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ZooKeeper 是一個分佈式的、開源的分佈式應用程序協調服務,在集群中保持數據一致性的分佈式服務框架。每個企業級應用程序都有它自己的一組分佈式組件,這些組件之間必須相互協調才能正常工作。協調任務通常由一個或多個處理過程協同完成。這些過程通過發佈和接收消息、更改和更新狀態信息、更改和更新您的配置等等方式來進行協調。Zookeeper 是這些處理過程的協作工具之一。
一、連接和基礎命令
與 Zookeeper 服務器建立連接後,可以通過命令行界面或客戶端 API 連接到 Zookeeper 服務器。以下是 Zookeeper 常用的命令:
1.連接到 ZooKeeper 服務器
$ zkCli.sh -server <Zookeeper server IP:port>
如果連接成功,ZooKeeper 會以 “Zookeeper 連接成功” 的提示作為響應。
2.創建 ZooKeeper 永久節點
$ create /path/to/node_name value
例如,創建一個永久節點 /demo/app 的命令如下:
$ create /demo/app "hello world"
Created /demo/app
3.列出 ZooKeeper 中的所有節點
$ ls /path/to/parent_node
例如,列出所有根節點下的命令如下:
$ ls /
4.獲取永久節點值
$ get /path/to/node_name
例如,獲取 /demo/app 永久節點的值的命令如下:
$ get /demo/app
如果永久節點存在,ZooKeeper 會返回其值。
5.更新永久節點值
$ set /path/to/node_name value
例如,將 /demo/app 的永久節點值更新為 “hello world again” 的命令如下:
$ set /demo/app "hello world again"
6.刪除永久節點
$ delete /path/to/node_name
例如,刪除 /demo/app 永久節點的命令如下:
$ delete /demo/app
二、ZNode 類型
ZooKeeper ZNode 有三種類型:永久節點、臨時節點和永久順序節點。這三種類型均受 ZooKeeper 服務的監控。如果 ZNode 變更,連接到 ZooKeeper 服務器的所有客戶端會被通知這個事件。
1.永久節點
永久節點是指沒有任何過期時間的節點。永久節點可以包含子節點,這些子節點也是永久節點。例如,創建一個永久節點的命令如下:
$ create /demo/app "hello world" PERSISTENT
2.臨時節點
臨時節點是指當客戶端斷開連接後,如果臨時節點沒有子節點,則它將被刪除。它用於生命短暫的任務,例如鎖定任務。例如,創建一個臨時節點的命令如下:
$ create /demo/app_lock "hello world" EPHEMERAL
3.永久順序節點
永久順序節點的名稱末尾附加一個唯一的遞增數字。這可以幫助不同的客戶端了解在 ZooKeeper 中創建節點的順序。例如,創建一個永久順序節點的命令如下:
$ create /demo/app_ seq "hello world" PERSISTENT_SEQUENTIAL
三、ZooKeeper 監視和通知
ZooKeeper 服務器始終監視 ZNode,並在節點創建、刪除和修改等事件發生時發送通知。應用程序可以註冊感興趣的事件類型,ZooKeeper 服務器將在這些事件出現時嚮應用程序發送通知。
1.監視節點
應用程序可以監視一個 ZNode,並在 ZNode 的數據更改或被刪除時立即獲得通知。例如,監測 /demo/app 永久節點的命令如下:
$ get /demo/app watch
2.監視子節點的更改
應用程序可以監視父節點上的所有子節點。當子節點更改或被刪除時,應用程序將得到一個通知。例如,監測 /demo 下子節點更改的命令如下:
$ ls /demo watch
3.註冊並處理通知
應用程序可以通過監聽器機制來處理通知。這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在 get 或 ls 命令中使用 watch 標記來獲取通知,另一種方法是使用 Java API 註冊一個監聽器。
以下是一個 Java API 示例:
import org.apache.zookeeper.*;
import org.apache.zookeeper.data.Stat;
public class ZooKeeperWatcher implements Watcher {
private ZooKeeper zk;
public ZooKeeperWatcher(String hostPort) throws Exception {
zk = new ZooKeeper(hostPort, 3000, this);
}
public void process(WatchedEvent e) {
// process the event
}
public void close() throws Exception {
zk.close();
}
public void register() throws Exception {
zk.getData("/demo/app", true, null);
}
}
四、ZooKeeper ACL 訪問控制
ZooKeeper 安全控制是通過訪問控制列表 (ACL) 來實現的。ACL 是一組權限列表,它確定了哪些主體可以訪問、修改或刪除節點。
1.獲取指定節點的 ACL
$ getAcl /path/to/node_name
2.為指定節點設置 ACL
$ setAcl /path/to/node_name auth:username:password:permission
例如,為指定節點 /demo/app 設置 ACL 的命令如下:
$ setAcl /demo/app auth:edgar:123456:rcda
3.ZooKeeper 權限列表
ZooKeeper 支持以下權限:
- 讀 (r)
- 寫 (w)
- 創建 (c)
- 刪除 (d)
- 管理 (a)
- 所有 (all)
原創文章,作者:PGECO,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7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