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十加一在我國哪個地方

小星 外貿 6

東盟十加一在我國哪個地方

回復

共1條回復 我來回復
  • 跨境外貿通的頭像
    跨境外貿通
    各類外貿跨境電商知識和技巧
    評論

    東盟指的是東南亞國家聯盟。

    十指的是東盟的十個成員國包括: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汶萊、越南、寮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菲律賓。

    一指的是非東盟的國家——中國。整體的說就是東盟十個國家和中國。

    還有東盟十加三,它指的是東盟十個成員國和中日韓三國。

    無論是十加一還是十加三,主要指的是經濟上的合作為了這些國家共同組建自由貿易區,就象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的歐盟自由貿易區一樣。

    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盟(ASEAN)。

    其前身是馬來亞(現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曼谷宣言》(《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

    為什麼東盟經濟共同體不是專門性國際組織(東盟經濟共同體跨境貿易)

    (9)東盟經濟共同體跨境貿易擴展資料:

    東盟大事記

    1992年,東盟就提出建立自由貿易區,力爭通過推進貿易自由化提高合作水平和加強經濟一體化建設,增強東盟的整體實力。

    1995年12月,第5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的《曼谷宣言》強調,東盟國家要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加強合作,努力加快東南亞一體化進程。

    1997年5月底,東盟七個成員國在吉隆坡舉行外長特別會議,一致決定於同年7月接納緬甸、柬埔寨和寮國加入東盟。這是東盟朝東南亞國家政經一體化邁出的重要一步。

    2000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東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東盟領導人同意將東盟國家視為一個經濟體並在國際上採取整體行動,以提高東盟的競爭力和實現地區一體化。

    東盟領導人還達成了「推進東盟一體化計劃」。

    2003年10月,第9屆東盟首腦會議發表的《東盟第二協約宣言》宣布,將於2020年建成以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為三大支柱的東盟共同體。

    2004年11月,第10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了《東盟安全共同體行動綱領》和《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行動綱領》,並正式將制定《東盟憲章》列為東盟的一個目標,為東盟共同體建設尋求法律保障。

    2007年1月,第12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的《宿務宣言》決定,將東盟共同體建設提前至2015年完成,並正式啟動東盟憲章的起草工作。

    《東盟憲章》於同年11月獲得通過,2008年12月正式生效。憲章規定,東盟共同體將由東盟經濟共同體、東盟安全共同體和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組成。

    建成後的東盟共同體將使東盟具有一個目標、一個身份和一個聲音,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

    2007年8月8日,為慶祝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40周年,特定當天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日。

    2009年2月,第14屆東盟首腦會議上通過《東盟共同體2009年-2015年路線圖宣言》及相關文件,就在2015年建成東盟共同體提出了戰略構想、具體目標和行動計劃。

    2010年10月,第17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規劃》囊括700多項工程和計劃,投資規模約達3800萬美元。「規劃」實施後將促進東盟地區全方位聯通。

    2012年4月,第20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了《主席聲明》《金邊宣言》《金邊議程》等一系列重要成果文件,確定了東盟當年的主要任務和重點關注的領域。

    在同年11月舉行的第21屆東盟首腦會議上,東盟領導人決定將2015年12月31日設定為建立東盟共同體的最後期限。

    2013年4月,第22屆東盟首腦會議明確了確保2015年建成東盟共同體必須採取的具體措施和步驟,並提出了在2015年後努力實現真正「以人為本」的東盟長遠目標。

    東盟共同體由三部分構成,即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鑒於內部發展不平衡,東盟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將於2015年率先實現經濟共同體的目標。

    2024-06-04 05:27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