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鍵盤的發光燈裝置位置主要分為上燈位和下燈位兩種,這兩種位置的選擇對鍵盤的燈光效果和使用體驗有一定的影響。以下是關於這兩種位置區別的詳細解釋:
首先,讓我為你展示一些圖片來直觀了解。
以下是上燈位的展示:
接下來,我們看下燈位的展示:
拋開軸體是否透明不談,上燈位和下燈位的主要區別在於透光“縫隙”的位置。上燈位的透光縫隙位於軸心上方,而下燈位的則位於軸心下方。
早期的軸體並沒有專門的透光“縫隙”,而是設有一個單獨的LED“燈位”。
在老式的鍵盤上,大多數按鍵並不具備背光功能。只有像numlock這樣的個別按鍵會裝有燈珠作為指示燈使用。
裝上燈珠後的鍵盤看起來是這樣的:
隨着RGB背光需求的興起,為了兼容RGB直插燈珠,軸體設計改為了帶有透光“縫隙”的形式。後來,為了兼容RGB貼片燈珠,鍵盤的上蓋也設計成了透明。
此外,大部分透光鍵帽的字符都設計在鍵帽面的偏上位置,因此市面上量產的鍵盤多採用上燈位設計。
不過,上燈位也存在一個缺點,那就是原廠高度的加厚鍵帽安裝在上燈位的軸上時,尤其是帶有燈珠的軸上,容易出現卡鍵帽的問題。非加厚鍵帽雖然在3D圖上看起來會與軸體有輕微干涉,但實測中並不會導致卡鍵,只是手感上可能有些微的不適。
位置定義
上燈位:通常指的是位於鍵帽的上方,即燈光照射向鍵帽上方。
下燈位:則是指位於鍵帽的下方,即燈光從鍵帽下方照射。
燈光效果
1. 上燈位:
燈光照射向鍵帽上方,使得整個鍵盤處於微亮的狀態,視覺效果較為突出,讓鍵盤看起來更加高端和有檔次。
在夜晚使用鍵盤時,上燈位能夠提供一定的照明效果,幫助用戶更加清晰地辨認每個按鍵的位置,避免打錯字。
2. 下燈位:
燈光直接照射到桌面上,用戶更容易看見鍵盤上每個按鍵的位置,有利於快速打字。
下燈位的設計還可以使得整個鍵盤看起來更加立體,打字時手感更加舒適。
設計考慮
上燈位的設計更符合人體工學原理,因為大部分用戶習慣於眼睛平視鍵盤,而上燈位的燈光正好與用戶的視線平行,減少了眼睛的疲勞感。
下燈位的設計則更側重於實用性,尤其是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下燈位的鍵盤更容易被用戶識別。
總結
機械鍵盤的上燈位和下燈位各有其特點。上燈位能夠提供更好的視覺效果和照明效果,適合在光線較暗或需要長時間使用鍵盤的場景下使用;而下燈位則更注重實用性,能夠讓用戶更容易看見鍵盤上的每個按鍵,提高打字效率。因此,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鍵盤燈位。
機械鍵盤燈位選擇:上燈位還是下燈位?
首先,上燈位和下燈位的區別主要在於透光“縫隙”的位置。上燈位的軸體透光“縫隙”位於軸心的上方,而下燈位的軸體透光“縫隙”則在軸心的下方。
最初,軸體並沒有透光“縫隙”,而是一個單獨的LED“燈位”。隨着RGB背光的需求增加,為了兼容RGB直插燈珠,設計者們將“縫隙”引入,同時為了配合RGB貼片燈珠,上蓋被設計成透明的。由於大多數透光鍵帽的字都位於鍵帽面偏上的位置,因此量產鍵盤大多採用上燈位設計。
不過,上燈位有一個小缺點。當原廠高度的加厚鍵帽裝在上燈位的軸上,尤其是帶有燈珠的軸上時,可能會卡住鍵帽。這會導致鍵帽無法完全觸底,影響觸底手感。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量產機械鍵盤都採用上燈位設計。這是因為許多玩家對RGB背光有很高的熱情,而透光鍵帽的字體通常位於鍵帽上部,所以燈位自然也要放在上部。這樣即使露軸,也不會刺眼。
另一方面,下燈位設計在兼容性上表現更好,對各種鍵帽的適應性強,但燈源可能會顯得刺眼。客制化套件通常採用下燈位設計,因為這樣可以增強對各種鍵帽的兼容性,同時儘可能採用貼片燈。
無論你選擇上燈位還是下燈位,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關鍵在於找到最適合你需求的鍵盤!
總結
機械鍵盤的上燈位和下燈位各有其特點。上燈位能夠提供更好的視覺效果和照明效果,適合在光線較暗或需要長時間使用鍵盤的場景下使用;而下燈位則更注重實用性,能夠讓用戶更容易看見鍵盤上的每個按鍵,提高打字效率。因此,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鍵盤燈位。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6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