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三角是由中國古代數學家楊輝所創造的,它的形式是一個數字三角形,其規律是上一行兩個數字相加等於下一行對應位置的數字。
一、基本思路
Python編寫楊輝三角的基本思路是使用二維數組來存儲數字三角形,然後通過循環依次計算每一層的數字,並將其存儲在數組中。
首先,我們需要定義一個空的二維數組,然後使用for循環依次計算每一層的數字,最後將其存儲在數組中。
def yanghui_triangle(n): triangle = [[1]] for i in range(1, n): row = [1] for j in range(1, i): row.append(triangle[i-1][j-1] + triangle[i-1][j]) row.append(1) triangle.append(row) return triangle
在這個代碼中,我們將二維數組初始化為[[1]],表示第一層只有一個數字1。
然後,我們使用for循環依次計算從第二層到第n層的數字,其中i表示當前層數。
對於每一層,我們先初始化一個空的列表row,然後使用內部的for循環計算每一個數字,最後將row添加到triangle數組中。
最後,我們將triangle作為函數的返回值,即可得到一個n層的楊輝三角。
二、優化思路
雖然上面的代碼已經能夠正確地生成楊輝三角,但是它的時間複雜度為O(n^2),當n變大時,程序的執行速度將變得非常慢。
因此,我們需要考慮優化代碼,使其時間複雜度變為O(n)。
一種優化思路是利用楊輝三角的對稱性質,僅需要計算一半的數字,然後將其對稱複製到剩餘的部分。
def yanghui_triangle_optimized(n): triangle = [[1]] for i in range(1, (n+1)//2): row = [1] for j in range(1, i): row.append(triangle[i-1][j-1] + triangle[i-1][j]) row.append(1) triangle.append(row) for i in range(len(triangle)-1, (n-1)//2, -1): triangle.append(triangle[i][:i+1][::-1]) return triangle
在這個代碼中,我們仍然使用二維數組來存儲數字三角形,但是只計算了n的前一半行數(注意,當n為奇數時,需要再多計算一行),然後將其對稱複製到後一半的部分。
具體而言,我們使用兩個for循環,分別計算前一半和後一半的數字,並將其添加到triangle數組中。
最後,我們將triangle作為函數的返回值,即可得到一個n層的楊輝三角。
三、應用場景
楊輝三角在數學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下面介紹幾個典型的應用場景:
1. 組合數學
楊輝三角在組合數學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可以通過楊輝三角求得組合數的規律。具體而言,楊輝三角的每一個數字都表示C(n,m),即從n個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組合數。
2. 等差數列和
楊輝三角可以用來求解等差數列的和。對於一個等差數列a1, a2, a3, …, an,其和可以通過楊輝三角的左下半角和來計算。具體而言,等差數列的和為S = C(n+1,2) * a1 + C(n,2) * (a1 + d) + C(n-1,2) * (a1 + 2d) + … + C(1,2) * (a1 + (n-1)d),其中d為公差。
3. 概率統計
楊輝三角可以用來計算二項式分佈和正態分佈的概率。對於二項式分佈,可以使用楊輝三角來計算投擲n次硬幣,正好出現k次正面朝上的概率;對於正態分佈,可以使用楊輝三角來計算$x^k * e^(-(x-a)^2/2*b^2)$的積分。
原創文章,作者:VVRNU,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6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