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高斯聚類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是一種聚類算法,它將每個數據點看作是由多個高斯分佈組成的混合,每個高斯分佈代表了一個簇。通過最大化似然函數來估計每個高斯分佈的參數,從而得到聚類結果。
假設有N個數據點,每個數據點表示為x = [x1,x2,…,xd],其中d是數據維度。高斯混合模型可以表示為:
p(x) = ∑k=1~K w_k * p(x|θ_k)
其中w_k是簇k的權重,θ_k是簇k的高斯分佈的參數,p(x|θ_k)是給定參數θ_k時,樣本x來自簇k的概率密度函數。由於每個數據點都可以來自不同的簇,所以需要對所有簇的貢獻進行累加,最終得到數據點x的概率密度。
二、高斯聚類的求解過程
高斯聚類的求解過程包括三個步驟:
1. 初始化:
隨機初始化每個簇的高斯分佈參數和權重。通常使用正態分佈進行初始化,如下:
μ_k = 隨機初始化 Σ_k = 隨機初始化 w_k = 1/K
2. Expectation-Maximization迭代:
重複執行E步和M步,直到收斂:
E步(Expectation):
計算每個數據點$x_i$屬於每個簇的概率:
γ_{ik} = p(z=k|x_i) = w_k * p(x_i|θ_k) / ∑j=1~K p(x_i|θ_j)
其中p(x_i|θ_k)表示給定簇k的高斯分佈參數時,數據點x_i屬於簇k的概率密度函數,即:
p(x_i|θ_k) = multivariate_normal.pdf(x_i, μ_k, Σ_k)
其中multivariate_normal.pdf是多元高斯分佈的概率密度函數。然後根據貝葉斯定理,計算每個數據點$x_i$屬於每個簇的後驗概率:
p(z=k|x_i) = γ_{ik}
M步(Maximization):
根據E步計算得到的後驗概率,對每個簇的高斯分佈參數和權重進行更新:
w_k = ∑i=1~N γ_{ik} / N μ_k = ∑i=1~N γ_{ik} * x_i / ∑i=1~N γ_{ik} Σ_k = ∑i=1~N γ_{ik} * (x_i - μ_k) * (x_i - μ_k)^T / ∑i=1~N γ_{ik}
3. 輸出聚類結果:
根據每個數據點對應的後驗概率,將數據點劃分到概率最大的簇中,得到最終的聚類結果。
三、高斯聚類的優缺點
1. 優點:
高斯聚類可以處理非常複雜的數據分佈,因為每個簇的分佈可以是任意形狀的高斯分佈。此外,高斯聚類還可以處理噪聲數據和缺失值,因為它是基於概率模型的方法。
2. 缺點:
高斯聚類需要預設聚類個數,因此對於不確定聚類個數的數據集,需要使用啟發式方法或者手動調參來確定聚類個數。此外,高斯聚類對於初始值的敏感性較大,不同的初始化方法會得到不同的聚類結果。
四、Python實現
下面是使用sklearn庫實現高斯聚類的示例代碼:
from sklearn.mixture import GaussianMixture gmm = GaussianMixture(n_components=3) gmm.fit(X) labels = gmm.predict(X)
其中,n_components是指定聚類個數的參數,X是數據矩陣,labels是輸出的聚類結果。
原創文章,作者:UGVPS,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7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