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運算符、字元串
- 2、python中常見的運算符有哪些?
- 3、Python字元串是什麼,如何使用?
python支持:數學運算符、邏輯運算符、比較運算符、賦值運算符、(位運算符)
其中:+、-、*、/,與數學中的加減乘除一樣
整除(//),兩數相除結果只取整數部分
取余(%),兩數相除取餘數
冪運算(**),x ** y 即為(求x的y次方)
可用於開方。如下:
注意:運算符的運算不一定非得是數據,也可是存數據的變數
所有比較運算符的值都是布爾值(False/True)
補充:is的使用
一個變數有三要素,分別是:類型(變數中存儲的數據的類型)、值(變數中存儲的數據)、
地址(變數存儲的真正內容,數據的地址)
(==)和is的區別: *
注意:變數中若是存儲的數據為數字和字元串,則地址相同
(變數中存儲的數據為數字和字元串)示例:
與比較運算符的運算對象和值都是一樣的,值都為布爾值
應用:要求同時滿足多個條件的時候就用邏輯與運算
練習:能否獲得獎學金條件,成績90分以上以及測評分不能低於95
False or False — False
運算技巧:只要存在True,則結果為True
應用:要求多個條件只要有一個條件滿足就使用邏輯或運算
練習:是否降班條件,考試分數低於60,或者不在教室
not False = True
not True = False
是否漂亮,評分大於5則為漂亮
所有的賦值運算符,要求運算符的左邊必須是變數;右邊是有結果的(值)
其他賦值運算符中除(=)外,運算方法與以上一致
數學運算符 比較運算符 邏輯運算符 賦值運算符
優先順序高的先算,優先順序低的後算。如果有(),先算()裡面的
數學運算符中的優先順序:** *,/,%,// +,-
1.int:包含所有的整數,支持十進位、二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
2.float:包含所有的小數,支持科學計數法
3.布爾(bool)類型:值只有True和False,數學運算中 True == 1 ,False == 0
4.複數(complex)型:實部 + 虛部(通常用j來表示虛部,j前面的數字不能省略)
1,認識字元串:
通過單引號或者雙引號括起來的字符集(文本)就是字元串
什麼是字元 :python中只有字元的概念,沒有字元的類型,如果要表示一個字元,用一個長度是1的’字元串’來表示
字元串是不可變的,但是有序–》(長度不可變,字元內容不可變,有序指的是每個字元在字元串中的位置是不變的)
2.字元串類型(str):str是python自己提供的一種容器型數據類型
容器型數據類型的特點:一個字元串中可以存儲多個字元
3.字元串中的字元
注意: 1.沒有阻止轉義時,一個轉義字元的長度是1
2.可以在字元串的最前面加r/R來阻止轉義(阻止字元串中的所有轉義字元轉義)
如下:
例如:
4.字元編碼:字元的編碼就是為了把字元存到計算機裡面,給每個字元一個固定的編號(數字組成)
計算機在存儲數據的時候只能存數字數據,而且存的是數字的二進位的補碼
數字存儲:列如 10— 轉換成二進位 – 求補碼(存儲)
目前採用的兩種編碼方式:ASCII碼錶(128個字元)和Unicode編碼表(相當於ASCII碼錶的擴充,
採用兩個位元組對字元進行編碼,包含世界上所有的語言和符號,又稱萬國碼)。python採用的是Unicode編碼表
小寫字母的編碼範圍(a-z):97 – 122
大寫字母的編碼範圍(A-Z):65 – 90
中文編碼範圍:0x4e00 – 0x9fa5
函數應用:
| 算術運算符 |
+:兩個數相加兩個數相加,或是字元串連接
-:兩個數相減
*:兩個數相乘,或是返回一個重複若干次的字元串
/:兩個數相除,結果為浮點數
%:取模,返回兩個數相除的餘數
//:兩個數相除,返回商的整數部分
**:冪運算,返回乘方結果
| 關係運算符 |
==:比較對象是否相等
!=:比較對象是否不相等
:大於,例如ab,將比較a與b的大小,ab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小於,例如ab,將比較a與b的大小,ab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p=””
=:大於等於,例如a=b,將比較a與b的大小,a=b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小於等於,例如a=b,將比較a與b的大小,a=b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 賦值運算符 |
=:常規賦值運算符,將運算結果賦值給變數
+=:加法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減法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乘法法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除法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取整除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取模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冪運算賦值運算符,例如 a**=b 等效於 a=a*b
| 邏輯運算符 |
and:與運算,如果a 為False,a and b返回False 否則返回y的計算值
or:或運算,如果a非0,返回a的值,否則返回b的值
not:非運算,如果a為True,返回False,如果a為False,返回True
| 成員運算符 |
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not 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 身份運算符 |
is:判斷兩個標識符是不是引用自一個對象
is not:判斷兩個標識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對象
字元串的表示
字元串可以被成對的單引號(single quote)或雙引號(double quotes)包圍起來,這兩者的作用是一樣的:
字元串中當然也可以包含中文:
一些情況下,選擇其中一個會比另外一個更好,比如字元串本身就存在引號:
如果字元串中本身就包含單引號,我們再用單引號包圍字元串會怎麼樣呢?做個實驗:
Python解釋器提示我們出錯了。因為Python解釋器會把挨著的單引號匹配起來,所以它會認為”‘Hi, I'”是一個字元串,後面的”m Li Lei”Python解釋器則無法解釋。
除了混用單雙引號,還可以使用用轉義字元3應對這種情況。反斜杠(back slash ”)用來對一些本來有特殊意義字元進行轉義:
字元串還可以跨越多行,其中一個方式就是用三個連續的單引號(同樣,三個連續的雙引號也一樣)。
在單(雙)引號前加入一個反斜杠,Python解釋器就不會把這個它認為是字元串結束的標誌,而認為它就是普通的字元。在一個字元串中,如果同時存在單引號和雙引號,那麼使用反斜杠來轉移單、雙引號就是必須的了。
字元串的簡單操作
我們也可以對字元串進行一些操作。比如使用加號把字元串拼接起來:
更多關於Python的基礎性知識可以看下這個網頁的視頻教程,Python常見的數據類型及使用方法掌握,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原創文章,作者:URSVQ,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2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