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MMAC是一種在數據中心網絡中廣泛應用的MAC層協議,主要用於解決網絡虛擬化中的多租戶隔離及流量管控問題。下面將就NVMMAC從不同角度進行詳細介紹。
一、NVMMAC的概述
NVMMAC是由NVIDIA公司開發的一種MAC層協議,全稱為NVIDIA Virtual Machine Multi-tenant Access Control (NVMMAC)。它可以在物理網絡基礎設施上實現網絡虛擬化,為多個租戶提供隔離的網絡接入,以及流量管控手段。其基本思想是通過在MAC層引入租戶ID和虛擬機ID兩個標識符,實現不同租戶和虛擬機之間的隔離。
NVMMAC的核心特點有:
1、通過採用基於硬件的方式實現,可以大幅度減輕虛擬化方案中的軟件開銷,提高網絡虛擬化的性能。
2、在保證隔離性的前提下,NVMMAC允許不同租戶之間的流量進行動態切換,從而提供更靈活的網絡接入方式。
3、NVMMAC支持不同虛擬機之間直接通信,可以大幅度提升網絡通信的效率。
二、NVMMAC的核心機制
NVMMAC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機制實現租戶隔離、流量管控等目標:
1、租戶ID和虛擬機ID的標識:NVMMAC使用租戶ID和虛擬機ID兩個標識符,為不同租戶和虛擬機之間進行區分。其中,租戶ID用作源MAC地址,虛擬機ID用作目的MAC地址,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租戶隔離。
#define NVMT_ADDR_LEN 6
#define ETH_ALEN 6
/* Second group of MAC addresses for non IPv4 packets */
#define NVMMAC_HOST_IPV4_NOS_ADDR {0xff,0xff,0xff,0xff,0xff,0xff}
#define NVMMAC_ALL_VMS_IN_TENANT_ADDR {0x01,0x00,0x5e,0x40,0xf5,0x00}
#define NVMMAC_ALL_VMS_ADDR {0x01,0x00,0x5e,0x00,0x00,0x00}
2、租戶VLAN的支持:NVMMAC支持基於VLAN的租戶劃分方式,該方式可以提供更加靈活的虛擬網絡劃分,從而實現更加細粒度的隔離。同時,租戶VLAN方式還支持高速發現和故障處理功能。
NVMMAC_VLAN_INGRESS_BYPASS_VLAN = 0x4000,
NVMMAC_VLAN_INGRESS_STRIP_VLAN_4B,
NVMMAC_VLAN_INGRESS_SWAP_MAC,
NVMMAC_VLAN_INGRESS_ETHERTYPE_ACL,
NVMMAC_VLAN_INGRESS_MAC_ACL,
NVMMAC_VLAN_INGRESS_IP_ACL,
NVMMAC_VLAN_INGRESS_UDP_ACL,
NVMMAC_VLAN_INGRESS_TCP_ACL,
NVMMAC_VLAN_INGRESS_VLAN_ACL,
NVMMAC_VLAN_INGRESS_IP_FIXUP_L4,
3、租戶流量管控機制:NVMMAC採用基於硬件的流量管控機制,主要包括最大速率、流量限制以及優先級等功能,可以為不同租戶提供靈活的流量管控機制。
#define PACKET_MAX_SIZE 9296
struct nvm_reg_packet_size {
volatile u32 PACKET_SIZE:13;
volatile u32 RESERVED:3;
volatile u32 UPDATE:1;
volatile u32 EN:1;
volatile u32 MAX:1;
volatile u32 BUSY:1;
volatile u32 IP_VERSION:1;
volatile u32 RSV0:3;
volatile u32 PRIO:3;
volatile u32 FLOW_ID:6;
volatile u32 RSV1:46;
} __packed;
三、NVMMAC在數據中心網絡中的應用
NVMMAC廣泛應用在數據中心網絡中,具有如下優點:
1、提供高效的網絡接入方式:NVMMAC可以為不同租戶提供動態切換的網絡接入方式,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2、提供多種流量管控手段:NVMMAC支持最大速率、流量限制以及優先級等多種流量管控手段,可以靈活滿足用戶需求。
3、提高網絡通信效率:NVMMAC支持不同虛擬機之間直接通信,可以提高網絡通信的效率,同時減少網絡負載。
四、總結
NVMMAC作為一種高效的MAC層協議,在網絡虛擬化方案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通過使用租戶ID和虛擬機ID兩個標識符、租戶VLAN以及流量管控等多種機制,NVMMAC可以為多個租戶提供隔離的網絡接入、靈活的流量管控手段、高效的網絡通信效率等多種功能。相信隨着數據中心網絡的不斷發展和完善,NVMMAC在網絡虛擬化中的應用將會愈發廣泛、深入。
原創文章,作者:CRMBY,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6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