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對人民幣匯率有什麼影響

小星 外貿 4

一帶一路對人民幣匯率有什麼影響

回復

共1條回復 我來回復
  • 跨境外貿通的頭像
    跨境外貿通
    各類外貿跨境電商知識和技巧
    評論

    「一帶一路」戰略能夠有效推動沿線國家乃至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因此,概述了「一帶一路」戰略現狀,深入分析了「一帶一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並探索了「一帶一路」戰略對人民幣國際化負面影響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措施

    一、「一帶一路」戰略構想

    (一)「一帶一路」概述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東起東亞經濟圈,西達歐洲經濟圈,其間橫跨的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我國與周邊各國旨在建立一條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的互助共贏之路,這有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短板」和培養新的全球經濟增長點。

    「一帶一路」構想主要是由內外兩方面因素驅動的。

    1.從國際形勢來看,全球經濟重心正在逐步發生轉移

    目前,我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相對貢獻迅速上升,這其中,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總規模達21萬億美元,全球佔比達29%,貨物和服務出口全球佔比達23.9%,經濟重心正從發達國家轉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我國面臨的國際壓力加大。近幾年,美國相繼推出了重返亞太和亞太再平衡政策,並且相繼簽訂了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以及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這一系列舉措意味著全球經濟規則的改寫,我國可能面臨被邊緣化的境地。因此,我國需要發展多層次和多元化的貿易結構,通過「一帶一路」的經濟紐帶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合作和經濟互補。

    2.從國內經濟形勢而言,首先是需求不足現象突出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大環境下,全球出口增速十年見頂回落,過去三年持續零增長,中國較難獨善其身。首先,國內低成本優勢消退,低端製造業向東南亞轉移已成態勢。其次,我國的產業結構存在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產業比重偏高的狀況。表現在消費領域中,即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供需錯配:國內消費增速持續下降與中國居民在海外瘋狂掃貨,國內航空客運增速緩慢下行與跨境出遊卻持續高增長形成鮮明對比。另一方面,我國的產能過剩行業圈佔資源,不利於經濟的中長期發展。總而言之,就是消費、投資、出口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疲軟,無力拉動我國經濟的長期發展。目前,我國GDP同比增速持續下滑,2015年為6.9%,經濟發展已經由高速進入中高速,要素成本優勢逐漸消失,傳統的經濟驅動因素疲軟。因此,我國亟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推動經濟結構優化,並且創造有利的外部經濟環境,利用國際貿易拉動國內需求增長。而「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國新的經濟發展構架了平台。可以預見,「一帶一路」在未來進程中將囊括更多的國家,促進更多經濟體實現交流與合作。

    (二)「一帶一路」現狀

    「一帶一路」在國內主要區域以西部和東南省份為主,途徑我國西部的蘭州、西安、烏魯木齊和東南部的福州、泉州、廣州、湛江、海口等地。重點行業包括基建(鐵路、港口)、油氣管網及設備、旅遊、電網設備、交通物流、農產品、商業貿易和金融業。經過大多數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與中國關係友好的鄰國,體現了地域和國別上的開放政策。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2月,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經濟體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共計22.3億美元,同比增長41.1%,占同期總額的7.5%。投資主要面向東南亞國家。對外承包工程方面,對相關的60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421份,新簽合同額154.6億美元。

    二、「一帶一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

    (一)「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1.「一帶一路」擴大了人民幣的認可度和結算範圍

    目前,亞洲國家大部分處於手工業化、城市化起步或加速的發展階段,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亟需長期的資本服務。而中國的一些產業已經具有輸出能力,如中國的高鐵、核電、對外工程承包、智能電網、大型設備、建材生產線等已經具備國際競爭力。中國的設備製造質優價廉,配套能力強,與這些國家的需求高度吻合。例如,在高鐵方面,我國申請技術專利多達200餘種,佔全球高鐵申請總額的70%,而且我國高鐵成本低廉,時速350千米的項目為每千米1.29億元,時速250千米的項目為每千米0.87億元,遠低於每千米3億元以上的國際高鐵建設成本。因此,「一帶一路」戰略將推動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互補,利用我國的基礎建設優勢彌補其他國家的缺口,同時又能夠緩解我國國內需求不足的狀況。在「一帶一路」進程中,我國與相關國家的貿易規模將持續擴大,油氣管道、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通信網路、航線航道等將成為我國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重要載體,而且剛成立的亞投行可以為這些亞洲國家提供貸款,增加了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範圍。在我國與亞、歐、非洲等多國進行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交流的同時,也將推動人民幣在這些區域的認可。特別是我國進行的相關設備輸出、基礎建設、提供運營管理服務,均可以採用人民幣作為結算和計價的貨幣,這些都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2.「一帶一路」推動人民幣境外流通量

    在亞洲地區,存在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通常以低價換來過剩的產能。我國目前在建材、鋼鐵、服裝等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而其他國家對此類產品存在旺盛需求。在推行「一帶一路」之前,我國主要以貿易形式來銷售這些過剩產能,但是由於人民幣在外匯的認可度太低,所以只能以本幣貶值的方式來換取過剩產能的銷售,但會產生匯率波動的風險。「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後,能夠為沿線國家建立海路、陸路沿線國家建立與毗鄰國家的互聯互通,中心城市與經濟腹地的互聯互通等貿易通道,推動貿易發展,有利於形成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的貿易圈。同時,通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多變金融機構,有利於構建一個軟通貨的計價機制。當一國資金短缺,亟需融資購買建材產品,恰好我國有過剩的建材產品時,只需要用人民幣進行支付,這樣不僅我國的過剩產能銷售出去,人民幣也慢慢在國際上流通了,還可以從中獲取利差。這些都表明,「一帶一路」將有利於提升人民幣的境外流通量,當境外流通量達到一定規模時,人民幣甚至將成為周邊國家的儲備貨幣,這些都最終推動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3.有利於擴大人民幣的資金融通

    依託於「一帶一路」戰略,通過開展跨境人民幣貸款、境外人民幣債券融資和權益融資等,有利於實現人民幣輸出。結合我國提供基礎設施建設所產生的融資需求,可以設立人民幣投資基金,專門用於以人民幣的形式投資於國外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等項目,並附帶購買中國的產品和設備等條件。這些項目投資將產生巨大的人民幣融資需求,從而擴大人民幣的資金融通。

    (二)「一帶一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負面影響

    1.金融市場波動的風險加劇

    「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除了中國、印度、俄羅斯、土耳其這樣的較大的新興經濟體之外,絕大多數是經濟不發達、貨幣幣值波動風險高、金融機構抵禦風險能力弱的小國,這些國家多發貨幣信用與金融風險,並且通過「一帶一路」的聯結,周邊國家潛在的信貸違約風險極易通過亞投行傳導給我國。

    2.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將引發「特里芬難題」

    Triffin於1960年首次提出特里芬難題,他以美元為例,指出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與儲備貨幣,需要美國保持長期貿易逆差;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需要具備幣值穩定與堅挺的特性,這反而需要美國保持長期貿易順差。這兩個目標互相矛盾,形成一個悖論。人民幣國際化推進,可能導致其他國家增加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就意味著中國的國際收支逆差將拉大,而國際收支逆差又會導致人民幣貶值。因為為了滿足各個沿線國家對資金的需求,我國就需要發行更多的貨幣,發行過量又將會引起人民幣貶值,動搖其他國家及地區對人民幣的信心。人民幣持續逆差時,持有人民幣作為儲備資產的國家可能放棄持有更多人民幣,從而使人民幣遭遇貿易逆差引發的貶值壓力與維持幣值堅挺的衝突。

    3.削弱貨幣政策獨立性

    目前,央行能夠有力調控貨幣供應量、利率、信貸規模等,貨幣政策調控的作用比較直接。人民幣國際化後,央行的貨幣供給不但受到國內貨幣需求影響,還受到國際貨幣需求影響,另外,來自國際的需求,不管是出於盈利、保值還是風險規避等多種目的而進行外匯交易,都會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在人民幣在境外流通量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央行對國內人民幣的調控能力將同時受到國際上貨幣流通的限制和約束。同時,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必須考慮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產生的連鎖反應,這也加大了宏觀政策的調控難度。

    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後,央行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與抑制通貨膨脹的目標可能發生矛盾,這種內外平衡之間的矛盾,增加了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此外,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我國需要與一些經濟體建立貨幣合作和貨幣政策協調,這又將導致人民幣匯率政策工具部分失效,限制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

    三、應對措施

    (一)實施控制風險措施,降低金融市場波動風險

    我國需要實施控制風險的各項措施,為人民幣搭建金融安全區域,從而有效降低金融市場波動風險。例如,為了我國進口商面臨的風險問題,應該構建大宗商品人民幣期貨市場和其他的金融產品。我國應該積極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貨幣、貿易、政策、道路等多方面合作,了解不同國家的具體需求和目標,從而因地制宜地確定合適的合作機制。其關鍵是要把握雙方的利益共同點,系統推進「一帶一路」戰略。

    (二)為大型經濟項目構建融資平台,穩定人民幣匯率

    針對「特里芬難題」,一方面,我國可以在其他國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另一方面,我國應積極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IMF等多變金融機構合作,共同為大型的經濟項目構建融資平台。同時,我國主推的亞投行也應採取開放式的合作模式,形成多邊協作的金融平台。這些措施將推動沿海多國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減少外界摩擦,降低貨幣量發行過多或過少的現象,同時也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加快使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影響

    伴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央行對貨幣政策的調控難度加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到影響。因此,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央行應綜合考慮其他經濟體的貨幣供需狀況,承擔維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責任。並且在進行調控時,應關注多國的利益共同體。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更需「以靜制動」。

    2024-06-04 05:28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