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零基礎的人應該怎麼自學java
1、學習Java可以做網站
Java可以用來編寫網站,現在很多大型網站都用Jsp寫的,JSP全名Java Server Pages
它是一種動態網頁技術,比如我們熟悉的163,一些政府網站都是採用JSP編寫的。
所以學習Java的同學可以找開發網站方面的工作,而且現在找這方面的崗位比較多。
比如:網站開發,當然就是JSP+Servlet+JavaBean,一直以來都相當流行。
2、學習Java可以做Android
Android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其源代碼是Java。所以市場上見到的手機系統例如MIUI ,阿里雲,樂蛙等,都是修改源代碼再發行的。
Java做安卓不單單是指系統,還有APP對於更多的開發人員來說,他們更多的時間是花在開發APP上面。
3、學習Java可以做遊戲
或者你不知道,在以前諾基亞還很流行的時候,你玩的手機遊戲有90%以上都是Java開發的。當然現在已經很少人再去開發了,都轉到安卓上去了。
電腦上也有Java開發的遊戲,最經典的是:《我的世界》(minecraft ,簡稱MC),當今世界最具人氣和影響力的網路遊戲之一《英雄聯盟》(簡稱lol)。
4、學習Java可以做軟體
一般編程語言都可以做軟體的,Java 也不例外,例如Eclipse,MyEclipse等知名Java開發工具.有關開發軟體組件,可以了解Java Swing編程 或者 awt 相關知識。比如:企業級應用開發,這裡是JAVA的天地,大到全國聯網的系統,小到中小企業的應用解決方案,Java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印象筆記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如下:
筆記分類:
印象筆記被大家熟知的是他的筆記本層級:筆記本組→筆記本→筆記。這三級的結構,實際是為我們對筆記進行大類的細分提供了支持,看了一些大v的文章之後,我給我的印象筆記一共設定了以下5個筆記本組,分別是0.收件箱+1.正在處理+2.工作+3.科研+4.自我成長。
ps:不要問我為什麼?0和1的兩個文件夾是一定要的,至於2,3,4可以根據大家的需要靈活改動。
以後可能還會逐漸增加,但目前這5個筆記本組,已經能很好的滿足需求了,接下來簡單介紹下每個筆記本組下存放的內容。
一、筆記分類:收件箱+進行中+工作+科研+自我成長
(一)收件箱
性質:快速記錄,一開始不需要考慮筆記應該放在哪裡,直接扔進收件箱中就好。
放置內容:
1、所有的待辦,想到的想法,想要學習的內容等都首先進入該筆記本,等待下一步的處理。
2、待辦清單:承接1中所有沒有經過處理後的待辦事項等。
此外,在待辦清單的部分,我還創建了一個工作待辦清單和生活待辦清單,但目前來看沒有很大的用戶,二者完全沒有辦法區分,後續考慮把二者整合下。
(二)正在處理筆記本
性質: 成塊的,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整合信息內容,並有所產出的內容,會以各自的主題建立筆記本,進而集中處理。
放置內容:
1、從收件箱或自己的想法中初步整合的內容,包含參考資料,整理的資料等。
2、準備嘗試的工作方法、軟體等。
3、想要學習的方向內容等。
(三)工作
性質:按照自己經歷的項目建立筆記本,記錄與項目有關的核心事件;該文件夾下存放的都是經過階段性總結後的需要存檔的筆記。
放置內容
1、項目相關的資料,總結。
2、項目反思(定期復盤後的總結),建議有已經工作的小夥伴要定期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復盤,復盤的影響力,就像投資中的複利,時間越久,效益越大。
(四)科研
性質: 按照科研項目拆分,記錄與科研過程有關的文獻,工具等;該文件夾下存放的都是經過總結後,需要存檔的筆記,未經確定的內容不存放在該文件夾下。
1、放置內容。
2、相關文獻。
3、相關軟體工具。
4、相關重要會議,事件記錄。
5、相關成果。
6、總結反思(和工作中的總結一樣,在科研過程中的總結和反思也很重要)。
(五)自我成長
性質:階段性總結後的,存檔筆記,記錄關於個人成長方面的筆記。
放置內容:
1、思維模式方面的理解。
2、學習方法層面的總結。
3、與科研無關的技能學習總結。
4、badcase–記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的不好的事情。
問題日誌–對某個方向/某本書有興趣,提出一些疑問,然後按照解決疑問的路徑去學習。
二、筆記本管理注意事項
1、筆記本命名技巧
筆記本前加數字前綴,可以讓筆記本按照自己的順序進行排序,同時這些順序代表筆記本的優先順序和重要程度。
筆記名稱中添加關鍵詞來細分筆記分類(暫時還沒有用到)。
2、生活待辦清單和工作待辦清單。
3、加入快捷搜索,便於每天及時查看。
4、固定格式記錄:什麼事,什麼人做,什麼時間完成。
5、定期回顧,歸檔(暫定以周為單位進行回顧)至正在進行中,工作,科研或自我成長文件夾下。
三、標籤體系
(一)建立標籤體系的幾個原則
1、標籤盡量與筆記標題做區分。
2、標籤重點是由這邊筆記聯想到什麼,不是看到什麼。
3、標籤應遵循筆記的原則,建立多級分類。
(二)標籤建立過程的幾個注意事項
1、用「*****」來標識重要的資料—-潛意識認為加*的就表示重要,*的個數表徵重要程度。
2、用「#我的XX」標識自己原創且重要的筆記—–#代表自己的原創或寫過內容的筆記。
3、用「@人名」標識相關的名人或達人—和人名相關的標籤統統在人名前加@符號。
4、用「j解憂雜貨店」來標識書籍—–在書名前加首字母,便於排序和管理。
5、用「年,月和月日」來標識時間。
3招讓你的效率提高3倍:印象筆記速記指南
你有沒有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忽然有一些想法想記下來?
當然,你可以這樣:
不過,完全可以更快的。印象筆記的電腦和手機電腦客戶端其實都有快速創建筆記的小竅門。
安卓手機
直接在主屏向下滑,在通知欄裡面就可以添加筆記,當記事本隨手寫寫然後保存就行了~
如果下滑以後沒有的話,首先這個功能需要升級到7.9.4之後的版本才能享受到,然後在設置里–通知–從通知欄添加筆記,打開這個選項就能用了。
在iOS客戶端、Windows和Mac電腦上都有類似的功能 ,電腦上還可以快速截圖、錄音,感興趣的大家可以自己開發一下~
Ctrl+C、Ctrl+V 人人都會,不過,你還試過其他的快捷鍵嗎?
當你需要的功能在快捷工具欄中沒有的時候,我相信你也不喜歡打開那長長的菜單欄,然後把它翻出來!
新建筆記、關閉、全屏、列印什麼的,所有程序的快捷鍵都差不多。
不過,指的一提的是,印象筆記的全局快捷鍵還是要學習一個:
用了這些,就不需要在印象筆記和別的應用之間切來切去了。
最近我在參加一個網路課程,上課的時候需要將學到的知識記錄下來,並梳理出清晰的大綱,方便日後複習回顧。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張列表:
如果用滑鼠的話,就需要多次 將滑鼠和視線離開當前編輯的位置 ,點擊頂欄的縮進工具,然後再 將視線移動回內容 繼續編輯,對我來說,這種體驗非常打斷思路。
但是用快捷鍵的話,這都不成問題了,根據印象筆記官方 『進階技巧』 中提供的指南:
效率提高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全程我只需要聚精會神地書寫內容,完全不會被調整格式分心。
其實這些在印象筆記的官網都能夠查到(我只是大象的搬運工)
說句題外話, 印象筆記幫助中心 裡面有不少東西,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搜索試試,會有不少發現。
印象筆記 Windows版的快捷鍵有哪些?
印象筆記 Mac版的快捷鍵有哪些?
印象筆記 iPhone, iPad 和 iPod Touch 版鍵盤快捷鍵
還有更多快捷鍵,在點開菜單的時候,稍微留心看一下,會有更多收穫
比如,文本加密:
Windows客戶端:Ctrl+Shift+X
Mac客戶端:Command+Shift+X
對 像我這樣只用印象筆記編輯大綱的人 來說,夠用了。
參考官方博客文章:
Windows 版更新|筆記編輯更快捷
這裡面的快捷鍵在Windows和Mac上都可以用。
總結一下,這3招,你學會了嗎?
1.用快速創建筆記的功能快速記錄腦洞
2.利用快捷鍵快速收集內容和搞定格式
3.利用簡單的Markdown語言提升輸入效率
你覺得哪個最好用?
哪個你早就在用了?
或者,你還有有其他可以提高效率的小竅門嗎?
可以留言告訴我,我們一起發現更好玩的用法:)
我想記錄自己整理的java筆記,什麼軟體好
記錄自己整理的Java筆記,使用敬業簽就比較合適,因為它多端同步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敬業簽是一款功能比較全面的桌面便簽軟體,分為個人便簽和團隊協作便簽,主要功能包括:雲儲存、多端雲同步、提醒待辦事項、時間管理、標記已完成、月視圖和時間軸等。它的的多端同步功能分別支持蘋果手機端、安卓手機端、iPad端、Mac端、Windows系統PC端和web網頁端。
原創文章,作者:IP6ZT,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2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