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移動辦公再次風起

2024,移動辦公再次風起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年初的疫情讓企業辦公市場迎來了大爆發。

處於領先地位的阿里釘釘,抓住了疫情下在線教育爆發的契機,進一步鞏固了其行業頭部的地位;略微靠後的企業微信,也藉此機會縮小了其與釘釘的差距;與此同時,華為、百度、位元組跳動等重量級玩家也紛紛入局,使國內企業辦公市場的混戰局面日漸成形。

近日,由於疫情的散亂爆發,讓國內的防控形勢再次變得嚴峻起來。很多企業為了避免線下接觸,又重新開啟了線上辦公,這又讓剛剛降溫的企業辦公市場再次變得火熱起來,巨頭之間的爭鋒也越髮膠着。

阿里釘釘一馬當先

阿里雲作為國內雲市場的老大,其旗下的阿里釘釘在國內企業辦公市場,同樣居於領先地位。據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目前為止,阿里釘釘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4億,這個數據已經較2月份的數據(2億)翻了一番,其服務的企業用戶也達到了1700萬(較前一年增長了70%以上),這使其在企業辦公市場的領先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而在這種快速增長的背後,與其提前洞察企業辦公市場的機會有關。數據顯示,釘釘在1.0版本發佈後,在短短的160天之內下載量就突破了50萬。此後釘釘又圍繞IM協作、OA考勤待辦,HR SaaS、智能客服等發佈了一系列新功能,並結合企業辦公場景,推出了考勤機、路由器等辦公產品。隨着這一系列產品的推出,其在企業辦公市場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今年疫情到來後,釘釘又抓住了在線教育爆發的機會,實現了新一輪的用戶增長。據其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中釘釘服務過的學生用戶,就超過了1.4億人,學生用戶幾乎佔到了平台新增用戶的50%以上,可見在線教育對釘釘這一輪用戶增長的帶動作用之大。

在此基礎上,阿里最新推出的「雲釘一體」戰略,又將釘釘進一步轉變成阿里雲的基礎應用。而在釘釘做出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對於巨頭而言,除了看重移動辦公協同市場之外,更重要的是看重企業辦公產品自身的長尾價值。

以雲服務為例,企業辦公產品是引導用戶進入雲計算體系的前端應用,同時,雲計算能為企業辦公產品提供服務保障。近幾年來,阿里、騰訊等眾多巨頭都在布局雲業務,但由於雲計算自身的特質,這項工程需要有入口級的產品賦能,而企業辦公恰好就是這樣的一個入口。

對於擁有國內最大量級企業用戶的釘釘來說,這樣的先機必須得佔據,由此其加快雲基礎設施整合也就不難理解了。

企業微信奮起直追

而在誕生時間稍晚的企業微信,在過去一年中追趕的速度卻非常的快,這從其最新公布的用戶數據可以看出來。據微信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日前企業微信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了1.3億,較年初的6000萬增長了一倍多;其服務的企業用戶數,也已經達到了550萬家,過去一年企業微信服務的微信用戶數更是達到了4億。從數據不難發現,企業微信在過去一年中,迅速縮小了其與釘釘之間的差距。

從歷史數據來看,截止2018年11月,企業微信的活躍用戶數還僅有3000萬,這與早在2017年用戶量就已經突破1億人的阿里釘釘相差甚遠。但經過了過去一年的追趕,如今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沒有那麼大了。

企業微信能夠取得這樣的好成績,主要得益於它的生態開放策略。首先,是系統功能的開放。據了解,過去一年企業微信共發佈了27個版本,迭代了1128項功能,新增了540個開放接口。這些接口的開放,極大地方便了中小企業的線上數字化轉型,為其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其次,企業微信還加強了其與合作夥伴之間的深度合作。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企業微信的合作夥伴,已經從4萬家發展到了8萬家,企業微信對外服務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另外,企業微信還在核心的服務領域如政務、教育、中小企業等領域,也都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伴隨着這一系列措施的落地,企業微信在過去一年中飛速地融入了各行各業,也讓自己獲得了快速發展。

後來者蜂擁而至

不過,目前覬覦企業辦公市場的遠不止阿里、騰訊兩家,行業內如位元組跳動、華為、百度等企業也在紛紛入局搶食。

據公開數據顯示,2月釘釘下載量增長率環比上升356%,企業微信環比上升171%,飛書環比上升650%,可以說飛書已經成為了AT之外的另一重要玩家。另外,華為的WeLink、百度的如流也加入了戰局,相繼宣布對外開放。不過,從目前各家的定位和打法來看,彼此之間的差異依舊明顯。

首先,是定位上的差異化。目前無論是飛書、WeLink還是如流,多是源於位元組跳動、華為以及百度的內部協作工具,因此各家應用都帶有一定的企業特色。比如,位元組跳動飛書更加看重信息流通效率;而WeLink側重內部協同的方式,則與華為軟硬件兼備的環境就分不開;百度的協同平台如流,更加強調AI在企業內部協作中的影響作用。

其次,各家的打法不同。比如,作為在C端市場擁有廣泛影響力的位元組跳動來說,它的辦法是用C端的方式來切入B端的生意。具體來看,在正式推出飛書之前,位元組跳動首先推出了兩款獨立的To B應用飛書會議和飛書文檔,這顯然是其有意為之。拿文檔來說,文檔作為公司日常辦公使用最高頻的工具,其對C端用戶豐富的位元組跳動來說,自然是個不錯的選項,畢竟企業用戶也是由個人用戶組成的。

華為的做法則是避開「BAT」的優勢領域,專註做自己熟悉的中大型企業和政務機構,同時充分發揮自己在軟硬件技術能力上的優勢,通過手機預裝搶佔C端入口;後來的百度,則更傾向於利用其在AI方面的優勢做企業辦公市場。

企業辦公成為巨頭的新角斗場

隨着各家互聯網企業的競相入局,各家巨頭在企業辦公領域的激戰也越發激烈。1月10日,位元組跳動副總裁謝欣就對「飛書文檔」被微信小程序截留一事,在微頭條上進行了長文「控訴」。從表面上看,這是一起事關位元組跳動與騰訊之間的「摩擦糾紛」,本質上反映的卻是巨頭間圍繞流量以及企業辦公業務競爭的一個外顯。

從行業格局來看,阿里釘釘、企業微信的領先優勢,短期之內仍鮮有匹敵者。但後來者如飛書的飛速發展,依然引起了騰訊的警覺。畢竟抖音崛起殷鑒不遠,騰訊決不能讓對手再找到「借道」微信的機會。而如今隨着百度、華為的入局,騰訊等握有流量的「大戶們」,顯然需要花更多的心思防備對手的崛起。

一方面,萬物上雲已經成為歷史趨勢,而企業辦公作為重要的前端數字化入口,是巨頭參與產業互聯網必須拿下的關隘。從長期來看,巨頭之間的競爭必然會持續蔓延到這一領域內。

另一方面,相比歐美等成熟市場,國內企業辦公市場還有較大的發展前景。據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市場滲透率還不到1%,而在滲透率最高的美國這一數據已經達到了18.9%,這也就意味着我國企業辦公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掘空間,這對於一心想要擴張版圖的巨頭來說,更是志在必得。

基於多方面的因素來看,巨頭圍繞企業辦公市場的競逐必然會發生。而行業巨大的發展前景,也意味着後來的玩家依舊會有機會分食一部分蛋糕。不過,B端市場的高門檻競爭決定了這個領域最終留下的,恐怕只能是財大氣粗的大巨頭,而對於那些心儀這一領域的小玩家而言,依舊沒有太多機會。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3751.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2:49
下一篇 2025-01-12 12:4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