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深入淺出Java註解 / Java註解是如何工作的
給java註解下個定義
用一個詞就可以描述註解,那就是元數據,即一種描述數據的數據。所以,可以說註解就是源代碼的元數據。Annotation是一種應用於類、方法、參數、變數、構造器及包聲明中的特殊修飾符。它是一種由JSR-175標準選擇用來描述元數據的一種工具。
註解的本質
Annotations僅僅是元數據,和業務邏輯無關。理解起來有點困難,但就是這樣。如果Annotations不包含業務邏輯,那麼必須有人來實現這些邏輯。元數據的”使用者”來做這個事情。Annotations僅僅提供它定義的屬性(類/方法/包/域)的信息。Annotations的”使用者”(同樣是一些代碼)來讀取這些信息並實現必要的邏輯。當我們使用Java的標註Annotations(例如@Override)時,JVM就是一個「使用者」,它在位元組碼層面工作。mok:”當我們使用用於Servlet的註解(例如@WebInitParam)時,容器就是一個’使用者’;當我們使用框架提供的註解時,框架中的某個組件會負責做讀取後的邏輯處理。”
java中常用註解分別是什麼及漢語意思!
Annotation(註解)是JDK5.0及以後版本引入的。它可以用於創建文檔,跟蹤代碼中的依賴性,甚至執行基本編譯時檢查。注釋是以『@注釋名』在代碼中存在的,根據注釋參數的個數,我們可以將注釋分為:標記注釋、單值注釋、完整注釋三類。它們都不會直接影響到程序的語義,只是作為注釋(標識)存在,我們可以通過反射機制編程實現對這些元數據的訪問。另外,你可以在編譯時選擇代碼里的注釋是否只存在於源代碼級,或者它也能在class文件中出現。
元數據的作用
如果要對於元數據的作用進行分類,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不過我們可以根據它所起的作用,大致可分為三類:
編寫文檔:通過代碼里標識的元數據生成文檔。
代碼分析:通過代碼里標識的元數據對代碼進行分析。
編譯檢查:通過代碼里標識的元數據讓編譯器能實現基本的編譯檢查。
基本內置註解
@Override java中覆寫
@Deprecated的作用是對不應該在使用的方法添加註釋,當編程人員使用這些方法時,將會在編譯時顯示提示信息,它與javadoc里的
@deprecated標記有相同的功能,準確的說,它還不如javadoc
@deprecated,因為它不支持參數
@SuppressWarnings,其參數有:
deprecation,使用了過時的類或方法時的警告
unchecked,執行了未檢查的轉換時的警告
fallthrough,當 Switch 程序塊直接通往下一種情況而沒有 Break 時的警告
path,在類路徑、源文件路徑等中有不存在的路徑時的警告
serial,當在可序列化的類上缺少 serialVersionUID 定義時的警告
finally ,任何 finally 子句不能正常完成時的警告
all,關於以上所有情況的警告
自定義注釋
它類似於新創建一個介面類文件,但為了區分,我們需要將它聲明為@interface,如:public @interface NewAnnotation {}…………
簡述註解是什麼
定義不同:
註解:英名為Annotation,它是JDK5.0及以後版本引入的一個特性。 與類、介面、枚舉是在同一個層次,可以成為java 的一個類型。用一個詞描述註解——元數據,它是一種描述數據的數據。所以,可以說註解就是源代碼的元數據。
注釋:是對源代碼作介紹、評議或說明的文字。
作用不同:
註解是Java 編譯器可以理解的部分,是給編譯器看的。通過標記包、類、欄位、方法、局部變數、方法參數等元素據,告訴jvm這些元素據的信息。
注釋是程序員對源代碼做一些記憶或提示性描述,是給人來看的。它能告訴開發者這段代碼的邏輯、說明、特點等內容,對代碼起到解釋、說明的作用。
java泛型和註解的用法,請問有人能詳細說一下嘛?
泛型的作用是指定集合裡面所能存放的數據類型。
比如你定義一個用戶信息集合,裡面用來存放用戶對象的。不允許存放其他類型的數據,則可以定義一個list集合,泛型裡面的類型為用戶對象User,這樣從裡面取出來的對象就是一個User的對象了。
註解的使用的地方一般在類的頭部、方法的頭部、方法體裡面使用,分別用來描述:
類的創建日期,作者,修改記錄,類的描述等信息;
方法的功能描述,參數描述等;
代碼塊的功能描述,變數的作用記錄等。
原創文章,作者:KIJY8,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2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