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python如何開啟代碼提示?
- 2、如何用python寫這個代碼
- 3、可以使用python打開命令提示符嗎?
- 4、Anaconda Python 網頁,如何寫代碼的時候,能自動顯示語法錯誤!!!!!
- 5、Mac 系統下VS Code寫python時,怎麼設置代碼提示和補全
- 6、Mac 系統下VS Code寫python時,怎麼設置代碼提示和
python如何開啟代碼提示?
方法如下:
使用 pdb 進行調試。
清單 1. 測試代碼示例
import pdb
a = “aaa”
pdb.set_trace()
b = “bbb”
c = “ccc”
final = a + b + c
print final
開始調試:直接運行腳本,會停留在 pdb.set_trace() 處,選擇 n+enter 可以執行當前的 statement。在第一次按下了 n+enter 之後可以直接按 enter 表示重複執行上一條 debug 命令。
清單 2. 利用 pdb 調試
[root@rcc-pok-idg-2255 ~]# python epdb1.py
/root/epdb1.py(4)?()
– b = “bbb”
(Pdb) n
/root/epdb1.py(5)?()
– c = “ccc”
(Pdb)
/root/epdb1.py(6)?()
– final = a + b + c
(Pdb) list
1 import pdb
2 a = “aaa”
3 pdb.set_trace()
4 b = “bbb”
5 c = “ccc”
6 – final = a + b + c
7 print final
[EOF]
(Pdb)
[EOF]
(Pdb) n
/root/epdb1.py(7)?()
– print final
(Pdb)
如何用python寫這個代碼
使用Python自帶的IDLE 在開始–程序–Python2.5(視你安裝的版本而不同)中找到IDLE(Python GUI)。
點擊後彈出如下窗體:
1,在提示符後輸入代碼,回車,就可以執行此代碼。
IDLE支持語法高亮,支持自動縮進,支持方法提示,不過提示的很慢。
2. 在命令行窗口上運行 這種方法的前提是:你在系統的PATH變數中配置了Python的安裝路徑。
右鍵我的電腦–屬性–高級–環境變數,在系統變數列表中找到Path項,點擊編輯按鈕,在其中追加「C:\Python25;」(路徑及版本視你安裝而定),保存退出。
開始–運行–輸入cmd,回車,開啟一個CMD窗口。
在DOS提示符後,輸入python,回車,進入Python環境。
它的運行和IDLE基本一致,但是沒有了語法高亮、自動縮進、方法提示,唯一的好處就是運行速度比IDLE快了些(如果你告訴我可以加參數運行python,那你就不算新手了,也不用看這篇文章了),所以用處不大。
退出此python環境使用Ctrl + Z,然後回車。
3. 以腳本方式運行 以上兩種運行方式雖然簡便,但是不適合大量代碼的開發,只適合查看單句或少量幾句代碼的運行結果,或者驗證某函數的調用方法,而這恰恰是我們平時調試、驗證程序的常用方式。如果是正式的開發,則應該使用獨立腳本的方式運行。
打開你的文本編輯器(我是用EmEditor,當然你使用記事本、寫字板也都可以),輸入python代碼,保存成*.py文件,然後雙擊運行它就可以執行了,當然前提也是必須配置系統PATH變數。
l 在其所在目錄下開啟一個CMD窗口,輸入python *.py運行。
l 在代碼的最後增加如下語句:
raw_input()
然後你再雙擊運行,結果就會停留在那裡,直到你敲擊回車鍵才消失。
Linux下運行Python程序,一般說來有以下兩種形式,其實和Windows下基本一樣。
可以使用python打開命令提示符嗎?
應該不可以,命令提示符的話,直接使用搜索cmd才能打開,如果python的話,應該是不可以的,Python的話直接可以在裡面進行運行,然後得到結果。命令提示符的話,是對新建的TXT中的文本進行代碼編輯,編輯之後,然後在cmd中也就是命令提示符中運行得到結果
Anaconda Python 網頁,如何寫代碼的時候,能自動顯示語法錯誤!!!!!
首先使用package control安裝pylinter
ctrl+shift+p – package Control:install Package – pylinter
下面還要安裝 pylint 和 Python
Python直接從官網下載安裝對應系統的文件
然後使用Python的包管理器pip安裝Pylinter如下
複製代碼pip install pylint
配置sublime的pylinter,打開配置,如下圖
輸入下面配置內容
複製代碼{
// When versbose is ‘true’, various messages will be written to the console. // values: true or false “verbose”: false,
// The full path to the Python executable you want to // run Pylint with or simply use ‘python’. “python_bin”: “python”,
// The following paths will be added Pylint’s Python path “python_path”: [“D:/Python34/python.exe”這個地方寫你的路徑
],
// Optionally set the working directory “working_dir”: null,
// Full path to the lint.py module in the pylint package “pylint_path”: “D:/Python34/Lib/site-packages/pylint/lint.py”,這個地方寫你的路徑
// Optional full path to a Pylint configuration file “pylint_rc”: null,
// Set to true to automtically run Pylint on save “run_on_save”: true,
// Set to true to use graphical error icons “use_icons”: true,
“disable_outline”: false,
// Status messages stay as long as cursor is on an error line “message_stay”: false,
// Ignore Pylint error types. Possible values: // “R” : Refactor for a “good practice” metric violation // “C” : Convention for coding standard violation // “W” : Warning for stylistic problems, or minor programming issues // “E” : Error for important programming issues (i.e. most probably bug) // “F” : Fatal for errors which prevented further processing “ignore”: [],
// a list of strings of individual errors to disable, ex: [“C0301”] “disable”: [],
“plugins”: []
}
重啟sublime下面看效果圖
由圖可知上面的警告和提示太多啦,加入下面配置去掉C 和 R提示。
複製代碼”ignore”: [“R”,”C”],
Mac 系統下VS Code寫python時,怎麼設置代碼提示和補全
看怎麼用Visual Studio Code搭建一個Python開發環境,Visual Studio Code原生是不支持Python的代碼補全的,所以我們需要裝插件,打開Visual Studio Code,按F1或者Ctrl+Shift+P打開命令行,然後輸入ext install,等待一會兒就會出現插件列表,輸入python:安裝界面點擊最右端那個小雲按鈕即可開始安裝,以後升級插件也是這個按鈕,但這裡有個Bug,一旦點擊開始安裝你就不能再切到其他窗口或者其他操作,一旦有,就會中斷安裝,又得重新來一遍,而由於微軟伺服器的原因,這個安裝過程又特別漫長,所以我推薦安裝的時候找本書看看,看個人情況吧,反正我最少也安裝了10幾分鐘。安裝好了重啟一下Visual Studio Code就好啦
Mac 系統下VS Code寫python時,怎麼設置代碼提示和
看怎麼用Visual Studio Code搭建一個Python開發環境,Visual Studio Code原生是不支持Python的代碼補全的,所以我們需要裝插件,打開Visual Studio Code,按F1或者Ctrl+Shift+P打開命令行,然後輸入ext install,等待一會兒就會出現插件列表,輸Mac 系統下VS Code寫python時,怎麼設置代碼提示和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2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