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決策樹?
決策樹是一種基於樹形結構的機器學習算法,用於進行分類和回歸分析。在分類問題中,決策樹將數據分成不同的類別,每一個葉子節點代表一個類別。在回歸問題中,決策樹用於預測數值型數據。決策樹表現為一棵樹,其中每一個內部節點表示一個在輸入數據中的特徵,每一個分支代表這個特徵可能的結果,而每一個葉子節點代表一個類別(或者一個數值)。
決策樹的生成主要通過一種自頂向下的遞歸分治方法,方法是根據不同的特徵對數據集進行劃分,從而生成樹形分類模型。對於每一個分支節點,算法選擇對數據集進行最大化的增益(或最小化的不純度)的劃分。這個過程會不斷重複,直到所有數據都被分到葉子節點為止。
二、決策樹算法原理
決策樹的核心原理是分治策略。它將一個大問題分成數個小問題,每個小問題的解決對應樹中一步的執行。決策樹的生成主要分為兩個步驟:節點的分裂和停機。
節點的分裂是指將已有節點劃分為多個子節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得每個節點的規模變小,從而更加容易處理。對於每一個分裂,需要選擇一個特徵,使得通過這個特徵可以最好地區分不同的樣本。
停機是指對決策樹生成的停止條件。通常情況下,停止條件可以有三種,分別是:所有樣本都屬於同一類,無法分裂節點,達到指定的樹的深度。判斷是否停止生成可以根據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方式。
三、使用決策樹進行分類
下面通過一個實例來展示如何使用決策樹進行分類。我們有以下的數據集:
Outlook,Temperature,Humidity,Windy,PlayTennis sunny,hot,high,false,No sunny,hot,high,true,No overcast,hot,high,false,Yes rainy,mild,high,false,Yes rainy,cool,normal,false,Yes rainy,cool,normal,true,No overcast,cool,normal,true,Yes sunny,mild,high,false,No sunny,cool,normal,false,Yes rainy,mild,normal,false,Yes sunny,mild,normal,true,Yes overcast,mild,high,true,Yes overcast,hot,normal,false,Yes rainy,mild,high,true,No
每個樣本有四個屬性,分別為 Outlook、Temperature、Humidity 和 Windy。我們使用決策樹對樣本進行分類。
首先我們計算數據集中每個屬性的信息熵和信息增益,然後用信息增益來選擇最好的節點進行分裂。運用這個方法,我們獲得以下的決策樹:
Outlook? | sunny? | | Humidity? | | | high: No (2) | | | normal: Yes (1) | | windy? | | | false: Yes (1) | | | true: No (1) | | overcast: Yes (1) | overcast: Yes (4) | rainy? | | Windy? | | | false: Yes (2) | | | true: No (1) | | | Humidity? | | | | high: No (1) | | | | normal: Yes (1) | | mild? | | | Humidity? | | | | high: No (1) | | | | normal: Yes (1) | | cool: Yes (1)
通過這個決策樹,我們可以對新樣本進行分類判斷,具體的分類方法是,從根節點開始,依次將樣本按照節點的屬性進行判斷,直到葉子節點,最終判斷出樣本屬於哪個類別。
四、優缺點分析
優點
決策樹具有如下優點:
- 決策樹易於實現和理解。決策樹生成的過程容易理解,得到的結果易於解釋,並且可以可視化展示。
- 決策樹可以處理離散型和連續型數據、多輸出問題、缺失數據和錯誤數據,因此具有很高的適用性。
- 決策樹的計算複雜度低,速度快。
缺點
決策樹具有如下缺點:
- 決策樹容易過擬合,因此需要進行剪枝操作。
- 決策樹的性能受到數據集含有噪聲和不一致數據的影響很大。
- 決策樹的結果可能不是最優解。
- 當數據很少,決策樹容易過度訓練,導致產生高方差模型。
五、代碼示例
下面是使用Python實現決策樹分類的代碼示例: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tree.export import export_text # 加載Iris數據集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 構建決策樹模型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random_state=0, max_depth=2) clf.fit(X, Y) # 輸出決策樹模型 r = export_text(clf, feature_names=iris['feature_names']) print(r)
原創文章,作者:VKCKV,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3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