷鍵是在終端中經常用來強行終止運行的程序。當你在終端中運行…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字典去重複工具

    使用Python語言編寫字典去重複工具,可幫助用戶快速去重複。 一、字典去重複工具的需求 在使用Python編寫程序時,我們經常需要處理數據文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重複數據。為了方便…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清華鏡像下載

    Python清華鏡像是一個高質量的Python開發資源鏡像站,提供了Python及其相關的開發工具、框架和文檔的下載服務。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Python清華鏡像下載進行詳細的闡…

    編程 2025-04-29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