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詳細教程(我的世界怎麼用指令填充方塊)

大家好,我是一隻末影小。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指令教學的文章。今天要來講2個語法相似、功能也相似的2個指令,這2個指令都是用來操作方塊的,就是/fill和/clone指令,前者用來填充方塊,後者用來複制(克隆)方塊。

相信很多麥塊中有很多玩家都有這種困擾:我想要建造一個大型建築,但是其中有一些房子(建築)需要很多同樣的方塊,或者我要把建造完成的小建築複製很多份,構成一個建築群,但是這樣又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自己親手搭建方塊或者複製方塊會非常麻煩,那麼這2個指令可謂是建築玩家的“福音”。首先我要提醒大家一點,在使用指令前要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坐標”,我們知道,麥塊世界是一個三維的空間,三維空間是有長寬高的,遊戲中,長被稱為X軸,高被稱為Y軸,寬被稱為Z軸,很多指令都會涉及到坐標,在使用前需要開啟顯示坐標,基岩版在設置中開啟,Java版按F3即可看到坐標。我們先來看一下填充方塊指令,這裡有一段指令:

麥塊中手搭方塊很麻煩?記住這兩個指令吧

填充指令

填充指令

填充指令有7個參數,其中3個參數是選填的,這張圖片中我就沒有填寫後面的3個參數,但是會向大家依次講解。

  1. 首先第一個參數是起始坐標,就是你要填充方塊區域的起始位置,我在這裡填寫了三條波浪線,波浪線就表示你的當前位置。第二個參數是填充方塊區域的結束位置,我依然填寫了3條波浪線,這條指令是在我的位置填充方塊。
  2. 第三個參數是方塊的英文ID,我填寫的是wool,羊毛方塊。
  3. 第四個參數是方塊數據值,為什麼會有數據值呢?以羊毛方塊為例,在麥塊中白色羊毛、橙色羊毛、紫色羊毛等等,都是羊毛方塊,所以英文ID都是wool,這樣的話,怎麼區分它們呢?所以就出現了數據值,例如白色羊毛數據值是0,橙色羊毛是1,紫色是2。確定數據值的方法就是,看一看這個方塊它在這一類方塊中是第幾位,白色羊毛在羊毛這類物品中,第一個就是它,所以數據值是0。我填寫了1,所以會填充1個橙色的羊毛方塊。
  4. 第五個參數是選填的填充類型,一共有5種類型,分別是destroy、hollow、keep、outline、replace,第一種表示擊碎方塊,就是在填充區域內填充一些方塊,原來的方塊會被擊碎,然後有掉落物,如果只想擊碎方塊,可以填充air(空氣);第二種表示只填充區域最外層的方塊,內層使用空氣填充,也就是鏤空的方塊;第三種表示只用方塊填充區域內的空氣;第四種與hollow相似,作用是只填充區域外層的方塊,但是內部不受影響(不變);最後一種表示替換區域內的某種方塊為第三個參數的方塊。如果使用了replace,還需要填寫第6、7個參數。
  5. 第六個參數是被替換方塊的英文ID,第七個參數是被替換方塊的數據值。

麥塊中手搭方塊很麻煩?記住這兩個指令吧

/fill ~ ~ ~~ ~ ~ wool 1效果圖

克隆指令

克隆指令在Java版中一共有6個參數,在基岩版中最多有7個參數,這條指令非常麻煩和難以理解。但是我認為我可以講明白。

麥塊中手搭方塊很麻煩?記住這兩個指令吧

一條克隆指令

  1. 第一個參數和第二個參數依舊是起始坐標和結束坐標,我在波浪線後面加上了一個正數,就表示坐標軸加幾,我在結束坐標寫了~10 ~10 ~10,就表示我當前位置為起始坐標,在我當前位置X軸+10、Y軸-10、Z軸+10的位置為結束坐標。
  2. 第三個參數是將前面兩個坐標指定區域的方塊克隆到何處的位置。這三個參數Java版和基岩版都是相同的
  3. 第四個參數是過濾方塊的模式,就是哪些方塊不需要被複制。一共有三種填寫方法,filtered、replace和masked。第一種表示只複製符合指定方塊ID的方塊,方塊的ID會在最後一個參數進行指定,例如我指定了grass(草),那麼區域內除了草以外的方塊都不會被複制;第二種表示只複製不是空氣的方塊;第三種表示複製所有方塊。基岩版也是這三種寫法,如果使用filtered,基岩版還需要指定方塊的數據值。
  4. 第五個參數是複製模式,有normal、move和force。force表示強制複製,指定區域和目標區域有重合;move會將指定區域替換為空氣;normal會不執行前兩者。
  5. 最後一個參數是方塊的ID,如果是基岩版,第七個參數需要寫數據標籤。

麥塊中手搭方塊很麻煩?記住這兩個指令吧

克隆指令

原創文章,作者:一隻末影小,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38996.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一隻末影小的頭像一隻末影小
上一篇 2025-02-10 15:39
下一篇 2025-02-10 15:3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