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投放內容分析「渠道投放屬於什麼崗位」

學會渠道投放效果評估,頭再也不比雷佳音的大

還記得在(私域/公域流量都需要的《增長黑客法則》)中的業務增長模型嗎?海盜指標AARRR模型中,第一階段即是「用戶拉新」。的確,對於任何產品來講,獲取用戶極為重要,但是用戶的獲取成本超過了其所帶來的收益,那可能就有問題了。

廣告業一直流傳約翰·沃納梅克的觀點,其被稱為廣告營銷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我知道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無用的,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學會渠道投放效果評估,頭再也不比雷佳音的大

廣告離不開渠道投放,如果我們希望做到廣告投放有效,少交學費,就要在實際的投放場景中,掌握三步走:

  1. 對每個渠道進行深入分析;
  2. 建立合理的渠道質量評估體系;
  3. 找到最有潛力的渠道;

這樣,我們才能用最低成本實現最大規模的增長。那麼,如何評估渠道質量,實現最優增長呢?壯實就跟大家說說有關「渠道分析與評估」那些事兒。

「渠道投放」工作流簡單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1. 投放前要尋找潛在和適合的渠道;
  2. 投放後則需要進行渠道效果分析、投放策略的優化等;

以下將從渠道尋找、渠道評估兩大方面進行闡述。

尋找潛在合適的渠道

股市投資專家有一個共識,最好將資金投資到不同的公司和產業,即「不要把雞蛋到一個籃子里」。但是,在渠道投放中,往往不適合這個策略。如果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同時展示營銷活動,會造成精力分散,團隊無法專註於優化一兩個可能最有效的渠道,正如谷歌CEO拉里·佩奇所說,往往「有的放矢」的效果是最佳的。

所以在投放渠道前需要進行大量的調研和訪談,以便於對產品、用戶和渠道有一個清晰的把控,尋找適合產品推廣的潛在渠道。

通常渠道篩選分為兩個步驟:

1.1 對所有可以考慮的渠道建立正確的認知

獲客渠道的分類方法有很多,在「增長黑客之父」肖恩《增長黑客》一書中,把渠道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學會渠道投放效果評估,頭再也不比雷佳音的大

渠道類型多種多樣,我們要深入了解各種渠道的特性,才能建立正確的認知。如果覺得不接地氣,今天我們來看增長爸爸肖恩的劃分就是三種:

  • 病毒/口碑渠道-私域流量;
  • 有機渠道-不付費的公領流量;
  • 付費渠道-付費的公領流量;

1.2 分析用戶的特徵和習慣,篩選潛在渠道

我們可以通過定性、定量的方式研究現有用戶的行為特徵,例如用戶習慣使用的搜索類型、購物網站以及社交網絡等,通過不同的用戶特徵進而篩選合適的渠道。

LinkedIn增長負責人Aatif Awan製作的用戶行為類型表,供參考。

學會渠道投放效果評估,頭再也不比雷佳音的大

「渠道投放」的效果分析方法

2.1 指標數據分析法

根據數據指標的特徵,主要劃分為三個方向:

  1. 規模:注重量的體現,主要關注的指標包括每個渠道帶來的激活,訪問和登錄;
  2. 價值:注重質的轉化,會關注一些更加深入的指標,如:內容類的產品會關注每個渠道帶來的用戶訪問廣度、深度(時長、頻率、留存等)和用戶互動(發帖、評論、分享等)等指標,電商類的產品會關注每個渠道帶來的訂單轉化率、下單周期、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商品交易總額)等指標;
  3. 成本:注重財務數據,很多情況,雖然渠道在規模和價值上有較好的效果,但是成本很高,需要我們綜合衡量ROI再進行評估。

以上這些指標是總體指標,但是在具體使用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業務性質進行取捨。

理論難懂?吃個栗子。

假設某產品在以下4個渠道進行投放,試運行了一周,通過觀察核心指標,數據如下:

學會渠道投放效果評估,頭再也不比雷佳音的大

經過排序後4秒鐘判斷:

  1. A渠道獲客成本最低,新增用戶最高:點擊-激活率和用戶次日留存率處於中等水平,整體水平較好,可持續投放。
  2. B渠道用戶次日留存率較差,可能不是產品目標人群:用戶留存代表了用戶對產品的基本依賴度,B渠道留存率偏低,需要驗證產品的賣點與該人群的需求的匹配度,及時調整賣點或者放棄該渠道。
  3. C渠道點擊-激活率,用戶次日留存最差,新增用戶多,可能存在作弊行為:用戶點擊了物料但激活率低,同時用戶留存最低,可能被第三方渠道進行刷量,需要降低預算或者放棄該渠道。
  4. D渠道用戶次日留存率最高,效果好,但新增用戶數低,嘗試提升在D渠道的投放費用,擴大新增用戶數的同時,進一步觀察用戶留存。

經過幾個核心指標的分析,制定相應的投放優化的策略,具體為保持A渠道的投放、嘗試提升D渠道的投放費用,停止C渠道,暫緩B渠道。

根據AARRR模型,用戶轉化之後,仍然需要持續的活躍,才能更好地產生收入,同時通過引導用戶傳播分享,可通過新用戶拉老用戶,進一步降低獲客成本。

對於AD渠道,如果需要再進行優中選優,下一步該仔細觀察用戶在產品內更深入的行為指標。

優化後的渠道投放數據觀察:

學會渠道投放效果評估,頭再也不比雷佳音的大

通過數據發現,對於渠道名稱A,它的人均使用時長更高,進一步分析渠道A在產品功能的使用情況:

學會渠道投放效果評估,頭再也不比雷佳音的大

通過綜合對比功能的使用滲透和人均時長,發現在A渠道,功能b的滲透率最高,因此產品可以在該渠道將功能b作為核心主打賣點,在產品內做好用戶引導,吸引更多的用戶往功能b上去使用。

2.2 四度分析法

四度分析法是較為宏觀的分析,具體是從四個角度分析渠道:流量、成本、穩定和潛力。

學會渠道投放效果評估,頭再也不比雷佳音的大
  • 流量
    • 流量是渠道投放最優先考慮的事情,它代表了該渠道的獲客能力,與運營人員的核心KPI直接相關,也是區分大渠道和小渠道的重要指標。
  • 成本
    • 成本代表渠道的投入成本,在用戶質量相對穩定的條件下,獲客成本與ROI直接相關。
  • 穩定
    • 穩定代表了該渠道的長期穩定投放的可能性,間接影響運營人員對預算消耗、KPI完成的進度把控。我們一般會計算現金消費的變異係數、獲客量的變異係數、獲客成本的變異係數。
    • 變異係數又稱「標準差率」,是衡量各觀測值離散程度的另一個統計量。當對兩個或多個指標的變異程度進行比較時,如果其度量單位與平均數均相同,可以直接利用標準差來比較;若二者不同則需計算變異係數,消除數據的絕對大小對變異程度的影響。變異係數
      = (標準差 / 平均值)× 100%
  • 潛力
    • 潛力代表了該渠道未來可成長的空間,例如該渠道與對標競品的差距等。間接影響運營人員對未來KPI增長的規劃制定。潛力值一般會計算該渠道與對標競品的的新安裝量。

學習了分析渠道的指標數據分析法和四度分析法,是不是已經有了分析渠道的思路?其實在相親過程的篩選中也可以學以致用,如用指標數據分析法分析相親對象們的量、質和成本,如用四度分析法分析相親對象們的接觸度、付出度、穩定和潛力。

學會渠道投放效果評估,頭再也不比雷佳音的大

好了,今天先到這裡,我是望京東路@趙壯實,我們下周見,白了個白~

一個數據人的自留地是一個助力數據人成長的大家庭,幫助對數據感興趣的夥伴們明確學習方向、精準提升技能。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290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2:43
下一篇 2025-01-12 12:4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