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提琴圖的基本介紹
小提琴圖是一種常用的數據分佈展示圖,可以同時反映出數據的中位數、四分位數、極差、偏態等基本統計信息。小提琴圖主要由盒須圖和核密度估計圖組成,其外形類似於小提琴,因此得名。盒須圖反映出數據的中位數、四分位數、最大值和最小值,核密度估計圖則反映出數據的密度和分佈。
二、小提琴圖的繪製
在Python中,使用matplotlib庫的violinplot函數可以繪製小提琴圖。該函數主要需要傳入以下參數:
plt.violinplot(dataset, widths=0.5, showmeans=False, showmedians=True)
其中,dataset是繪製小提琴圖的數據,為一個List,每個元素是一個數組,表示每個小提琴圖的數據,widths代表小提琴的寬度,showmeans和showmedians分別表示是否顯示中位數和均值。
三、小提琴圖的應用場景
小提琴圖可以很好地展示數據的分佈情況,因此在以下場景中比較常見:
1. 數據分析中的探索性分析
小提琴圖可以展示數據的分佈情況,有助於發現異常值、數據是否正態分佈等情況,因此在數據分析中常常用於探索性分析。
2. 數據展示中的比較
小提琴圖可以同時展示不同數據分佈的情況,比較數據的差異和相似度,因此在數據展示中也經常使用。
四、小提琴圖的優缺點
1. 優點
(1)可以同時展示多個數據集的分佈情況,提高了數據的可比性;
(2)可以同時展示數據的基本統計信息和密度分佈,豐富了數據的表達方式;
(3)對橫向數據更友好,不會出現盒須圖中垂直無法排列數據的情況。
2. 缺點
(1)易受數據量的影響,當數據量較小時,核密度估計會出現錯誤;
(2)易受數據分佈的影響,如數據呈現明顯的雙峰或多峰分佈,則小提琴圖不適用;
(3)易受繪圖軟件的形式的影響,如有些軟件繪製的小提琴圖的寬度是不一致的,這會影響小提琴圖的可比性。
五、小提琴圖的示例代碼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測試數據
data = [np.random.normal(0, std, 100) for std in range(1, 4)]
# 繪製小提琴圖
plt.violinplot(dataset=data, widths=0.5, showmeans=False, showmedians=True)
plt.xticks([y + 1 for y in range(len(data))], ['x1', 'x2', 'x3'])
plt.xlabel('x')
plt.ylabel('y')
plt.title('Violin plot')
plt.show()
原創文章,作者:SRCNV,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6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