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國補,我入手了Mac Mini M4 16G+256G+萬兆的版本,當然花銷沒有買千兆而因為京東延遲發貨的朋友低,但是入手4200左右我也已經十分滿意了。
今天,我就與大家聊一聊,在入手丐版儲存的MAC MINI M4後,幾種常見的無損拓展儲存的方法。
連接PHDD or PSSD
首先自然是使用移動硬盤或者移動固態硬盤儲存數據,這裡我使用的是雷孜LaCie 新一代稜鏡移動硬盤,採用了與MAC MINI M4相同的陽極氧化鋁外殼,與MAC MINI M4搭配顯得十分融洽,不會有任何的突兀感,且其金屬外殼優秀的散熱能力在持續寫入時也可以保證穩定的傳輸速度。
這裡再簡單介紹一下雷孜LaCie,它是希捷(Seagate)旗下的高端子品牌,我這款稜鏡薄如手機,美觀便攜,平日連接MAC MINI,出差時隨身攜帶也十分輕便。
且其標配Type-C線材,設備兼容性非常強,無論是PC,還是Mac,都可以通過這款移動硬盤來傳輸數據,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的。
因為其同時支持MacOS與Windows,所以我這裡使用的是Windows下的CrystalDiskMark軟件進行測試,雷孜LaCie 新一代稜鏡的順序讀寫速度均為136MB/s左右,足以流暢播放4K原盤視頻,所以我基本上把它當作移動影音庫來使用,用來存一些自己愛看的影視作品,短途出差的時候也會隨身帶上,在酒店住宿時看電影也要比訪問家裡NAS中的視頻要方便特別多。
而如果你想要更高的速度,那麼我建議你自組一款雷電(雷靂)協議的PSSD,這裡我使用的是綠聯的USB4硬盤盒,它還兼容雷電3/雷電4協議,擁有40GBps的帶寬。
且這款硬盤盒的內部擁有主動散熱風扇,可以保障SSD長久使用而不掉速。
實測使用USB4/雷電4的硬盤盒,鏈接Mac Mini M4後面三個雷靂4接口時,順序寫入速度為2701.9 MB/s,順序讀取速度更是高達3073.8MB/s,已經追平Mac Mini M4的內置儲存,表現非常好。
連接NAS
當然,相較於上面使用移動(固態)硬盤的方案而言,我個人更加推崇使用NAS來為MAC MINI M4進行“擴容”,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NAS的儲存空間豐簡由人,且不談機械硬盤,單就目前已經有2280尺寸的M.2固態硬盤發售來看,4盤位的全閃NAS便可為Mac Mini提供最大約32TB的儲存空間,是256GB版本Mac Mini M4內置儲存空間的128倍,要是去固態貴如金子的蘋果買,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多盤位NAS可以使用磁盤RAID技術進一步提升數據的安全性,進而在使用NAS對MAC MINI 進行“擴容”時,包括Mac Time Machine備份的NAS內文件安全性還會進一步提高。
NAS為獨立供電,使用NAS為MAC MINI擴容,不會對MAC NINI 的供電與散熱造成負擔,也不會影響MAC MINI CPU的性能釋放。
NAS內儲存的數據可以供包括Mac Mini在內的全屋設備同時訪問,包括PC、手機、平板、智能電視等等,要比使用移動硬盤方便很多。
NAS所提供的影音牆、自動備份等功能十分有用。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