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結構是編程語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們指導着程序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執行相應的指令。Python作為一種高級編程語言,也擁有三種基本的控制結構: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
一、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就是程序按照代碼書寫的順序執行,從上到下逐一執行每條語句。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
print("Hello, world!") print("Welcome to Python programming.") print("Enjoy coding!")
這個程序不需要任何條件或循環,它只是按照順序執行簡單的輸出打印語句,依次輸出 “Hello, world!”、”Welcome to Python programming.”、 “Enjoy coding!”。
二、選擇結構
選擇結構指根據判斷條件在不同的情況下執行不同的代碼塊。Python中最常見的選擇結構是if語句。下面是一個簡單示例:
age = 18 if age >= 18: print("You are an adult.") else: print("You are not an adult yet.")
這個程序根據年齡是否大於等於18選擇性地輸出不同的字符串。判斷條件是 age >= 18,如果為真,則執行第一個代碼塊;如果為假,則執行 else 語句中的代碼塊。
除了if語句外,Python還提供了另一種選擇結構,即三元表達式。三元表達式是if語句的簡化形式。下面是一個示例:
age = 18 adult = "You are an adult." if age >= 18 else "You are not an adult yet." print(adult)
這個程序的功能和上一個示例相同。三元表達式中,先執行判斷條件 age >= 18,如果為真,則返回第一個值 “You are an adult.”;如果為假,則返回第二個值 “You are not an adult yet.”。
三、循環結構
循環結構是程序中用於重複執行一系列語句的結構。Python提供了兩種類型的循環結構,分別是for和while循環。
在for循環中,我們需要定義一個變量和一個可迭代對象,for循環會逐一遍歷可迭代對象中的每個元素,並在每次循環時將其中的元素賦值給變量。下面是一個示例: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這個程序循環遍歷了一個包含三個字符串元素的列表,並打印出每個元素的值。
在while循環中,我們需要定義一個判斷條件,只要判斷條件為真,程序就會持續執行循環體中的語句。下面是一個示例:
count = 0 while count < 3: print("The count is:", count) count += 1
這個程序定義了一個計數器變量 count,只要 count 的值小於 3,程序就會不停輸出字符串 “The count is:” 和 count 的值,並將 count 的值加1。
結語
以上就是Python程序的三種基本控制語句,這些結構是程序必不可少的部分,每個合格的開發者都應該熟練掌握它們的用法和應用場景。
原創文章,作者:IZVFO,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7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