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在Python中的用法
在Python中,b代表位元組字符串。位元組字符串以’bytes’類型存在,不同於普通字符串,可以使用encode()和decode()方法進行相互轉換。
# 位元組字符串的創建 my_bytes = b'hello world' print(type(my_bytes)) # # 位元組字符串和普通字符串的相互轉換 my_str = my_bytes.decode('utf-8') print(type(my_str)) # new_bytes = my_str.encode('utf-8') print(type(new_bytes)) #
二、在Python中for的用法
在Python中,for循環是一種常見的循環結構,用於遍歷集合中的元素,可以遍歷各種序列類型,如列表、元組、字典等。
for語句的基本語法如下:
for 變量 in 序列: 循環體
其中變量是要從序列中取出的元素,序列可以是列表、元組、集合、字典等,循環體則是要重複執行的語句塊。
三、Python中in的用法
在Python中,in操作符常用於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在一個序列類型數據中,序列可以是字符串、列表、元組等。如果存在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 判斷元素是否在列表中 my_list = [1, 2, 3, 4, 5] print(2 in my_list) # True print(6 in my_list) # False # 判斷元素是否在字符串中 my_str = 'hello world' print('l' in my_str) # True print('x' in my_str) # False
四、n在Python中的用法
n是Python中的一個常用變量名,通常用於表示數據中的行數,如循環次數、行號等。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內置的range()函數生成一個指定範圍內的連續整數序列。一般語法格式如下:
range(start, stop[, step])
其中start是起始數字(默認為0),stop是停止數字(不包括該數字),step是步長(默認值為1)。
# 生成一個0到4的整數序列 for n in range(5): print(n) # 生成一個1到9的奇數序列 for i in range(1, 10, 2): print(i)
五、Python中loc的用法
在Python中,loc常用於pandas數據分析庫中,是用於選取數據的方法。loc方法可以選取行和列,但行和列都是以標籤形式進行選取的。
import pandas as pd data = { 'name': ['Tom', 'Jerry', 'Alice', 'Bob'], 'age': [24, 18, 22, 21], 'gender': ['M', 'M', 'F', 'M'] } df = pd.DataFrame(data) print(df.loc[1, 'name']) # 'Jerry' print(df.loc[df.age>21, ['name', 'gender']])
六、Python換行符的用法
在Python中,換行符常用於控制文本的換行,可以在字符串中使用’\n’來表示換行符。
my_str = 'hello\nworld!' print(my_str)
輸出結果為:
hello world!
七、Python中製表符的作用
在Python中,製表符(\t)通常用於控制文本的縮進,與空格不同,製表符實際上是插入一個製表位,相當於按下「Tab」鍵。
my_str = 'name\tage\tgender\nTom\t24\tM\nJerry\t18\tM\nAlice\t22\tF\n' print(my_str)
輸出結果為:
name age gender Tom 24 M Jerry 18 M Alice 22 F
八、s在Python中的用法
在Python中,s通常用於表示字符串的變量名,是一個常見的命名習慣。
字符串是Python中的一種基本數據類型,可以使用單引號或雙引號來定義一個字符串。
my_str1 = 'hello world' my_str2 = "hello python" print(my_str1) print(my_str2)
輸出結果為:
hello world hello python
原創文章,作者:XEVOP,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6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