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也有積分牆?姑婆告訴你,微信積分牆不僅存在,而且最近越來越流行。將來它能否掀起推廣革命呢,姑婆讓你造!
最近積分牆圈本來是風平浪靜,積分牆內幕爆料少了,建議沖榜價緩步回暖,究其原因,年末的安穩心理是一部分,更多的應該歸結於前一段時間對於積分牆形式的網賺軟件的輿論壓力。
對於「網賺」,大多數業者還是採取審慎的態度,因為「網賺」的傳播形式在傳言中一直和「X銷」二字掛鈎,這讓謹慎的推廣方望而卻步,畢竟推廣的方式萬萬千千,完全沒必要在「網賺」這棵樹上弔死,因此網賺的地位從此曖昧起來,一方面沒有機刷人刷在質量上的缺點,另一方面卻有着朝生夕死的顧慮,這樣一把雙刃劍用的人固然需要勇氣,而打造者更是有冒天下之大不韙之嫌。
今天姑婆想介紹一種在此背景下開始流行起來的推廣方式——微信積分牆。
一什麼是微信積分牆
受蘋果榜單規則的不斷影響,積分牆從獨領風騷到百花齊放,於是大家開始紛紛尋求積分牆模式的多樣化。服務平台們也沒有閑着,陸續的推出了新的載體,於是微信積分牆誕生了。微信積分牆是什麼,和傳統積分牆游有什麼區別呢?1、傳統積分牆:是在一個應用內展示各種積分任務(下載安裝推薦的優質應用、註冊、填表等),以供用戶完成任務獲得積分的頁面。2、微信積分牆:顧名思義,主要經過微信途徑傳播,通過具有合作關係的微信公眾號,向粉絲們展示任務牆,粉絲完成牆上的各種任務(下載安裝推薦的應用、註冊、填表等)即可獲得各種獎勵一種新型廣告形式。
對用戶而言,傳統的積分牆要求用戶必須下載一個嵌有積分牆的App才能獲取任務,微信積分牆用戶只需關注相關的公眾號即可開啟任務獲取獎勵。用戶獲取任務的門檻降低,加上微信的高公信度,能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更利於各類產品的曝光及推廣。對開發者而言,App不再是盈利的唯一工具,可以節省大量產品開發和推廣成本不會太大,同樣也就沒有內嵌SDK後產品在App Store上線受阻的困擾,成功規避傳統積分牆受此影響,總體量級縮水的局限,為廣告主帶來更多的廣告流量。同時流量來源也不再局限於應用開發者,只要是擁有粉絲的公眾賬號,都可以接入微信牆,不僅可以新增收入,也是增加自身粉絲和活躍度的良好手段。
二微信積分牆的好處
1、微信積分牆數據更真實
微信可以說是中國最嚴謹的實名認證社交平台。微信積分牆依託於微信公眾平台,早有「一千個微信粉絲相當於十萬微博粉絲」的說法,這是因為微信生來就有真實的基因,一開始就嚴格限定與手機號綁定,可以精確鎖定真實用戶。因此微信積分牆能有效的提升產品榜單,能在某種程度上打擊屢禁不止的各類假量。微信賬號的高安全性讓微信積分牆在根本上就建立了幾乎不可逾越的高牆,關注公眾號等進一步的人工行為在更大程度上屏蔽惡意刷量,從而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
2、微信積分牆的活躍度更高
在傳統積分牆艱難度日的時候,微信積分牆的出現給行業增添了一抹亮色。傳統積分牆用戶,多只能用獲得的積分換取虛擬貨幣及道具。而在微信積分牆中,廣告商的廣告費,大部分將返給用戶,因此,用戶可通過「全民試用」來賺錢。用戶進入「全民試用」微信號後,根據提示進行應用下載的任務,簡簡單單每天十分鐘,可輕鬆賺到幾十塊錢,通過綁定支付寶即可直接提現、充值話費或消費購物。賺錢的吸引加上借勢騰訊龐大的用戶數量,可大大提升微信積分牆的活躍度,推廣產品的留存及充值率也將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
三微信積分牆會是潘多拉魔盒么?
為什麼說微信積分牆是魔盒呢?
因為相對於傳統意義上的積分牆,微信積分牆更能有效抓住用戶的碎片時間,無論是乘坐電梯的瞬間還是擁擠的公交地鐵上,用戶可通過微信積分牆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操作獲得相應地獎勵,並且該操作是傻瓜式的,只需關注微信公眾號可獲取任務,不必先下載嵌有積分牆的App才能獲取任務,這就大大降低了用戶獲得積分的門檻,對用戶來說很好的提升了使用的便攜性。


①關注微信公眾號→②完成新手任務「盟盟噠」→③進入積分牆做任務→④獲得現金獎勵
傻瓜式操作
在《XX移動廣告推出微信積分牆》中有這樣一段話:「在傳統積分牆艱難度日的時候,微信積分牆的出現給行業增添了一抹亮色。傳統積分牆用戶,多只能用獲得的積分換取虛擬貨幣及道具。而在微信積分牆中,可以直接獲得現金獎勵,通過微信的支付通道,用戶可以輕鬆的提取現金。賺錢的吸引加上借勢騰訊龐大的用戶數量,可大大提升微信積分牆的活躍度,推廣產品的留存及充值率也將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可以看出平台對於這樣基於微信端的積分牆業務的前景是十分看好的,但從微信方面來看一個可以以現金來吸粉,並伴有相當量級的金錢交易的積分牆平台不亞於一個定時炸彈,前段時間最大微信吸粉公司創始人劉登攀被抓,儘管明面上的原因是因涉嫌泄露大量客戶信息及資料被警方帶走調查,但仍然能夠依稀看見事件背後微信方的身影。
四微信積分牆的未來隱憂
手賺軟件以其病毒式的傳播以及高返利著稱,而手賺軟件種類很多,且很難說哪家是老大。像米賺,錢咖,已經算是這行的元老,各種類似的應用也在崛起。在App Store以「賺錢」為關鍵詞搜索,結果有上百款手賺應用,渠道眾多的安卓平台更不必說。匿名的開發背景,加上直白的現錢交易,使得部分開發者很容易見錢眼開。用戶往往會發現原本正常返現的應用,慢慢變得不太靈光了,完成很多任務後並沒有被返現,直到徹底失效。許多小的手賺應用「卷錢跑路」了,這些應用多為無名開發者製作,消失了就消失了,幾乎找不到可追尋的痕迹。
微信由「輕」變「重」曾在2013年引發業界大規模的討論。關於微信的平台化是否會讓這個原本簡潔的產品變得臃腫,微信創始人張小龍曾給出過解釋:一個東西是不是臃腫並不取決於它有多少功能,而取決於它最終展現出來的,在體驗上是不是用戶覺得很臃腫。而到了2014年末,微信顯然已經在「變重」的路上走了很遠。現在的微信,是電商渠道、遊戲機、錢包、掃碼儀和無數個簡易版第三方app的集合。微信對自己的新定位是生態系統,是平台,是「森林」。
而近段時間,微信封殺快的打車紅包,屏蔽「某些」關鍵詞,其目的根本就路人皆知:打造封閉的強關係社交平台——森林。之所以要封閉,是因為不容許其他人搶食,這個強關係則要求安全的環境,因此對於微信大哥來說廣告和營銷可以有,但不能過,所以各大平台還是小心翼翼地前進,不想觸碰紅線。
五寫在最後的話
積分牆從興起至今,業界始終在探索其多樣化發展,伴隨着微信的火熱而興起的微信營銷是移動互聯網的一枚重磅炸彈,以微信為載體的營銷方式大行其道,積分牆與微信的結合是必然之路,「微信積分牆」即是順應潮流的產物,但成功與否還得多多觀望。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2833.html