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python的返回值
- 2、在Python中如何理解返回值?
- 3、軟體測試中,python可變數據類型和不可變數據類型?
- 4、自動化測試時需要使用python,請問如何理解python中的可變和不可變數據類型
- 5、python中變數的引用、可變和不可變類型、局部變數和全局變數
- 6、python中,怎麼讓類返回值啊?
python的返回值
1、簡單介紹 print 和 return 的區別:print 僅僅是列印在控制台,而 return 則是將 return 後面的部分作為返回值(作為函數的輸出,可以用變數接走,繼續使用該返回值做其它事)
2、函數需要先定義後調用,函數體中 return 語句的結果就是返回值。如果一個函數沒有 reutrn 語句,其實它有一個隱含的 return 語句,返回值是 None,類型也是’NoneType’
在Python中如何理解返回值?
在代碼塊中的一個方法(或者叫函數)中,
return 語句的內容就是返回值(代碼沒有需求的話也可以不寫);
(e.g.
def returnZero:
return 0
a=returnZero;
print(a)
#結果是0
)
對該函數的訪問最終會觸發return語句,只要沒有類似exit()全局的終止發生,或者Exception異常處理髮生;
在操作系統訪問代碼(即程序)時,返回值指的是代碼執行完畢後,由代碼返回給系統的值(這個過程可以由exit()觸發,也可以在程序自然終止觸發);
在windows中是%errorlevel%環境變數值
在python中的os.system方法訪問一個外部程序時
e.g.
import os
a=os.system(“outsidecode.py”)
print(a)
#你能夠看到程序的返回值,
#多數情況下,0代表「正常運行」
#其他值代表出錯
這樣,處理錯誤的能力就由代碼之內的try-except-finally延伸到了外部程序,對於批處理,伺服器,大型軟體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在自己的代碼里試試^_^)
使用和理解多樣的返回值,有助於開發者及時發現錯誤,節約調試成本,找到應對方法,提高代碼質量
軟體測試中,python可變數據類型和不可變數據類型?
不可變數據類型的就是內存中不管有多少個引用,相同的對象只佔用了一塊內存,但是它的缺點就是當需要對變數進行運算從而改變變數引用的對象的值時,由於是不可變的數據類型,所以必須創建新的對象,這樣就會使得一次次的改變創建了一個個新的對象,不過不再使用的內存會被垃圾回收器回收。
其實其他語言,比如java也有類似的功能,就是一些基礎的數字,例如前256個,都是固定在靜態區的某個位置的,而不會隨著指針變數的變化,而導致所指向的地址變化。
自動化測試時需要使用python,請問如何理解python中的可變和不可變數據類型
什麼叫不可變類型?
所謂不可變數據類型,就是說,內存中的數據一旦定義就不能修改,如果要修改只能在內存中開闢新的空間,這種數據類型就是不可變數據類型。不可變數據類型在python中是主流,比如整數,浮點數,布爾型,字元串,元組等都屬於不可變數據類型。
什麼叫可變數據類型?
所謂可變數據類型,簡單來說就是內存中的數據可以被直接修改,而無需開闢新的空間,在python中,可變數據類型只有兩種,那就是列表和字典【除了這兩種外,其他數據類型都是不可變數據類型】
注意:不管是什麼數據類型,只要是重新賦值,數據都需要開闢新的內存空間
傳智播客官網上就有這些免費視頻可以看,這些知識點傳智播客都系統梳理了,跟著他們免費課程來就行。
python中變數的引用、可變和不可變類型、局部變數和全局變數
變數的引用
變數和數據都是保存在內存中的
變數和數據是分開存儲的
數據保存在內存中某個位置,通過地址來標記
變數保存的是數據的地址,通過地址可以找到數據在內存空間的位置
把變數保存數據地址的過程稱為引用
變數的重新賦值修改的是變數中引用數據的內存地址
變數之間的賦值實際是引用的傳遞
函數參數的傳遞,本質也是引用的傳遞
函數的返回值本身也是引用的傳遞
可變和不可變類型
不可變類型,內存中的數據不允許被修改:數字類型(int,bool,float,complex,long(2,x)、字元串、元組(tuple)
可變類型,內存中的數據可以被修改:列表list、字典dict
無論是可變還是不可變數據類型,通過賦值語句,都會改變變數的引用
Hash函數只能接收不可變數據類型,字典的鍵也只能是不可變數據類型,字典的value值可以是任意數據類型
局部變數
1.在函數內部定義的變數就是局部變數(作用範圍只能是當前函數內部)
2.在函數外部無法直接訪問局部變數
3.不同的函數中可以定義同名的局部變數
4.局部變數的生命周期:從定義變數時開始,到函數運行結束
全局變數
1.在所有函數外邊定義的變數就是全局變數
2.讓所有函數都能訪問到,可以作為函數通信的橋樑
3.一般情況下,為了和普通變數的區別,需要加上g_或gl_前綴
4.全局變數一般放在所有函數的最上面
5.在函數內部修改全局變數,必須要加上global關鍵字,如果不加global只是定義了一個同名的局部變數
函數的多個返回值
python中,怎麼讓類返回值啊?
函數可以說是一個黑箱,輸入一些值,然後輸出一些值,因此return就是讓函數輸出值的操作。
然而,類,簡單來說就是一系列函數的集合,它最主要的用途是設定對象和方法。
在Python中,我簡單舉個例子,我要算a+b=c,我輸入a和b,輸出c。
那麼,函數就是這樣的:
def plus(a, b):
c = a + b
return c
這裡你就可以看到,輸入兩個值,經過函數內部計算,就輸出的一個值。在主程序中你調用這個函數,比如:c = plus(1,2),那麼print c就得到3。
但是類是不同的,同樣是計算a+b=c,我要先設定一種方法,比如叫做Plus,如下:
Class Plus:
def __init__(self, a, b):
self.a = a
self.b = b
def return_result(self):
self.c = self.a + self.b
return self.c
那麼在主程序中你就要調用這個類,如下:
equation = Plus(1, 2)
result = equation.return_result()
print result
這樣你就會得到結果3。
希望可以幫到你,或者你把你的程序發過來,我看看~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2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