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互聯網coo崗位出發,幾個方向闡述互聯網部門如何制定一份運營推廣策劃方案
內容包括:競品分析,產品定位,推廣方案,推廣預算,推廣目標,團隊架構,績效考核,團隊管理。
一、競品分析
1、選擇競品,做好定位(選擇兩個產品最好,最多三個)
如何獲取競品?
A、百度搜索類似產品關鍵詞,假設你的產品是一款三國主題的卡牌遊戲,你可以輸入主要關鍵詞「三國」,一般排在自然排名前面,百度競價推廣前面的產品都是競品;
B、各大移動應用市場上用關鍵詞查找;
C、行業網站上查找最新信息;
D、諮詢類網站如艾媒、DCCI、Alexa等是相對靠譜渠道;
還有其他的方法,如通過參加行業展會,同行交流等渠道獲取競爭對手信息,這裡不一一介紹了。競品分析選擇兩個產品最好,最多三個。
2、競品分析,得出結論(選擇恰當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根據分析得出結論)
一般來說,比較全面的競品分析要從用戶,市場趨勢,功能設計,運營推廣策略等方面來展開。這裡我們把它細化成以下幾個維度:
A、市場趨勢、業界現狀;
B、競爭對手的企業願景、產品定位及發展策略;
C、目標用戶;
D、市場數據;
E、核心功能;
F、交互設計;
G、產品優缺點;
H、運營及推廣策略;
I、總結&行動點。
對於移動互聯網部門市場推廣總監來講,可以只關心市場部分,功能及設計這塊可以忽略,如從A-H這幾部分對競品進行分析,重點關注市場數據及運營推廣策略。
這裡拿一款移動旅遊APP來說,運營數據可從下載量、用戶數、留存率、轉化率、活躍用戶數、活躍時長等來進行競品分析。運營及推廣策略可從競品的渠道管理來分析,如應用市場投放,移動論壇,市場活動,軟文投放,社交化媒體表現等。
3、根據結論,得出建議
通過對上述競品分析,可以大致得出一個比較有市場商業價值的結論。
二、產品定位
將產品定位單獨一個篇幅來討論可見其重要性。清晰的產品定位,目標用戶群定位是運營推廣的基石。目標用戶群分析的越透徹,越清晰,對於後期產品推廣起關鍵性助推作用。
1、產品定位:
一句話清晰描述你的產品,用什麼樣的產品滿足用戶或者用戶市場。如:
陌陌:一款基於地理位置的移動社交工具;
QQ空間:一個異步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是QQ即時通訊工具的補充;
91運營網:分享互聯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幹貨。
2、產品核心目標:
產品目標往往表現為解決目標用戶市場一個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分析的越透徹,產品核心目標越準確。如:
微信為用戶提供流暢語音溝通的移動應用。
3、目標用戶定位:
一般按照年齡段,收入,學歷,地區幾個維度來定位目標用戶群體。
4、目標用戶特徵:
常用用戶特徵:年齡、性別、出生日期、收入、職業、居住地、興趣愛好、性格特徵等;
用戶技能:熟練電腦辦公、外語能力強;
與產品相關特徵:
A、電子商務類:購物習慣,年度消費預算等;
B、交友類:是否單身,擇偶標準;
C、遊戲類:是否喜歡3D遊戲,是否有同類型遊戲經驗。
5、用戶角色卡片:
根據目標用戶群體圍繞目標用戶特徵建立用戶角色卡片。
6、用戶使用場景:
用戶使用場景是指將目標用戶群投放到實際的使用場景中。
三、推廣方案
移動互聯網行業,創業公司市場則適合多面出擊,把能夠想到的各種途徑方式都去嘗試,用最小的投入把品牌效果最大化。
在想到的100種方法里,不斷測試出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剔除掉其中99個,集中火力把手裡的資源集中在一個可能爆發的點上,不斷放大,不斷分析,等待爆發。最終吸引更多的註冊用戶,提高自己的市場份額。推廣基本分為:線上渠道、新媒體宣傳和線下宣傳。
1、渠道推廣:
線上渠道
A、基礎上線——各大下載市場、應用商店、大平台、下載站的覆蓋Android版本發佈渠道:推廣的第一步是要上線,這是最基礎的。無需砸錢,只需最大範圍的覆蓋。
下載市場:安卓、91、機鋒、安智、應用匯、木螞蟻、N多、優億、安機、飛流等;
應用商店:geogle商店、HTC商城、歷趣、十字貓、開奇、愛米、我查查、魅族商店、聯想開發者社區、oppo應用商店等;
大平台:MM社區、沃商店、天翼空間、華為智匯雲、騰訊應用中心等;
客戶端:91助手、豌豆莢手機精靈、360軟件管家等;
wap站:泡椒、天網、樂訊、宜搜等;
web下載站:天空、華軍、非凡、綠軟等;
iOS版本發佈渠道:AppStore、91助手、pp助手、網易應用中心、同步推、快用蘋果助手、itools、限時免費大全。
B、運營商渠道推廣: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用戶基數較大,可以將產品預裝到運營商商店,借力於第三方沒有的能力,如果是好的產品,還可以得到其補助和扶植。
市場部門要有專門的渠道專員負責與運營商溝通合作,出方案進行項目跟蹤。
C、第三方商店:上述A類都屬於第三方商店
由於進入早,用戶積累多,第三方商店成為了很多APP流量入口,全國有近百家第三方應用商店。渠道專員要準備大量素材,測試等與應用市場對接。各應用市場規則不一,如何與應用市場負責人溝通,積累經驗與技巧至關重要。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投放一些廣告位及推薦等。
D、手機廠商商店
大廠家都在自己品牌的手機里預裝商店,如聯想樂商店,HTC市場,opponearme,魅族市場,moto智件園等。渠道部門需要較多運營專員來跟手機廠商商店接觸。
E、積分牆推廣
「積分牆」是在一個應用內展示各種積分任務(下載安裝推薦的優質應用、註冊、填表等),以供用戶完成任務獲得積分的頁面。用戶在嵌入積分牆的應用內完成任務,該應用的開發者就能得到相應的收入。
積分牆起量快,效果顯而易見。大部分是採用CPA形式,價格1-3元不等。但以活躍用戶等綜合成本考量,成本偏高,用戶留存率低;業內公司有tapjoy,微雲,有米,萬普等。積分牆適合大型有資金,需要儘快發展用戶的團隊。
F、刷榜推廣:
這種推廣乃非正規手段,但是在國內非常的受歡迎,畢竟絕大部分蘋果手機用戶都會實用APPStore去下載APP。如果你的APP直接都在前幾名的位置,當然可以快速獲得用戶的關注,同時獲得較高的真實下載量。
不過,刷榜的價格是比較高的,國內榜top25名的價格在每天1萬元左右,top5的價格每天需要兩萬多。由於這種推廣成本比較高,所以一般會配合新聞炒作一起搞,這樣容易快速的出名。
G、社交平台推廣:
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機社交平台,潛在用戶明確,能很快的推廣產品。這類推廣基本採用合作分成方式,合作方法多樣。業內公司有微雲,九城,騰訊,新浪等。
H、廣告平台:
起量快,效果顯而易見。成本較高,以目前主流平台為例,CPC價格在0、3-0、8元,CPA在1、5元-3元之間。不利於創業融資前的團隊推廣使用。業內公司有admob,多盟,微雲,有米,點入等。
I、換量:
換量主要有兩種方式:
1)應用內互相推薦
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流量,增加曝光度和下載量,量級不大,但曝光度不錯,有內置推薦位的應用可以相互進行換量,但這需要以一定的用戶量作為基礎。
2)買量換量
如果自身無法給某一應用帶量或者量很小,可以找網盟跑量,以換取應用商店優質的資源位或者折算成錢進行推廣。
這種方式也是比較實用的方式,包括應用寶、小米等在內的商店都可以換量,通過某些代理,還能跟360等進行換量,可能會比直接在360做CPT有更好的效果,商店一般以2:1的方式進行換量。
線下渠道
A、手機廠商預裝
出廠就存在,用戶轉化率高,最直接發展用戶的一種方式。
用戶起量周期長,從提交測試包測試-過測試-試產-量產-銷售到用戶手中需要3-5個月時間。
推廣成本:應用類產品預裝量付費價格在0、5-1元不等,CPA方式價格在1、5-4元不等。遊戲類產品,採取免費預裝,後續分成模式,CPA價格在2-3元之間。
業內公司:華為,中興,酷派,TCL,波導,OPPO,魅族,海信等。
操作難點:品牌眾多,人員層級多,產品項目多,需要有專業的團隊進行針對性的推薦與維護關係。
B、水貨刷機
起量快,基本上2-4天就可以看到刷機用戶,數量大,基本上一天可以刷幾萬台。
重刷現象嚴重,基本上一部手機從總批到渠道到店面會被刷3-5次,推廣成本劇增,用戶質量差,不好監控。基本上刷機單一軟件CPA在1-2元,包機一部機器價格在5-10元之間。業內公司:XDA,酷樂,樂酷,刷機精靈。
C、行貨店面
用戶質量高,粘度高,用戶付費轉化率高,見用戶速度快。店面多,店員培訓複雜,需要完善的考核及獎勵機制。基本上CPA價格在1、5-3元之間,預裝價格在0、5-1元之間。
業內公司:樂語,中復,天音,中郵,蘇寧等。
2、新媒體推廣
A、內容策劃:
內容策劃前需做好受眾定位,分析得出核心用戶特徵;堅持原創內容的產出,在內容更新上保持一天三條左右有趣的內容。抓住當周或當天的熱點跟進。創意,還是創意,讓你的產品講故事,擬人化。
B、品牌基礎推廣:
百科類推廣:在百度百科等品牌詞條;
問答類推廣:在百度知道,搜搜問答,新浪愛問,知乎等網站建立問答。
C、論壇,貼吧推廣:
機鋒、安卓、安智……在手機相關網站的底端都可以看到很多的行業內論壇。
建議推廣者以官方貼、用戶貼兩種方式發帖推廣,同時可聯繫論壇管理員做一些活動推廣。發完貼後,應當定期維護好自己的帖子,及時回答用戶提出的問題,搜集用戶反饋的信息,以便下個版本更新改進。
第一陣容:機鋒論壇、安卓論壇、安智論壇;
第二陣容:魔趣網、安卓論壇、魅族論壇;
第三陣容:風暴論壇、木螞蟻論壇、DOSPY論壇。
D、微博推廣:
內容:將產品擬人化,講故事,定位微博特性,堅持原創內容的產出。在微博上抓住當周或當天的熱點跟進,保持一定的持續創新力。這裡可以參考同行業運營比較成功的微博大號,借鑒他們的經驗。
互動:關注業內相關微博賬號,保持互動,提高品牌曝光率。
活動:必要時候可以策劃活動,微博轉發等。
E、微信推廣:
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推廣需要一定時間沉澱,這裡可以參考幾步曲:
內容定位:結合產品做內容聚合推薦,內容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精並且符合微信號的定位。
種子用戶積累:初期可以給定個KPI指標,500個粉絲一個門檻,種子用戶可以通過同事好友,合作夥伴推薦,微博引流,官網引流等。
小號積累:開通微信小號,每天導入目標客戶群。
小號導大號:通過小號的粉絲積累推薦微信公眾號,將粉絲導入到微信公眾號。
微信互推:當粉絲量達到一定預期後,可以加入一些微信互推群。
F、PR傳播
PR不是硬廣告,學會在對的途徑講一個動人的故事非常重要。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傳播源,無論微博Kol、微信公眾號、媒體網站的專欄或各大社交網站,我得去研究如何利用這些平台來講述一個好的品牌的故事,反之,這些平台也會是用戶對品牌產生UGC的最好渠道。
在初創公司,作為PR需要把公司每一個階段的方向都了解透徹,然後學會向市場、投資人、用戶傳遞一個有力的聲音,這個聲音並不是生硬的廣而告之,而是拋出一個話題讓大家對你的故事所感興趣,並帶動大家如何把興趣引到你的產品上來,最好形成行業的熱議話題。
以下有幾個策略:
用日常稿件保持穩定的曝光。我們會定期做一張傳播規劃表,每個月要根據公司和產品的變化來決定該向外界傳遞什麼聲音,恰當的表達和持續的內容產出會讓公司的曝光度及行業的關注度逐漸提高。
維護好已有的媒體資源,積極擴展新資源。對於自己原來熟識的記者和媒體,我仍會保持續的溝通和交流,告訴他們,我們的團隊在做怎麼樣的一件事。深信只有反覆的溝通,才會把故事的閃光點打磨得抓住人心。而作為PR也更能及時嗅到媒體關注的興趣點,為下一次的報道梳理做好充分準備。
在創業公司對PR的經費並不是非常充足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仔細去分析,在什麼樣的發展階段和進度,需要利用的什麼樣的途徑和資源去支撐公司的發聲和觀點。所以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是每周都有計劃的去拓展一些新的媒體資源,這樣能為之後做事件輸出時能有合適的渠道的進行支撐。
選擇的渠道決定了傳播的效果。說什麼故事,用哪種方式呈現傳播效果會最佳,這對於渠道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對於公司創始人的一些採訪,我們可能更傾向於行業及財經相關的權重高的紙媒,有利於大面積的帶動傳播;對於產品的發聲,我們更傾向於科技類的新媒體,在行業內能引起更快速的關注力;
而對於事件話題性的新聞,我們更青睞於選擇大型門戶類網站。對於自媒體這領域,實力參差不齊,選擇有中立觀點和實力派的自媒體發聲,不失為好的選擇。但是成本對創業公司來說,並不是性價比最高的。而對於電視媒體,選擇對和你潛在用戶相吻合的節目,是一個能快速讓產品呈爆髮式增長的途徑。
最後,要記得做好對營銷傳播效果的評估,這些可能包括人群的覆蓋率、點擊量、閱讀量,點贊量等。每一次的數據,都會告訴你下一次的內容應該怎樣做得更贊。而PR作為連接內外的橋樑,最好也要藏身於用戶中間,在深度溝通中突出品牌的個性。
G、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絕對是個體力活和腦力活,這需要整個團隊保持敏銳的市場嗅覺,此外還需要有強大的執行力,配合一定的媒體資源,事件才得以在最快的速度推出去。事件營銷的前提必須是團隊成員需要每天接觸大量新鮮的資訊,把這些信息整合,也需要養成隨時記錄下一些閃現的靈感創意並和成員們及時分享碰撞。
對於能貼上產品的創意點結合點,我們會馬上進行頭腦風暴,對事件的始終進行推理,若確定方案可行,那麼馬上做出與之匹配的傳播計劃,開始做項目預算並一邊準備好渠道資源。
H、數據分析
每周花一些時間去認真分析每一條微博、微信、每一個渠道背後的數據,你一定會發現傳播度高的內容背後的契合點和關聯性。這樣非常有利於自己官方微博、微信內容質量的提升,運營起來也更接地氣。
3、線下推廣:
利用宣傳經費印製紙質宣傳單和各種海報,做宣傳。
介紹海報:在人流量多且可免費宣傳的地方張貼海報宣傳。
宣傳單:與合作商家商議,將宣傳單曝光於商家跟用戶接觸的地方。
地推卡傳單:製作精美傳單,在辦公區域相對集中的地方、商場發佈傳單。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