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介紹
Shell(即命令行解釋器)是一種程序,它允許用戶與操作系統進行交互。在shell腳本中,一條語句通常由多個命令和操作符號組成。正確地組織這些操作符號是重要的,否則代碼會出現語法錯誤或不正確的輸出。而在shell腳本中,花括號({ })和解釋器命令(例如:if,then和else)都必須用ESAC表示其結束位置。
二、使用esac結尾
在Bourne Shell和其他shell中,一個花括號代碼塊可用作組合命令或函數/腳本的主體。該代碼塊始終使用花括號封裝,並使用ESAC結尾標記結束,以指示代碼結束。
#!/bin/sh if [ $1 -eq 1 ] ; then # do something elif [ $1 -eq 2 ] ; then # do something else # do something fi
三、結合case語句使用
shell中的case語句處理一系列條件,並根據每個條件執行相應的命令,就類似於if/else語句。在case語句中使用esac來表示結束位置。
#!/bin/sh case "$1" in start) # do something ;; stop) # do something ;; restart) # do something ;; *) # do something ;; esac
四、語句塊的嵌套使用
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在ESAC封裝的語句塊中使用其他ESAC塊來表示嵌套的代碼。這在編寫複雜的shell腳本時特別有用。
#!/bin/sh if [ $1 -eq 1 ] ; then # do something case "$2" in start) # do something ;; stop) # do something ;; esac elif [ $1 -eq 2 ] ; then # do something else # do something fi
五、在循環中使用ESAC
ESAC和花括號還可以在shell腳本的循環中使用。以下示例如何在for循環中使用ESAC。
#!/bin/sh for i in `ls *.txt` ; do # do something done # 注意:必須使用花括號和ESAC來封裝for循環 { for i in `ls *.txt` ; do # do something done } << EOF EOF
六、總結
shell腳本作為一種功能強大的編程語言,可以幫助開發人員以不同方式自動化他們的工作。深入理解ESAC如何幫助組織shell代碼,並在代碼塊中使用條件、循環等控制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原創文章,作者:KTXGN,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3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