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3篇每篇300字
讀書心得3篇每篇300字
1、 我獨自一人靜坐在書桌前看完《飄》的最後一章節,合上書,心中不免對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產生崇拜之情。 《飄》從寫作藝術上來說,不愧於世界名著之一,小說極富於浪漫情調的構思,細膩生動的人物和場景的描寫讓人不禁身臨其中。 從《飄》的內容上說描寫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動亂的社會現實,以”亂世佳人”斯佳麗為主線,描寫了幾對青年的愛情糾葛。斯佳麗年輕貌美,為了振興家業,她把愛情和婚姻作為交易,三次婚姻沒有一次出於真心,後來才終於明白她一直念念不忘的阿希禮懦弱無能,倒是自稱與她同類的瑞特值得愛 讀罷這部巨作我仍沉浸在小說中,似乎自己是女主人公,斯佳麗。記得莎士比亞曾說過”女人啊女人,華麗的金鑽只會讓你剩下勢力的傷,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這句話近幾年來我一直深深的印在心裡,除了此話十分優美之外,更點出了一個人生的真諦。女孩溫柔的天賦,獨有的天真在當今這樣的社會上在金錢權利的引誘下或許真的只剩下”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正如斯佳麗一樣到最後才發現真愛就在身邊。不管是梁祝似的兩小無猜,單純簡單,還是《巴黎聖母院》中執著低調,或許愛情一詞只會在小說中才能真正演繹,愛情一詞才能得到真正的詮釋。 對於這篇文章的女主人公,斯佳麗,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特殊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 斯佳麗的悲劇應該讓它結束,處於新時代的我們應該似《簡愛》中簡愛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堅持著個人的獨立性,縱使在愛情與此發生衝突的時候也是如此。讓愛變回它原來的面目,讓女性恢復天真善良的秉性。 2、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這本書看完好幾天了,那感覺就像是有一團說不清是什麼的東西一直堵在心裡,很想找人和自己探討,很想讓它澄清。書裡面的經典情節很多很多,那裡面展示的很多,我不能一一的重複,就這樣借著幾個點,簡單的說幾句好了, 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作者筆下的當時的那些建築,那些奢華的象徵權力的教堂,人們還不知道可以擁有自己的思想,以及為了自己的願望可以做什麼事情,一切都假借神聖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聖的教堂來展現,展現建築家的審美觀,也就是個人的才華,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時的人們,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聖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從那許多的錯綜複雜的毫無章法的建築群,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的內心是怎樣的壓抑,怎樣狂躁,那些像雨後春筍一般從地下冒出來的教堂的尖頂,正是人們扭曲的靈魂在對著蒼天做這無聲的哀號! 教堂裡面是那麼的陰森恐怖,這讓人聯想到在宗教的遮攔下,當時社會是怎樣的骯髒和敗壞,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製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這樣的對照下進行的,讓人的心靈深刻的體會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劍,你會盡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層蒙在社會上空的陰雲,那陰雲是邪惡的,你對它充滿了憤怒和鄙視,就像書裡面的那些流浪漢們對待社會的瘋狂的報復。可是你不能,因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惡,你就先要將代表著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啊!還有比人喪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印象深刻的是這樣的幾個人物,代表美麗善良的姑娘--愛斯梅拉達。她不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靈,從她對待那隻山羊,救下那個落魄的詩人,對於傷害過自己的卡齊莫多,送上的水和憐憫,對待愛情的犧牲,等,我們看到她是美麗的,她的身上心靈上沒有污垢,她是沒有被污染的。可是,這樣的天使一樣的姑娘,受到的是怎麼樣的對待呢?流浪,在最骯髒的環境裡面生活,被所謂的上流社會排斥和嘲諷,被玩弄,被拋棄,被誣陷,被威脅,最後,作了徹底的犧牲。 書中描寫了一個那樣的社會,和在那個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人物的狀態,麻木的如那個弗比斯,最底層的如老鼠洞里的那幾個隱修女,瘋狂的副主教,還有盡全力反抗的最醜陋的卡齊莫多,副主教和卡齊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鮮明對比,同樣愛上了美麗的姑娘,同樣的遭到了拒絕,他們的愛都是那麼的熱烈,那麼的誠摯,可是,一個是佔有,一個是奉獻,已佔有為目的的,當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毀滅,毀滅別人;以奉獻為目的的,當無法奉獻的時候,想到的也是毀滅,毀滅自己。 我想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讓人看到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一些活動,無論放在什麼時候,什麼社會,人的共性是始終存在的,對美好的嚮往,對美好的追求,對美好的讚美,人是一個天使和魔鬼的綜合體,人和人的經歷沒有相同的,也就是說,社會本身就不可能讓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這種不一樣的待遇,讓多少人的內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對美好的追求阿!林林總總的骯髒的巧取豪奪,充斥著我們的眼睛,振蕩著我們心靈,我們該怎麼辦? 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3、 剛剛看了一篇題為《談心境和諧》的文章,覺得受益非淺,所以摘下幾句再兼些「心得」類的「感言」吧。 心境是個人心神所表現的情況或達到的程度,包括心思、心念、心情、心態、心靈等,它既是一個有限的空間,存乎每個人的內心,又是一個無邊的世界,像音樂飛翔在空中……金錢決定生活質量這是不可爭議的事實,但對我這個窮人來說,更多的是「心境決定生存質量」,很多時候需要我「阿Q」一下,或自得其樂或苦中作樂,總是找一些比自己還艱難的人來比較:街上收廢品的、擦皮鞋的、靠國家救濟吃「低保」過日子的居民、還有我那些生活在惡劣環境中的同胞,這樣一比真覺得自己離天堂般的日子也不差很多啊。「陰天下雨老天管,快樂之樹自己栽」,能在平安環境中工作、偶爾能與兒時好友聊天、能在路上隨時與熟人打聲招呼不是一種快樂?昨天因為父親的事情,電話聯繫他退休前的單位,恰好對方是一個二十多年沒有聯繫的老同學,那種快樂不置身其中也是無法體會的。 「人應當隨時調整自己的狀態、調理自己的心境,懂得善待自己,為自己營造心靈的港灣、修築生命的驛站,使身心得以棲息,以便勝任事業的重荷(我得加上『肩挑生活的重擔』)。苦樂無界、一切在心,想想自己過得好似乎也就好了;如果總與什麼都比自己強很多的人比較,那會覺得真的沒有出頭之日,而如同重病的人一樣雖有呼吸也是奄奄一息。 「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也沒有永恆的冬天」、「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最完美的人生多在想像中」、「幸福是一種心態,你締造和諧陽光就會光顧你」……這些句子說不上是好詞佳句,但真的是人生的寫照,不是有人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嗎? 這篇文章是一個省部級官員寫的,也許這是他在官場上得到的收穫和體會,但對凡人來說,看了後真的有一些收益,其實很多也是每一個凡人的寫照。做到心境和諧、心靈寧靜,多做做生活和工作中的加法,權當自己是傻子和阿Q,只要自己和周圍的人快樂未嘗不可?心境和諧,工作和生活也就和諧,人也快樂了。
2024-06-18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