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在寫小紅書攻略的時候,我的粉絲才是5000+,剛成為小紅書品牌合作人,而現在我的粉絲已經漲到2.2萬+了。
這個數據我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還轉化了不少公眾號粉絲。
剛開始我也沒想到粉絲會增長得這麼快,只是把以前在公眾號上寫的文章換成圖片的形式在小紅書發表而已,想不到會有那麼多人喜歡。
昨晚我刷小紅書一直刷到凌晨12點半才睡,翻看了自己近一個月以來發過的內容,一邊看一邊給自己做總結。
偶爾也有讀者問到關於小紅書漲粉的問題,所以今天我就針對我運營的情況,給大家分享以下5個運營小技巧。

01.專業的定位
不管在哪個平台運營,定位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很多新手一開始運營,可能就想着簡單地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日常生活涉及到的方面實在太廣了,衣食住行,你不可能樣樣都做。
你可以做穿搭+美妝,也可以做攝影+旅行,也可以做寫作+運營幹貨,這些領域都是「相通」的,彼此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比如我在小紅書是專門分享自媒體運營知識的,所以我很多筆記都是圍繞這方面去寫,寫作、攝影、運營等都是與自媒體有關的。
如果你是學生,你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vlog,每天打卡學習;如果你擅長英語,那麼你可以分享四六級乾貨;如果你會攝影,可以分享攝影技巧,總之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

02.遵守平台規則,不違規不觸碰紅線
現在的自媒體平台都在爭流量,所以很多平台都不允許用戶引流,輕則限流重則封號,想要賬號運營好,一定要老老實實遵守平台規則。
小紅書上,簡介里除了能留郵箱信息外,其他賬號信息都是不能留的,用諧音都不可以!
而且在留郵箱的時候,也是不能寫「郵箱」兩個字的,「郵箱」需要用表情來代替,公眾號、微信號這些信息就更不能留了。
小紅書非常非常嚴格,有粉絲私信的時候,你也不能把自己的微信號發過去,關於「微信」這兩個字的任何諧音都不能發,一發就會違規!
把自己的微信號寫在紙上拍照發過去也不行,一發就會違規,千萬不要抱有僥倖的心態去觸碰這些紅線,不然被封號則得不償失。

03.專業的技能分享,真誠分享
小紅書的用戶都比較年輕,學生佔了大多數,多部分人的文化水平還是比較高的,所以用戶對於博主分享的知識要求也比較高。
你只有足夠專業,才能持續吸引更多的粉絲。
有些博主的內容是在網上東拼西湊的,而自己卻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這樣也許會突然出一篇爆款筆記,但肯定不會一直有爆款出現,閱讀量也會慢慢下滑。
如果你是分享攝影技巧,那你肯定要有拿得出手的攝影作品吧?
如果你是分享寫作乾貨,那你肯定要有數據吧?有多少年的寫作經驗?有過怎樣的收穫?這些都是必須的。
粉絲不是傻子,一個博主專不專業,粉絲是看得出來的,封面圖、內容、排版、回答粉絲的疑問…等等這些都要一一做好來。

04.如何把小紅書粉絲引流到公眾號
小紅書那麼嚴格,不能留微信號又不能留公眾號信息,那我們要如何把小紅書粉絲引流到公眾號上呢?
我是這樣做的:
① 小紅書昵稱跟公眾號昵稱一致
這是許多博主使用的一種方法,然後再在簡介上寫上一句「全網同名」或「全平台」同名,喜歡你的粉絲就會去其他平台搜索你了。
② 把小紅書號換成微信號
小紅書這裡有一個優點,就是小紅書號可以修改一次,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優點,把小紅書號修改成自己的微信號,這樣會方便很多。
粉絲想找你的時候,你就可以直接叫對方搜索你的小紅書號就行了,既避免了違規又起到了引流的作用。
③ 郵箱號也是自己的QQ號
現在很多年輕人還是會玩QQ的,一些粉絲看到你的QQ郵箱,想找你的也會好奇地搜索一下你的QQ。
而我在我的QQ簽名里又留了我的公眾號和微信號,雖然這個轉化率比較低,但喜歡你的粉絲還是會願意穿山越嶺來找你噠~

05.打造個人IP
我們總是說IPIP,IP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IP簡單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領域,就是別人看到你的名字,就會知道你是做什麼的。
比如說提到馬雲,我們就會想到阿里巴巴;提到董明珠就會想到格力;提到劉強東就會想到京東一樣。
這個就叫個人IP,也可以說是個人影響力。
自媒體時代,如果你想多平台發展,那麼我建議你不管在哪個平台,都用上相同的昵稱,相同的頭像,和相同的簡介。
很多人的小紅書昵稱就是微博昵稱或者公眾號昵稱,基本是「全網同名同昵稱的」。
而且他們在各個平台上分享的內容都是一樣的,這就有利於個人IP的打造。

自媒體運營其實也跟寫作一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多實踐多發佈內容,才能慢慢從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現在我給自己的定位是自媒體運營方向,剛開始的我的定位很亂,常常是東寫西寫,導致粉絲一直不穩定。
所以今年我會專註一個領域去深耕,與自己領域無關的內容,就盡量少寫,這樣才能更好更快速地建立起自己的IP,讓自己變得更專業更強大起來。
只有把夢想找到並且對之專一,才能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模樣。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