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元組是不可變的序列,也可以看作是一個不可變的列表。元組與列表不同的是,元組的元素不能修改。
一、定義元組
定義元組使用圓括號(),並用逗號分隔元素。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示例:
tuple1 = (1, 2, 3) print(tuple1)
輸出結果為:
(1, 2, 3)
空的元組可以直接使用兩個圓括號表示:
tuple2 = () print(tuple2)
輸出結果為:
()
只包含一個元素的元組需要在元素後加逗號,否則會被解釋器誤認為是一個表達式:
tuple3 = (1,) print(tuple3)
輸出結果為:
(1,)
二、訪問元組元素
元組的元素可以通過下標來訪問,下標從0開始:
tuple4 = ('apple', 'banana', 'orange') print(tuple4[1])
輸出結果為:
banana
元組還支持切片操作,用法與列表相同:
tuple5 = ('a', 'b', 'c', 'd', 'e') print(tuple5[1:4])
輸出結果為:
('b', 'c', 'd')
三、元組的操作
1、元組的加法和乘法
元組支持+運算符和*運算符,用於連接元組或複製元組:
tuple6 = (1, 2, 3) tuple7 = ('a', 'b', 'c') tuple8 = tuple6 + tuple7 tuple9 = tuple6 * 2 print(tuple8) print(tuple9)
輸出結果為:
(1, 2, 3, 'a', 'b', 'c') (1, 2, 3, 1, 2, 3)
2、元組的比較
元組也支持比較運算符,可以按元素逐一比較。如果一個元素比另一個元素小,則元組本身被視為小。
tuple10 = ('apple', 'banana', 'orange') tuple11 = ('orange', 'banana', 'apple') print(tuple10 == tuple11) print(tuple10 > tuple11) print(tuple10 < tuple11)
輸出結果為:
False False True
四、元組的不可變性
元組是不可變的,一旦創建就不能修改元素值。
tuple12 = (1, 2, 3) tuple12[1] = 4
以上代碼會報錯,因為元組是不可變的。
五、應用場景
元組由於其不可變性,在某些場景下比列表更適合使用。例如,可以將元組用作字典的鍵,而列表則不能:
dict1 = {('apple', 'banana'): 2, ('orange', 'watermelon'): 3} print(dict1[('apple', 'banana')])
輸出結果為:
2
此外,元組適合用於多返回值函數返回值的存儲,以及作為函數參數傳遞多個參數。
結語
本篇文章介紹了Python元組的定義方法、訪問元素、操作和應用場景。元組雖然不如列表靈活,但其不可變性使得其更加安全和適合特定的場景。在實際開發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使用元組還是列表。
原創文章,作者:QUYGG,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7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