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撰寫方法二:讓用戶閱讀更流暢

本文分享:用上這些方法,不用擔心頭疼寫不出文案了(二)

03

讓用戶閱讀更流暢

如何讓用戶在閱讀文案,特別是長文案的時候更順暢?

這裡攬客魔課堂有3點建議:

1、文案戰略的構建

寫文案前,一定要先完成整個文案目標戰略的構建,這是很多文案人缺失的。

也就是在開始寫文案之前一定要知道對方真正的核心需求是什麼,希望你的文案達成什麼目的,這是首先需要做的。

然後你要基於這個核心需求,以及對用戶的洞察,規劃好這篇文案的切入點,並明確這篇文案要達成的目的。有個這個風向標之後,你整個文案的所有元素就要圍繞這個點去推進。

很多人寫文案就是想到哪寫到哪,天馬行空,沒有規劃,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完成什麼目標,甚至寫完自己都不知道在講什麼。

那用戶看起來當然就是磕磕絆絆,不順暢。

建議大家在思考這個文案規劃時,可以盡量細化。比如:

你的文案的脈絡是什麼?你準備如何層層推進到你的目的?

你整篇內容的邏輯結構是什麼?是否能環環相扣?
你準備去調動用戶的什麼情緒?如何調動?
你的每一大段的目的是什麼?是否對於戰略推動有幫助,還是可有可無?
甚至在每寫一部分的時候,你都可以問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寫,對於目的有幫助嗎?……

你就像一個建築師,文案其實就是你要建的大樓,一旦你把建樓的每一步每一步都想清楚了,構建了清晰的思路,剩下的就是讓它通暢的展現出來。

2、預判用戶預期

當你構建了清晰的文案戰略,接下來就是着手寫文案了。

那什麼叫預判用戶預期呢?

一句話解釋就是:在寫文案時不斷問自己,用戶看到這會有什麼反應,做出什麼行為,有達到你的預期嗎?

預判用戶在看文案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後回答它們,解決問題。按照這個邏輯下來,在看文案時,你的用戶會發現每當他有疑問時,總能在下一句話中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消除他的閱讀阻礙,讀起來舒服。

3、把握文案節奏感

節奏感,決定了你的用戶在閱讀時,是暢快淋漓還是磕磕絆絆。

每個人在看文文案時肯定會有閱讀的節奏感,而文案人在寫文案過程中就要把握這個節奏感,讓用戶更順暢的閱讀。

首先,把握節奏感,本身就是對前面戰略規劃的執行以及語感能力,戰略沒有執行好,整篇內容肯定是磕磕絆絆。

其次,把你寫的文案讀出來,放棄一個字一個字檢查,放棄默讀,大聲讀出來。

你會發現,哪裡有阻礙,哪裡有問題,哪裡看着不舒服……等等問題都會出來。

不妨去試試,找找你文案的節奏感。

04

讓用戶記憶更深刻

寫文案,我們總說要有畫面感,要可視化,要有想像空間。要用可視化的文字描述來影響用戶的感受。

而這種可視化以及畫面感,在攬客魔課堂看來,就是讓用戶對文案記憶深刻的絕好方法。

那怎麼樣讓文案更有畫面感呢?

1、用目標對象最易懂的語言

文案是給人看的,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假想對象,感覺TA就坐在你面前,你在向TA娓娓道來你想說的。

在這個過程中,你自然也會意識到,應該用最簡單最易懂的文字去寫,因為沒人在面對面說話的時候會說得複雜難懂,冠冕堂皇。

村上春樹寫作時有個好方式,他會把寫作想像成在洞穴里給大家講故事,人們圍坐在篝火旁,靜靜聽他的故事來度過漫長黑夜。

他還會想像人們在聽故事時的表情,可能會提的問題等等,確保 「眼前有人」,而不是不會自說自話。

2、利用形象化類比

對於一個完全不具備背景知識的人來說,大量的描述性語言和一遍遍的解釋會讓他完全找不着北,就別提什麼記憶了。

這個時候,一個非常好用的絕招是:利用對方已有的熟知認知來解釋或關聯新事物,這樣理解記憶起來就會容易多了。

在寫文案時,不妨想想自己要描述的東西和用戶熟知的東西有哪些相似點,如何建立關聯,絕對好用。

當時蘋果推出ipod的時候,喬布斯在發佈會上直接就說:「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

這樣,能讓用戶短時間理解未知事物、未知產品、未知概念或者未知功能,併產生具象的畫面,威力強大。

3、多用比喻,讓文字更加具象生動

比喻這種文字的具象化修辭手法,其實就是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的、 熟知的事物與道理,來說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與道理。

另外,多用比喻也會加強文案的戲劇性,讓文字顯得更加生動具象,有畫面感,讓人記憶猶新。

比如印度文案大師Freddy Birdy的長文案 「孤獨跟關節炎一樣痛」,呼籲大家花一點時間陪伴老人。

就這一個比喻,足見功力。

將孤獨比喻為關節炎,這不是簡單的修辭,而是深刻的洞察,對於老年群體來說,關節炎這種慢性病,不會致死但是會帶來長久的折磨,但其實孤獨也一樣。

這就是精彩的比喻,至今我都記得。

4、多用細節描述

寫文案就要多說細節,一堆模糊不清、抽象的信息很難讓用戶看進去,更別提建立清晰認知。

而細節豐富的描述,能幫用戶把內容具象化,產生畫面感,更容易產生興趣,被打動被捲入記憶。

抽象的文字千篇一律,文案的細節萬里挑一。

比如要介紹產品,作為專業文案,不管別人有沒有要求,你都要從頭到尾的去了解產品,知道每一個細節,才能夠真正把細節寫到打動用戶。

如果你對產品知之甚少,當然就寫不出畫面感文案,對產品沒用心,文案怎麼會走心!

5、場景化打造,關聯用戶記憶

我們總是說文案要喚起用戶的記憶,引起用戶共鳴,引爆用戶情緒……

這其實就是喚起用戶內心深處的一個個熟知場景,有場景就會有畫面,記憶多半會被激發。

我們那些印象深刻的 「情景記憶」,往往都和一個具體的場景相關,比如吃媽媽做的飯,比如不經意看到父親老去的背影等等。

攬客魔課堂經常提到天下文化出品的《我害怕閱讀的人》,呼籲人們多讀書。當時台灣經濟發展很快,每天都有很多一夜暴富的故事,大家都急着工作、應酬、交際,卻靜不下心讀書。

但是文案沒有直接倡導人們多讀書,而是說出很多人應酬交際的熟悉場景,總有些人自信博學,侃侃而談,充滿魅力。而自己腦袋空空,根本插不上話。

不讀書,混不下去啊。

6、用好參照物,讓記憶歷歷在目

人在認知事物的時候,天生就喜歡去對比 。一個好的參照物,能讓用戶很快就記住某個事物、產品核心特點等等。

當年喬布斯推出macbook air時,號稱是蘋果推出的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到底有多薄?

喬布斯在發佈會上直接從信封里拿出了macbook air,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用信封來做參照物,突出筆記本薄的特性,把想要表達的目標信息一下子就拋進用戶的大腦,然後得出結論:確實好薄。

這些內容是在「攬客魔課堂」里了解到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361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2:48
下一篇 2025-01-12 12:4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