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何時在上海舉行?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何時在上海舉行?
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江月11月5日-1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位於上海市長寧區的東方國際集團總部里,工作人員忙著將標有「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倒計時100天」的銘牌擺放在顯眼位置,帶動全集團員工「摩拳擦掌」。
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即將在100天後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這次盛會的舉辦地上海,已經邁入進口博覽會籌備最後「衝刺期」。
城市保障服務加速「衝刺」
重大項目建設是進口博覽會的硬體基礎。當前,進口博覽會的場館改建項目建設正按照既定目標抓緊組織實施,建成後將凸顯「大國風範、海派韻味」的整體格調。
「進口博覽會的周邊配套工程建設不僅要著眼於6天會期,還要為365天考慮。」國家會展中心所在地——上海虹橋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書記閔師林介紹,虹橋商務區確定的迎接首屆進口博覽會五方面26項任務,截至目前平均進度已達70%以上,全部項目最遲9月底可完成。
重大展會是觀察城市形象的窗口。按照「讓遊客在路邊『舉起手機、按下快門、處處是景』」的要求,上海已啟動博覽會核心區和外圍重點區域的綠化提升和環境整治工作。黃浦江兩岸景觀照明工程也已完成方案設計,力爭讓浦江45公里岸線呈現移步換景的夜色。
志願服務體現一個城市的溫度。據共青團上海市委介紹,進口博覽會計劃招募5000名會期服務志願者,現招募人數已完成過半。其中,首批25名長期管理崗位志願者已到位,第二批長期管理崗位志願者已啟動招募。
上海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上海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是全市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對上海乾部能力和水平的重大考驗。
地方交易組織熱潮「奔涌」
隨著進口博覽會從「招展」階段進入「辦展」階段,以促進成交為目標的地方交易團組建工作進入「加速跑」階段。
「進口成交量是進口博覽會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進口博覽會成效的重要標尺。」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介紹,上海交易團按照「2+4+18」的交易組織體系設計,「2」是指「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進平台的線上線下兩大平台,「4」是指包括跨境進口電商聯盟、展示展銷服務聯盟、大型零售採購商聯盟、綜合貿易服務聯盟等四大採購商聯盟,「18」是包括16個區分團、國資分團、服務貿易分團在內的18個交易分團。
「原來我們主要採購境外的大宗商品,這次博覽會的目標很明確,重點採購優質的食品和日用消費品。」東方國際集團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推進辦主任王興德說,過去集團的進出口比例是30:70,藉助博覽會平台,未來將逐步調整到50:50。
根據預測,上海將組織動員11000家交易商到會採購洽談。截至7月24日,登記專業觀眾人數已超過4萬人。
博覽會溢出效應「滿滿」
進口博覽會的展品,如何「搖身一變」成為商品,進入億萬國內居民的家中?6天的展覽,如何形成輻射全年的效應?上海正在加快「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的建設,承接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應。
第一批獲得「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授牌的上海東浩蘭生「一帶一路」進口商品展銷中心位於國家會展中心內部,以「大健康」作為主打方向,回應居民日益升級的健康需求。東浩蘭生集團董事長王強說,超過5000平方米的展示面積將重點展示養老、康復、醫療護理保健等產品,預計在8月底左右正式和消費者見面。
在國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提出的20多項創新舉措和突破方案大部分已落地,為進口博覽會量身打造涵蓋展前、展中、展後的一攬子制度安排,爭取為參展商「參展一周、服務一年」。
根據上海「擴大開放100條」,上海將允許展會展品提前備案,以擔保方式放行展品,展品展後結轉進入保稅監管場所或特殊監管區域予以核銷;探索建立「6天+365天」展示交易的常態化制度安排,支持開展保稅展示展銷常態化運行。
尚玉英說,下一步上海將推出幫助企業進行新品首發的專業平台,提供線上線下、館內館外的新品首發服務,為打造永不落幕的進口博覽會積極努力。
2024-05-29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