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顆粒的DDR5內存終於來了,主打性價比,金百達是第一批首發廠商,型號為一直賣的不錯的銀爵+刃兩個系列,本人第一時間拿到手做了測試,數據比較理想,適合常規用戶和網遊玩家。
下面分享首批金百達銀爵國產DDR5顆粒版本的多平台測試,希望能幫助大家快速了解這組內存的真實表現。
省流總結
給懶得看完的朋友做下總結:
- 就發文時而言,這批6000MHz+C36的國產顆粒對標的是三星顆粒+鎂光顆粒,都沒有什麼超頻空間,優勢就是便宜夠用。
- 目前在售的平台比較多(平台指CPU+主板),同一組內存不做任何調試也會有比較大的性能差異,這組內存推薦搭配是Intel酷睿12-14代和AMD銳龍7-9系。
- 不同軟件/遊戲對內存需求不一樣,但都是特定場景上高頻內存才會質變,典型軟件是7Zip+Adobe全家桶,典型遊戲則是吃雞+RTS遊戲,6000MHz適合常規場景。
- 和同樣測試這組內存的玩家溝通了下,普遍反應沒手動超頻空間,時序也很難壓下去,我個人手動超頻,效能最高能提升到17%,懶人建議是搭配御三家主板。
- 由於是第一批國產顆粒的型號,所以這組內存的時序並不太好看,就是純便宜,當然穩定常規使用完全沒問題,後面可能會有時序更好的迭代款出來。
簡單來說,這組國產顆粒的DDR5內存更適合在意性價比的常規用戶,同時適合AMD用戶,網遊玩家也合適。
放一下本文目錄,大家可以需求跳轉觀看。
參數解析
首先說一下不同平台的內存表現區別:
- 目前14代Intel價格一直在下跌,很多在意性價比的用戶已經打算升級了,這組內存完全合適,個人建議是用支持自動調小參的御三家主板,效能可以提升很多。
- AMD這幾代內存效能比Intel差太多,6400MHz以內+不分頻是絕大部分常規用戶的選擇,所以只要是AU,用國產顆粒都合適。
- 目前在售的帶獨立NPU的CPU,內存延遲都會比較高,現在桌面端特指Intel 200S系列,這個平台的測試數據不怎麼理想是正常的。
下文會分別測試這組內存在intel 14代、Intel Ultra200S和銳龍9系這三個平台的表現,使用主板皆為有自動調小參的技嘉主板,所以測試數據會比二三線品牌主板高出一些。
回歸金百達銀爵系列國產DDR5,簡單列一下核心參數:
- SPD包含XMP和EXPO兩組官超預設,分別對應Intel和AMD平台,一定要按平台正確選擇,細節參數是不同的。
- 兩組官超預設的主參數一樣,內存運行電壓為1.35V,頻率為6000MHz。第一時序為C36-38-38-86。
- JEDEC預設(默認預設)比較保守,還是第一代的參數,內存運行電壓為1.1V,頻率為4800MHz。第一時序為C39-40-40-77。
單獨說一下JEDEC預設,雖然現在6000MHz算低頻,但二三線主板插滿四根開XMP還是比較困難的,要麼走JEDEC要麼手動超頻。
測試環境
由於內存條的外觀使用的是經典銀爵馬甲沒啥新看頭,直接快進到環境說明。
內存丨金百達銀爵DDR5 6000MHz C36(國產顆粒)
簡介:本次核心評測品,使用國產顆粒的金百達DDR5內存一共有三款,本文使用的是入門系列銀爵,16Gx2的套條首發價格499元,更適合性價比裝機。
帶RGB燈條的刃系列同樣有國產顆粒版本,價格貴了20塊錢,有黑白兩色馬甲可選,實際PCB和顆粒完全一致,看個人喜好選擇哈。
平台A丨AMD R7-9800X3D+技嘉小雕X870
簡介:這個平台更適合網遊玩家,和這組內存的適配度非常高,畢竟X3D架構就是為了解決內存效能不足設計的,當然AMD的內存效能上限差也是事實,。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6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