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己家牆上畫了叮噹貓是不是對家庭不好?
- 2、叮噹貓的簡筆畫
- 3、叮噹貓簡筆畫怎麼畫?
- 4、Python turtle海龜製圖 求代碼
- 5、哆啦a夢怎麼畫
- 6、畫畫的時候,要怎麼讓普通的物體變得有趣?
這個沒什麼不好的,叮噹貓就是一個動畫形象,沒什麼忌諱的。
畫叮噹貓,用圖形來畫,比較簡單,下面就來畫叮噹貓。
工具/材料
紙、彩筆
準備一張紙和一支彩筆。
先用彩筆在紙上畫一個圓,表示叮噹貓的頭。
在頭的上面畫兩個小小的圓形,表示眼睛,在眼睛裡面各點一個點,表示眼珠。
在眼睛下面畫一個圓形,表示鼻子。
從眼睛兩側向下再畫一個圓,表示叮噹貓的臉。
在鼻子下面畫一條豎線,在豎線左右各畫兩條斜線,表示叮噹貓的鬍鬚。
在鬍鬚下面畫一個半圓形,表示嘴,在嘴裡面畫一條弧線,表示舌頭。
在頭的下方畫一個豆子的形狀,表示鈴鐺,在鈴鐺兩側各畫一條弧線,表示拴鈴鐺的帶子。
在頭下方的兩側各畫兩條直線,表示胳膊,在胳膊末端各畫一個圓形,表示手。
從兩隻胳膊向下畫兩個對稱的6,表示叮噹貓的腿和腳。
在鈴鐺下面畫一個橢圓形,在橢圓形中間畫一個半圓形,表示叮噹貓的口袋。到這裡,叮噹貓就畫完了。
叮噹貓 ;心腸好,樂於助人,做事很拚命,但卻心腸軟。每次大雄遇到困難,他總會幫大雄。但有時會用愚蠢的方法來幫助大雄。當它吃不到銅鑼燒或人們叫他狸貓時,脾氣會非常暴躁。
第一步:首先畫出叮噹貓的眼睛和鼻頭,其中一隻眼睛調皮地眯著。
第二步:接著畫出叮噹貓的腦袋,在鼻頭和嘴巴中間畫上它的鬍鬚,叮噹貓調皮地伸著舌頭。
第三步:然後畫出脖子上的鈴鐺,再畫出身體部分,手掌呈球狀。
第四步:然後畫出叮噹貓的口袋、雙腳,腳尖朝外。
第五步:接著畫出身邊的小叮噹貓的大致形狀。
第六步:在小叮噹貓的肚子上畫上一個圈,來分割不同顏色部分。
第七步:給小叮噹貓畫上口袋。
第八步:最後給兩個叮噹貓塗上顏色,它們在給你打招呼呢~
他原來是和妹妹一樣,黃色的,而且有耳朵,一天,小世為了感謝哆啦A夢照顧他,做了一個哆啦A夢的泥娃娃,可就是耳朵老做不好,就用未來世界的工具老鼠機器人修改泥娃娃,可是小世下錯了指令,那個老鼠機器人就把哆啦A夢的耳朵咬壞了。
他要喝一種葯振作精神,可他拿錯了葯,是讓人大哭不止的葯,結果他哭了三天三夜,嗓子也哭沙啞了,身上黃色的噴漆也都被淚水沖刷掉了,只剩下藍色的底漆。所以哆啦A夢就成了現今這個樣子。因此,他也懼怕老鼠。怕冷,最討厭冬天 。
# coding:utf-8
import turtle as t
# 繪製小豬佩奇
# =======================================
t.pensize(4)
t.hideturtle()
t.colormode(255)
t.color((255, 155, 192), “pink”)
t.setup(840, 500)
t.speed(10)
# 鼻子
t.pu()
t.goto(-100, 100)
t.pd()
t.seth(-30)
t.begin_fill()
a = 0.4
for i in range(120):
if 0 = i 30 or 60 = i 90:
a = a + 0.08
t.lt(3) # 向左轉3度
t.fd(a) # 向前走a的步長
else:
a = a – 0.08
t.lt(3)
t.fd(a)
t.end_fill()
t.pu()
t.seth(90)
t.fd(25)
t.seth(0)
t.fd(10)
t.pd()
t.pencolor(255, 155, 192)
t.seth(10)
t.begin_fill()
t.circle(5)
t.color(160, 82, 45)
t.end_fill()
t.pu()
t.seth(0)
t.fd(20)
t.pd()
t.pencolor(255, 155, 192)
t.seth(10)
t.begin_fill()
t.circle(5)
t.color(160, 82, 45)
t.end_fill()
# 頭
t.color((255, 155, 192), “pink”)
t.pu()
t.seth(90)
t.fd(41)
t.seth(0)
t.fd(0)
t.pd()
t.begin_fill()
t.seth(180)
t.circle(300, -30)
t.circle(100, -60)
t.circle(80, -100)
t.circle(150, -20)
t.circle(60, -95)
t.seth(161)
t.circle(-300, 15)
t.pu()
t.goto(-100, 100)
t.pd()
t.seth(-30)
a = 0.4
for i in range(60):
if 0 = i 30 or 60 = i 90:
a = a + 0.08
t.lt(3) # 向左轉3度
t.fd(a) # 向前走a的步長
else:
a = a – 0.08
t.lt(3)
t.fd(a)
t.end_fill()
# 耳朵
t.color((255, 155, 192), “pink”)
t.pu()
t.seth(90)
t.fd(-7)
t.seth(0)
t.fd(70)
t.pd()
t.begin_fill()
t.seth(100)
t.circle(-50, 50)
t.circle(-10, 120)
t.circle(-50, 54)
t.end_fill()
t.pu()
t.seth(90)
t.fd(-12)
t.seth(0)
t.fd(30)
t.pd()
t.begin_fill()
t.seth(100)
t.circle(-50, 50)
t.circle(-10, 120)
t.circle(-50, 56)
t.end_fill()
# 眼睛
t.color((255, 155, 192), “white”)
t.pu()
t.seth(90)
t.fd(-20)
t.seth(0)
t.fd(-95)
t.pd()
t.begin_fill()
t.circle(15)
t.end_fill()
t.color(“black”)
t.pu()
t.seth(90)
t.fd(12)
t.seth(0)
t.fd(-3)
t.pd()
t.begin_fill()
t.circle(3)
t.end_fill()
t.color((255, 155, 192), “white”)
t.pu()
t.seth(90)
t.fd(-25)
t.seth(0)
t.fd(40)
t.pd()
t.begin_fill()
t.circle(15)
t.end_fill()
t.color(“black”)
t.pu()
t.seth(90)
t.fd(12)
t.seth(0)
t.fd(-3)
t.pd()
t.begin_fill()
t.circle(3)
t.end_fill()
# 腮
t.color((255, 155, 192))
t.pu()
t.seth(90)
t.fd(-95)
t.seth(0)
t.fd(65)
t.pd()
t.begin_fill()
t.circle(30)
t.end_fill()
# 嘴
t.color(239, 69, 19)
t.pu()
t.seth(90)
t.fd(15)
t.seth(0)
t.fd(-100)
t.pd()
t.seth(-80)
t.circle(30, 40)
t.circle(40, 80)
# 身體
t.color(“red”, (255, 99, 71))
t.pu()
t.seth(90)
t.fd(-20)
t.seth(0)
t.fd(-78)
t.pd()
t.begin_fill()
t.seth(-130)
t.circle(100, 10)
t.circle(300, 30)
t.seth(0)
t.fd(230)
t.seth(90)
t.circle(300, 30)
t.circle(100, 3)
t.color((255, 155, 192), (255, 100, 100))
t.seth(-135)
t.circle(-80, 63)
t.circle(-150, 24)
t.end_fill()
# 手
t.color((255, 155, 192))
t.pu()
t.seth(90)
t.fd(-40)
t.seth(0)
t.fd(-27)
t.pd()
t.seth(-160)
t.circle(300, 15)
t.pu()
t.seth(90)
t.fd(15)
t.seth(0)
t.fd(0)
t.pd()
t.seth(-10)
t.circle(-20, 90)
t.pu()
t.seth(90)
t.fd(30)
t.seth(0)
t.fd(237)
t.pd()
t.seth(-20)
t.circle(-300, 15)
t.pu()
t.seth(90)
t.fd(20)
t.seth(0)
t.fd(0)
t.pd()
t.seth(-170)
t.circle(20, 90)
# 腳
t.pensize(10)
t.color((240, 128, 128))
t.pu()
t.seth(90)
t.fd(-75)
t.seth(0)
t.fd(-180)
t.pd()
t.seth(-90)
t.fd(40)
t.seth(-180)
t.color(“black”)
t.pensize(15)
t.fd(20)
t.pensize(10)
t.color((240, 128, 128))
t.pu()
t.seth(90)
t.fd(40)
t.seth(0)
t.fd(90)
t.pd()
t.seth(-90)
t.fd(40)
t.seth(-180)
t.color(“black”)
t.pensize(15)
t.fd(20)
# 尾巴
t.pensize(4)
t.color((255, 155, 192))
t.pu()
t.seth(90)
t.fd(70)
t.seth(0)
t.fd(95)
t.pd()
t.seth(0)
t.circle(70, 20)
t.circle(10, 330)
t.circle(70, 30)
t.done()
哆啦a夢簡單畫法:
1、首先我們先畫一個大圓,是哆啦A夢的頭,在圓的上方畫上一雙眼睛,圓圓的、大大的,非常有神,在眼睛的下面是哆啦A夢的鼻子。
2、接著我們畫出哆啦A夢的嘴巴,它的嘴巴大張著,在鼻子和嘴巴之間畫一條線,在臉頰的兩邊畫上對稱的三根鬍鬚,還要畫出叮噹貓脖子上的鈴鐺。
3、然後可以畫出哆啦A夢的身體啦,它的身體胖胖的,手臂短短的粗粗的,手可以直接畫個圓來代替,在胸前有一個大口袋。
4、繼續畫出哆啦A夢的雙腿,它的腿短短的粗粗的,非常簡單就畫好啦!
有著神奇口袋的藍胖子給我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哆啦A夢的口袋中總是能掏出各種神奇的道具幫助大雄解決遇到的困難,你是不是曾經也幻想有一個這樣萬能的朋友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畫哆啦A夢吧!
想要讓畫中的普通物體變得有趣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把他拆分,不要讓他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比如說呢,就是假如今天要畫一個西瓜,但是我想要有趣一點,我不會畫一整個西瓜,我把西瓜分開,分成兩半,然後在兩塊西瓜中間加上一些有趣的元素,卡通人物頭像啊,或者一些簡單的插畫,這種繪畫形式還可以用來呼籲人們做公益或者不要亂丟垃圾。
其實簡單的來說呢,就是將普通物體分開,其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就可以了。普通的物件看得太多了就沒有新鮮感了,需要一些新的元素來增加一點刺激。完整的物品是我們最常見的東西了,將他們打碎然後融合進不同的東西,這也是一種創新。平時常見的可以讓普通的物體變得有趣的就是彩繪,還記得我的大學校園,校園裡有那種阻擋車輛進入的那種圓形石墩,美術系的學生就在上面做彩繪,畫上了叮噹貓,還畫上了熊大和熊二,成為了學校一個靚麗的風景線。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之前很火的一種方式,增加物體的立體感,從而讓混淆人們的視覺,分不清物體是畫的還是真實的物品。一個平面的畫可以逼真到人們分不清他是平面的還是3D的,比如樓梯,比如書架,增加一些立體感之後,真的能夠做到混淆視聽的效果。
生活可能本身就比較無聊,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有趣,這可能也是有趣的靈魂的一種展現方式吧。有趣的靈魂有趣的生活,有趣的大腦,成為了當代年輕人追求的一種潮流,但是什麼才是有趣呢,只要你自己覺得快樂,那就是有趣。有趣沒有什麼標準,每個人的標準也都不一樣。想要把原來的事物變得有趣,那就要打破原來事物的模樣,為它注入新的元素。
原創文章,作者:XGF00,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12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