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案例拆解
案例名稱:【拼多多】天天領現金
案例行業:電商行業
拆解作者:平白
案例目標:拉新(主)、促活(次)
案例標籤:邀請裂變
案例路徑:
點擊天天領現金後,進入的路徑如下

獲取現金的其他方式


1
案例亮點及可復用的點
一、觸發階段
1、通過好友邀請和助力成功的反饋觸發用戶
天天領現金在拼多多的App入口有兩個,一個是首頁組合導航欄的第二頁,另一個則是在我的頁面組合導航欄,兩個入口都不算特別明顯,所以這個活動的主要觸發是在App發現該活動的用戶去撬動自己身邊的好友來參與,因為基於社交關係鏈,是天然具有信任的。
好友看到你的邀請,幫你助力後自己也被吸引開始玩,或者純粹幫你助力後就結束了,或者乾脆是不幫你助力。
對於第二種情況,拼多多的另一個強化觸發機制是,你為好友助力,好友提現成功後,App會給你發消息推送(彈窗)提示你幫助的好友已提現成功,這個對用戶的刺激是更強烈的。
可復用:
如果是好友助力類的活動,在分享人成功獲得福利後,可以給助力的用戶發送提醒,提示幫助的好友已經獲得福利,對於這些助力用戶是二次強化和刺激。
2、新用戶進來後,大額紅包吸引其參與
好友分享出來的鏈接,被分享人點進去後是一個紅包,打開後就是97的巨額紅包,而滿100就能提現,也就是對於新用戶來說,只要再湊3塊錢,就能拿走100,看起來這個預期收益是遠遠大於投入成本的,這就能夠驅動用戶來產生行動。
可復用:
在設計拉新、裂變活動時,前期可以先設計讓用戶獲得收益的90%甚至更高,來刺激其參與。
二、參與階段
1、強勢彈窗、高頻反饋引導用戶沉浸
當點擊打開紅包那個按鈕後,拼多多的強勢引導就開始了,點擊立即提現就來到了活動落地頁,讓你大概瀏覽三四秒,就開始彈窗先送你一個紅包,領完後彈窗讓你去抽獎(抽獎彈窗循環三次),然後彈窗引導邀請好友助力。
並且每完成1步,都會提示你獲得多少獎勵,給予用戶高頻的反饋。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97塊錢就變成98塊錢,然後就讓你自己去活動頁面探索了,因為出於沉默成本和損失厭惡的心理,用戶已經不會那麼輕易離開。
可復用:
一個用戶進來後,我們要思考如何盡最大的可能讓他留下來,通過拼多多兩個案例的拆解,我們可以看到彈窗是一種很好的挽留和引導方式,同時在用戶完成任務後要給予反饋,兩者結合誘導用戶往下走。

2、增加限時PK的形式給予用戶達成目標的新選擇
這個活動拼多多之前已經做過並獲得了較大的成功,而現在的版本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玩法,比如加入了限時PK的方式,PK勝利也可以全額提現,雖然本質依舊是邀請好友,但多了一個玩法,更有新鮮感,而且PK的形式能引起用戶的好勝心,不自覺的投入進去。
並且對於用戶來說,我的目標是清晰可見的——超過對手。3小時這個時間設置也很巧妙,一方面時間短可以促使用戶行動,另外對於用戶來說心理負擔不會太重,因為明確了投入的時間是有限的。

可復用:
設置多種途徑讓用戶達成目標,讓用戶有所選擇,從而增加其留下來的概率。
3、豐富的任務模塊增加用戶留存
紅包雨、抽獎、滿一定金額可再打開一個紅包等玩法都是吸引你留下來的鉤子,給你很少的現金獎勵讓你感受到距離100的目標越來越近,提升你完成目標的信心,同時增加你的時間成本、投入成本,就不會那麼輕易離開。
想像下,如果我只能通過邀請好友來獲得現金,是不是就更容易放棄不玩了。
4、名人證言和用戶證言增強了活動的權威性和信任感
在活動頁面中,加入了周濤的錄製視頻,並且內容也是對於這個活動的宣傳,借用名人的權威性是可以讓用戶更信任這個活動。
此外,在這個活動中拼多多還加入了顧客證言以及用戶提現的記錄來進一步建立信任,不斷提醒給用戶心理暗示——真的能領到錢,從而刺激用戶參與。

三、邀請階段
1、無孔不入的誘導邀請好友
粗略的數了一下,這個活動頁面至少有13個披着不同外殼的版塊,引導你去微信邀請好友,比如5倍卡讓你去分享好友,邀請好友可以開額外的紅包(這兩個都是利益驅動);
還有比如尋找復星,隨機找到一個你的好友給他冠上福星的名頭,分享給好友的時候,你是我的福星誒!讓分享變得有趣,從而降低你分享的心理門檻。還增加了面對面掃碼邀請,滿足線下的場景。
可復用:
明確你的活動目標,如果目標是引導用戶分享來拉新/老用戶活躍,那麼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可以設計多個不同的途徑,從而達到你的北極星指標。
2、邀請好友即使好友不助力也會給你1分錢的獎勵
對於用戶來說,我已經分享出去了,至於好友助不助力不是我能強迫的,但是對於已有的行為,拼多多也給予了獎勵,這對於用戶來說是一種正向反饋,同時也能提升用戶邀請的意願(當然拼多多這裡應該是做了限制防止無限制分享)。
可復用:
對於產生關鍵性行為後,無論結果如何,都可給予用戶一定的反饋,哪怕是很小很小的獎勵。
3、以送紅包的形式降低邀請的心理門檻
分享人發出邀請後,被邀請人相當於也是得到一個紅包,對於分享人來說就降低了傳播的心理門檻,認為我是在給好友送福利,而且是100塊錢的巨額福利,
可復用:
在設計邀請裂變活動的時候,可以給予被邀請人福利,來降低邀請人發出邀請的心理阻礙。
4、所有的邀請按鈕都做成了動態
大部分引導邀請好友的,按鈕都做成了一閃閃的動態,就像在對用戶說,快點我快點我,驅使用戶行動。
四、文案及落地頁面設計分析

左圖為活動落地頁,主要有以下構成(從上至下)
A:天天領現金 打款秒到賬,直白告訴用戶活動可以得現金
B:今日已送出現金 ¥27743100(滾動的),營造出活動火熱的氛圍
C:點擊打開紅包,引導用戶點擊;
D:醒目的已經獲得紅包的數字,提醒用戶已經有98塊了,很快到100了哦;
E:倒計時營造一種緊迫感
F:邀請按鈕,指出邀請1人,可抵5人,放大利益引導用戶邀請好友;
G:累計到100元可提現到微信零錢,最右的小圖標也是沿用了微信支付的icon,告訴用戶是真的錢可以提現到微信;
H:任務欄,都有小氣泡吸引用戶注意;
I:再下面是三個板塊,現金記錄、提現攻略、打款曬單,現金記錄列了用戶獲得現金的明細,提現攻略引導邀請好友,打款曬單強化用戶參與活動動力;
J:再往下是拼多多其他活動的入口,把進來的流量導至其他活動;
K:商品種草頁,承擔轉化下單的作用(當然這不是主要目的,所以放在了最後面)
彈窗文案、設計
1)放大利益點、提示任務完成進度,如僅差1元就可以提現成功、馬上就能提現100元、直接提現等利益點驅動用戶繼續參與;
2)點擊返回按鈕後彈窗頁面,最下方是「放棄現金」四個字,點擊就退出了,但放棄現金這個文案真的挺扎心的,充分利用避免損失的心理,可以衍生「放棄福利」「放棄優惠」等復用到自己的運營活動中;
3)紅包的UI設計就是我們熟悉的微信紅包設計,降低用戶的認知成本,整個活動的頁面都是紅色、橙色,營造一種狂歡、送福利的氣氛。
2
待優化的點&解決方案
優化點:
最近這個活動又有捲土重來的架勢,好像又被微信封了,昨天分享打開鏈接還是跳去Appstore,今天已經提示要複製鏈接去瀏覽器了,這個路徑就很繁瑣了,而且被分享的好友會有點莫名其妙,分享人還要費力解釋一番。
解決方案:
微信要封你也沒啥辦法,或許可以再嘗試下寫小故事口令分享。
優化點:
邀請好友喚醒紅包寶寶,這裡有一句文案是幫你領紅包,但從這句文案上我並不知道這個紅包寶寶是幹什麼的,能幫我領紅包?還是我喚醒了,又給我獎勵幾分錢?存在歧義
解決方案:
建議文案明確,比如喚醒紅包寶寶,領取現金紅包。
優化點:
分享文案應該是為了規避誘導分享被封做了調整,並且有一個文案庫隨機生成,這個分享文案給人一種中二的感覺哈哈哈,但是最後給您拜年是什麼鬼
解決方案:
建議對文案庫進行整理,給您拜年這種就不要不合時宜的就不要出現了。

優化點:
引導用戶分享是否過於密集,雖然目的就是讓用戶去邀請好友、拉新,但是你一直提示一直提示,也會讓用戶感到厭煩
解決方案:
建議適當減少邀請好友的引導,合理設置,不要毫無節制。
3
延伸思考
拼多多這個活動可以說是屢試不爽,採用的就是最直接的金錢誘餌,來刺激用戶去做裂變,實現拉新用戶和老用戶活躍的目的,而如何讓這100塊花的值,相信背後其實經過了很精密的測算。
在拉新和活躍上,顯然前者的價值是更大的,但是在這個活動上會發現並沒有對拉新有過多的引導,只是在引導用戶邀請好友的彈窗,說明了邀請新用戶會得到更多的獎勵。
我想可能主要是因為如果過多強調拉新,實際上是增加了用戶的參與門檻,另外如果用戶真的能邀請到100個老用戶,那麼這100個用戶就成了新的觸手,能夠去輻射周圍的好友,而這些好友中總有沒使用過拼多多的,可能這就是不過分強調拉新的原因吧。
其實我們內心多多少少都清楚這100塊錢不會拿的這麼容易,但拼多多卻通過環環相扣的運營,將每一個來的用戶儘可能留下來。
砸100塊錢在一個用戶身上,並不是每個公司都這麼有錢的,但拼多多這個活動里文案的設計、頁面的設計以及對用戶一步步的引導和高頻反饋,對人性的把控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作者:平白,做過科技記者,從0到1運營過垂直類公眾號,產出過10w+,從新媒體運營到用戶運營,仍舊在運營道路上學習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