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瑪竇的介紹 以及是個怎樣的人
教育 3
利瑪竇的介紹 以及是個怎樣的人
利瑪竇出生在義大利的馬爾凱州,在羅馬教會學校讀書期間加入了耶穌會,學習了哲學、神學、天文學、曆法和算學,以及多種語言。後來被耶穌會派遣到東方,先後在印度、安南傳教,此後來到澳門。萬曆十二年,利瑪竇獲准進入內地,結交了一批漢族士大夫,先在肇慶傳教,此後經韶州、南昌、南京,來到北京,雖然沒有見到皇帝,卻如願以償地在北京住了下來,並且為其他傳教士的進京鋪平了道路。眾多的中國文化人出於對利瑪竇的佩服和對西方科學的好奇,成了耶穌的信徒,同時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
利瑪竇入住北京的第七年,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當時的一位著名的中國文化人,編撰了《農政全書》的徐光啟,和利瑪竇共同翻譯出版了漢文版《幾何原理》的前六卷。從這個時候開始到清朝的順治年間,有一百五十多種西方書籍被翻譯成中文。此後,傳教士們甚至幫助明朝欽天監的官員們,共同修訂了漏洞百出的曆法,制定了被清朝繼承的「崇禎歷」。
在西方的海外擴張史上,基督教、羅馬教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瑪竇以及隨後來到中國的其他傳教士,正是被羅馬教皇派遣到東方來傳播西方文化、傳播基督教的。所以東方的歷史學家們認為這些傳教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以及後來的英國、法國的海盜或軍隊是配合默契的聯軍。西方的海盜或軍隊是對東方進行軍事征服,武器的批判。而西方的傳教士卻擁有批判的武器。他們對東方的「批判的武器」就是西方的文化、西方的宗教,還有已經比東方更進步的西方科學技術及成果,比如自鳴鐘、世界地圖,天文、曆法等等自然科學的知識。按理說,這股勢力的到來也是對明朝的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是一個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機遇。因為利瑪竇等人固然負有傳教的使命,卻也帶著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
2024-03-26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