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Java中的對象和對象引用?
在Java中有一句比較流行的話,叫做「萬物皆對象」,這是Java語言設計之初的理念之一。要理解什麼是對象,需要跟類一起結合起來理解。下面這段話引自《Java編程思想》中的一段原話:
「按照通俗的說法,每個對象都是某個類(class)的一個實例(instance),這裡,『類』就是『類型』的同義詞。」
從這一句話就可以理解到對象的本質,簡而言之,它就是類的實例,比如所有的人統稱為「人類」,這裡的「人類」就是一個類(物種的一種類型),而具體到每個人,比如張三這個人,它就是對象,就是「人類」的實例。
何為對象的引用
我們先看一段話:
「每種編程語言都有自己的數據處理方式。有些時候,程序員必須注意將要處理的數據是什麼類型。你是直接操縱元素,還是用某種基於特殊語法的間接表示(例如C/C++里的指針)來操作對象。所有這些在 Java 里都得到了簡化,一切都被視為對象。因此,我們可採用一種統一的語法。儘管將一切都「看作」對象,但操縱的標識符實際是指向一個對象的「引用」(reference)。」
這段話來自於《Java編程思想》,很顯然,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對象和對象引用不是一回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舉個例子,我們通常會用下面這一行代碼來創建一個對象: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張三”);
有人會說,這裡的person是一個對象,是Person類的一個實例。
也有人會說,這裡的person並不是真正的對象,而是指向所創建的對象的引用。
到底哪種說法是對的?我們先不急著糾結哪種說法是對的,再看兩行代碼:
Person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張三”);
這兩行代碼實現的功能和上面的一行代碼是完全一樣的。大家都知道,在Java中new是用來在堆上創建對象用的,如果person是一個對象的話,那麼第二行為何還要通過new來創建對象呢?由此可見,person並不是所創建的對象,是什麼?上面的一段話說的很清楚,「操縱的標識符實際是指向一個對象的引用」,也就是說person是一個引用,是指向一個可以指向Person類的對象的引用。真正創建對象的語句是右邊的new Person(“張三”);
Java中對象和對象引用的區別
對象是堆內存的一塊區域,它負責存儲具體的數據;
對象引用是棧內存的一塊區域,它存的是對象的地址;
Java中我們無法直接操作堆內存里的對象,都是通過棧內存的對象引用來操作的。
java的引用,變數,對象分別什麼意思
Java中數據類型分為兩大類,是基本類型和對象類型。相應的,變數也就有兩種類型:基本類型和引用類型。基本類型自然不用說了,它的值就是一個數字,一個字元或一個布爾值。引用類型,可是引用類型呢?它是一個對象類型的啊,值是什麼呢?它的值是指向內存空間的引用,就是地址,所指向的內存中保存著變數所表示的一個值或一組值。很好理解吧,因為一個對象,比如說一個人,不可能是個數字也不可能是個字元啊,所以要想找它的話只能找它的地址了。
求問在JAVA中:對象,實例,引用,分別是什麼意思
一看就是新手,這些概念不需要可以去深究.一下是我的總結,也可以百度看看PDF的書,但是還是要多敲代碼去理解.
對象:在java中所有的東西都是對象,訪問任何方法都需要對象.對象好比是人,人有很多屬性,比如性別,年齡等,要想知道這些數據,就要通過這個人去訪問.
實例:針對對象來說,實例就是這個人的屬性,每個人都是對象,那麼這個人都是以個一個實例.
引用:是java內部(棧)中,相當於一個地址,運行java程序調用這些對象需要找到地址,通過地址去找這個對象.
原創文章,作者:TJNUU,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2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