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對金融業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 最好有數據說明
上海自貿區對金融業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 最好有數據說明
上海自由貿易區將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模式。一線是指國境線,二線是指國內市場分界線,也就是自由貿易區的空間分界線。試驗區範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面積相當於上海市面積的1/226。但是,這片土地正被寄予厚望,或將成為撬動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支點。
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方案要點及擴大開放措施
自貿區,是指一國的部分領土,在這部分領土內運入的任何貨物就進口關稅及其他各稅而言,被認為在關境以外,並免於實施慣常的海關監管制度。
金融創新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
在試驗區內實現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
探索麵向國際的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建立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全面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
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跨境融資自由化。深化外債管理方式改革,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
深化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促進跨國公司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資金管理中心。
建立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
金融開放
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
,支持在試驗區內設立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
允許金融市場在試驗區內建立面向國際的交易平台。
逐步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交易。
鼓勵金融市場產品創新。
支持股權託管交易機構在試驗區內建立綜合金融服務平台。
支持開展人民幣跨境再保險業務
,培育發展再保險市場。
行業開放措施
銀行
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在條件具備時,適時在試驗區內試點設立有限牌照銀行。
在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加強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允許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
專業健康醫療保險
試點設立外資專 業健康醫療保險機構。
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註冊資本限制。
允許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上海自貿區金融業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
1.限制投資銀行、財務公司、信託公司、貨幣經紀公司
2.限制投資保險公司(含集團公司,壽險公司外方投資比例不超過50%),保險中介機構(含保險經紀、代理、公估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3.限制投資證券公司(外方參股比例不超過49%,初設時業務範圍限於股票(包括人民幣普通股、外資股)和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承銷與保薦、外資股的經紀、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經紀和自營,持續經營2年以上符合相關條件的,可申請擴大業務範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外方參股比例不超過49%);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僅限港、澳證券公司,參股比例不超過49%);期貨公司(僅限港、澳服務提供者,參股比例不超過49%)
4.投資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須符合相關規定
5.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的外國投資者總資產不得低於500萬美元;公司註冊資本不低於1000萬美元,高級管理人員應具有相應專業資質和不少於3年從業經驗專家解讀金融政策要點
政策要點: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先試先行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吳曉靈:不同意自貿區利率完全放開
在設定的自貿區範圍里,想構築資金的藩籬是不可能的。除非割斷區內與上海市所有資金往來,才能防止政策窪地效應。外界對於自貿區的期待不要過多地放在金融領域[詳細]
政策要點:試點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芮萌:可能導致利率套利和制度套利現象
若在自貿區實現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自由兌換,由於區內外政策不同,可能導致利率套利和制度套利現象。比如,一些國際熱錢爭相進入,為權力尋租提供熱土。[詳細]
政策要點:試點人民幣跨境流動政策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宣宇:全面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
總體方案提出的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的具體舉措,促進跨國公司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資金管理中心,建立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全面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詳細]
政策要點:對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
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支持在試驗區內設立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王劍輝:鞏固上海金融中心地位
政策對金融行業建設還是有突出支持,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可以看出,入跨國公司總部設立於自貿區,這樣能形成一個資金管理中心[詳細]
政策解讀:人民幣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
勢在必行?
自貿區的設立一方面是為了使國內外貿易更加便利化,降低貨物和服務貿易的摩擦成本,另一方面是將金融改革的攻堅環節放在自貿區進行試點,加快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的節奏。而人民幣資本項下的可兌換和更進一步的人民幣國際化,恰恰是這兩個問題的重要交叉點,因此推進資本項下的可兌換勢在必行。
影響一:提速全國範圍內人民幣自由兌換
上海自貿區一旦試水人民幣自由兌換和跨境資本流動,不僅可以讓企業直接以投資為目的,自由兌換人民幣,方便資本跨境投融資,更重要的是,有了這樣一個開頭,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將變得勢不可擋,加速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整體進程。
影響二:或引人民幣迴流房地產 存資本撤出風險
有觀點認為,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放開將吸引大量境外人民幣迴流至房地產市場,由此將帶動房價上漲。而若一旦
資本大規模撤出中國,必然帶來人民幣資產價格的下跌,股市、債市、匯市和房市都將承受巨大下跌壓力。
影響三:提升上海在離岸金融中心與亞太金融中心上的競爭力
隨著自貿區跨境人民幣結算的試點、資本項下的可兌換試行,將推動上海人民幣離岸業務的發展,進而提升上海與香港在離岸金融中心和亞太金融中心上的競爭力。政策解讀:利率市場化
先行以提供經驗?
近年來,中國利率、匯率的市場化速度明顯加快。但是,中國要實現完全的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仍然存在很大的風險。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可為未來中國金融全面開放和市場化提供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條件:自貿區內高度開放 利率可以放開
支持自貿區放開利率管制的觀點認為,境內存款利率的上限尚未放開,因為各方面條件還不是很成熟,但自貿區內可以完全放開,因為這個區域本身就是高度開放的,參與的機構包括中資、外資等等各式各樣的都有,其功能最主要就是能夠跟國際市場連通,若存款利率上限自由化,不能完全自由浮動,則有可能會帶來許多問題,包括套利交易等。
問題:需防資金空轉 監管難題待解
市場化的難點在於後期監管,區內利率市場化後如何監管支行和總行之間的資金流動就是一個難點。自貿區放開利率後,會吸引大量資金流向自貿區。過多資金流向自貿區,如監管不到位,會延續目前金融業的一個惡習:資金在金融業內空轉,在制度套利上出現很多問題。政策解讀:金融機構相關政策
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
對外資銀行帶來巨大利好
不僅簡化了原先冗長的設立子公司審批程序,並且允許外資銀行提供金融交易清算服務,也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同時也有可能成為上海的一大競爭優勢。對於已在國內本地註冊的外資法人銀行,整體是一個利好消息。合理的預期是有些在境內不能做的業務可以在區內做,因此不是業務的替代關係,而是可發展新的業務範圍。而在產品方面,自貿區肯定會借鑒國際上比較流行、比較有效的,而且比較容易監管的那些產品。這些產品外資銀行更有經驗。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外資銀行可能更有機會。
推動中資銀行開展離岸金融業務
推進中資銀行創新與綜合經營 推動上海成為離岸金融中心
銀行獲取離岸金融資格,開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可試點各類跨境人民幣資本項下業務,有利於銀行形成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帶動整體國際業務和客戶”走出去”服務的提升;同時自貿區銀行分支機構將和境外銀行享有同等待遇,為銀行加大業務的創新和試點力度,試點綜合經營提供了難得的”練兵場”。隨著境內外資金流動渠道的進一步打開,在岸離岸業務功能的進一步完善,客戶的選擇餘地將更為豐富,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也有了更大的組合空間。
允許保險業向外資開放
衝擊國內保險業格局
如果自貿區允許外資保險直接進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境外保險產品有可能會直接面向境內居民,這一方面能為境內居民提供多樣的選擇,另一方面將對境內險企格局帶來衝擊。相對而言,境外保險無論是保費還是服務都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願意去香港買保險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一旦保險業向外資開放,產品將成為外資險企的”撒手鐧”,並以此影響境內險企格局。2024-07-19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