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障礙有哪些
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障礙有哪些
跨境電商遇多重製約因素
「跨境電子商務在迅速發展後,開始面臨著諸如包括新業態形成帶來法律法規的滯後,貿易和通關便利化受阻、郵遞個人物品的總量限制、商業數據的保密等問題的制約。」中國網庫王海波先生認為。
不少電商企業負責人提出,目前跨境電子商務存在相關政策不明朗、法律缺失、信用體系不健全、支付結售匯較難、仿冒貨等知識產權糾紛難於管理和處理等問題。
另有電商企業代表提出,跨境電商發展的阻力還體現在,對郵遞物品的定性直接影響稅費徵收,如何定性、減少灰色地帶成為難點;物流碎片化,使得以前一張報關單承載一定數量集裝箱,變為現在的一個小包裹,件數急劇增多,加大了管理的難度。
一些生產商和貿易商的轉型不同步,也制約了跨境電商的發展。一些參會者反映,找不到好的品類和供應商,是跨境電商的苦惱。網上外貿打破了傳統外貿靠跑量盈利的路子,但面對每張只有500件、1000件的訂單,很難找工廠生產,「新的貿易方式和傳統的生產理念沒接軌。」
「對企業和個人消費者來說,匯率風險、關稅預支風險、誠信風險及支付風險成為他們的四大挑戰。」億贊普科技公司董事長羅峰說。
針對性改革挖掘更大潛力
專家認為,針對以上制約因素,跨境電子商務的繁榮發展需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以挖掘其巨大的外貿潛力。
一些電商平台負責人認為,全球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將是拉動全球跨境零售增長的重要原因。國外對於中國製造的需求並未減少,但新的國際貿易形勢下,需要通過數據和信息技術對原有的外貿鏈條進行重建。
王海波認為,挖掘跨境電商的這些潛力,就必須營造其健康發展的政策法制環境;支持幫助電商和服務企業以多種方式走出去及引進來。
相關政策出台和試點落地已經在展開。在杭州、寧波、上海等地被列為跨境貿易電商試點城市之後,2013年8月,商務部、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今年1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稅收優惠政策予以明確。
破除阻力還需要升級清關流程和清關的IT系統,通過新技術了解企業出貨情況,把企業誠信評級介面提供到銀行,商業銀行基於這些介面可以給企業提供貸款;針對關稅預支的問題,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比如在東盟、中亞、拉美,部署保稅倉,規避關稅預支的風險。
「在外貿大省廣東,我們看到跨境電商的發展已經催生出專門做驗廠服務的服務商,誕生了新的電商服務業,」網庫CEO王海波說,跨境電商的環節比傳統網購多出兩到三倍,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在拉動國際貿易、就業等方面都將帶來更多空間。2024-06-04 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